深度:从后腰培养风格的转变,谈远藤航的成长,及日本足球的改革
远藤航对日本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现代足球体系中后腰的价值非常重要。有日本媒体称,他是日本“第一个世界级的足球运动员”。这样的称谓是不是合理?远藤航的成长又会给日本足球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效应?日本足球人才的培养、又有哪些新思路呢?笔者将在本文中详细介绍。
远藤航在本届亚洲杯的搭档
远藤航水平确实不错,毕竟是德甲的对抗王,这方面确实是有很好的实力。和他搭档的守田英正目前还是要继续证明自己,暂时来看他还根本没有可拿的出手的素质,来撑起“世界级”的攻防转换选手这个称谓。退一万步,远藤航怎么也有好的身体,守田还要继续努力。
这哥俩的组合相对来说比较偏向于防守端,拦截、跑动、对抗,和对重点人的关注都不错,在世界杯及之后的友谊赛中有过验证。只不过,他们在攻击端发挥就有些一般了,毕竟天赋点大多在防守上,想兼顾太难了。不然,个人身价不会只有1000多万了。
日本后腰培养的新思路
日本后腰向这个模式转换,也是很有道理的了。之前的中村俊辅、远藤保仁那批,和后面的柴崎岳这些,都有些软。虽然也很能跑,不过对抗起来,确实不占优势。这批培养的最起码在身体素质上很出色,在和欧美对抗时根本不吃亏,这就是他们能够保证阵容稳定的基础。
在保证稳定的基础上,他们就可以尽情的多发挥在边路的优势,靠个人能力来很好解决问题。比如,三笘薫、久保、堂安律、伊东纯也这些。当然,森保一努力的在推快速转换,这也是他们要“硬度后腰”,不要“技术后腰”的关键。这对远藤航和守田英正的发展,实在是有利。
因此,一个队员的命运,确实要看个人的努力和成长,更要看绿茵浪潮的变迁。比如,里克尔梅实力自然不差,可是,古典前腰已经没了市场。日本现在肯定还有很多“前西野朗时代”的各类产品,技术出众、热衷盘带,然而他们已经不再是森保教练想要的人了。
有趣的是,远藤航即将出征亚洲杯,远藤保仁则退休了。都是ENDO,却是两个时代的巨大差别。
就此带来的震动效应
客观评价,这样的改革让日本焕发了新生的。他们没有丢弃自己优势的传控体系,反倒是将它视为自己的基本盘,在对方高压逼抢时、靠着自己的娴熟传控来破解问题,在20%的主控率下仍然能赢,因为有效控制实在是能力出众(少传递、多打有用的配合)。这正好契合了绿茵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了的,因此,日本的成功是必然。
比如,日本VS德国的世界杯小组赛,远藤航在和N个德国壮汉对抗后,把球分出来,蓝武士就三传两倒来到了德国门前,威胁诺伊尔。这在过去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看看罗斯托夫卢卡库和费莱尼把日本冲击成了啥呢?
基本盘稳,上限有保证,思路是正确的,不出成绩就怪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远藤航和守田英正的成功,让很多日本孩子看到了新的成长模式。他们不用再过分的练传导和细腻盘带,如果有出色的一对一素养和体格的,那么,远藤大哥的成长模式真的可被学习、效仿。这何尝不是进步呢?
三星蓝风之子
· 广东人家是在保证技术的情况下加强对抗,不是不需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