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啥看不上朱棣,不传位给他

avatar
关注

朱元璋为啥看不上朱棣,不传位给他?朱棣在嫡长子继承的传统下,压根没有当皇帝的条件,不存在朱元璋看不看得上他。

我说朱棣没有条件当皇帝,并非空穴来风,主要有以下2大原因。

(1)朱棣不是“嫡长子”,不符合规矩

认为朱棣本来就有资格当皇帝的小伙伴,常说马皇后共计生五个嫡子,其中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都死在朱元璋前面,因而朱元璋死前,燕王朱棣就是嫡长子,皇位本就是他的。

这个说法从狭义的客观事实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它的前置条件是老大、老二、老三是一起死。朱元璋重新讨论接班人是在洪武二十五年,此时老二朱樉,刚卸任宗人令,回长安就藩的路上,老三朱棡和朱棣一起在驻守北方。

所以朱元璋在决定朱标死后继承人问题时,嫡长子其实是老二朱樉。

朱棣成为嫡长子,是老三朱棡病死的洪武三十一年三月,而这距离朱元璋去世的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相差仅2个月。同时期的朱允炆已经被作为继承人培养6年。作为大家长的朱元璋,怎么可能会把皇位给朱棣?放弃自己精心布置6年的局!

(2)朱标集团不允许,有可见风险

洪武元年,朱标被立太子,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因病去世。朱标的太子生涯长达25年,其中更是在洪武十年,朱元璋就要求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可以说朱标实际处理朝政长达15年。

在当太子的25年,监国政务的15年间,朱元璋围绕朱标,打造了大明帝国第二代领导集团核心,储备手段有挑选国子监学生中的才俊青年伴读太子,跟太子当同学。拉拢手段则是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将明初名将都跟太子产生关联。朱元璋亲手打造最强“太子党”。

可以说,朱标死时,满朝文武的核心岗位以及储备接班人才,几乎都跟朱标有关系。这群人用几十年的站队,为自己博取朱标继位后,在第二代大明领导核心中大发异彩。

假如朱元璋其他儿子继位,这群已经手握重权的人全部站错位,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可预见的危机,继位的儿子很难坐稳皇位。

后来的朱棣之所以稳坐皇位,是因为他靠打仗,将朱元璋留在朝中的人,基本一轮大清洗,然后燕王府的人入职关键岗位。这种清洗,不靠战争,在和平时期,基本无法完成,难以服众,尤其是在论资排辈的官场。

总之,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因为从嫡长子继承制来说,朱棣没有资格,从朝中势力的分布来说,朱棣继位有直接可见的危机。朱元璋考虑第二代接班,要的是稳定,而朱元璋可见的未来,选择朱棣带不来稳定,也就不会选择朱棣继位。

明朝历史系列推荐:明朝大将蓝玉为何惨死 - 袁载誉读明朝

期待关注

发布于四川阅读 8527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老舔饲养员

· 黑龙江

不应该是老大除了身体不健康了点 剩下拉满了吗

亮了(448)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hoyounger

· 重庆
老舔饲养员不应该是老大除了身体不健康了点 剩下拉满了吗收起

不是朱大不健康,是老朱太健康,而且青训苗子不惜着用,艹得太狠了。朱大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给老朱带孩子,自己不是孩子了,就当常务副皇帝了。中书省还在的时候,都是跟朱大开会,小事朱大自己决定,大事才拿给老朱拍板。中书省不在了之后,更是干脆朱大就是中书省,日常事务他说了算,战略事务才问老朱。问题是他现在不是拍板就可以了,还要自己具体去安排落实。实际上他这个没有皇帝名号的,比前朝皇帝干的事都多,不然真以为老朱皇帝宰相一肩挑那么多事自己干得过来啊?就这么往死里艹,还能挺到四十,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来说,已经可以了

亮了(293)
查看回复(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