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个人球鞋盘点(个人观点)
个人信息:年龄33 身高192 体重85kg(减重后)
位置:PF SF
脚型:瘦脚高脚背
鞋码:44
打法多为弧顶发牌,快攻反击,以及中距离跳投
1. AJ35low 个人打分 4星半
整个2023年第一双入手的球鞋,也见证了我体重的巅峰(113KG)
包裹:舒适度几乎没有任何的问题,钩子的鞋楦功底还是无需多言,紧致不紧绷,做任何的动作也不会有因为鞋面形变带来的不安全感。
抓地:全外地的人字纹橡胶保证了抓地的下限,在干净的木地板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但是也不会像wow10一样极致的指哪停哪,总体来讲还是及格线往上的水准,算不上极致。
抗扭:整体刚性绝对优秀,大面积的中足TPU保证了满分的抗扭,大面积的足弓上翻也完美的契合了我这种高脚背高足弓的支撑性,也不会有板脚的感觉,唯一的问题是中间的镂空位置耐用性实属一般,我实战了大概5场左右就已经出现了小面积的开裂,虽然不影响,但还是美中不足。
缓震:前掌大面积的zoom加后掌大马蹄,缓震绝对优秀,相对于前掌来说后掌的缓震初上脚时并没有特别惊艳的脚感,需要几场的磨合。因为减重的原因,113KG时觉得整个前后掌的缓震恰到好处,反而减重后觉得前掌启动稍微有些卸力,有种踩不实的感觉,但是总体来说这套缓震还是很不错的。
2.AJ37 GUO PF
说实话买这双鞋单纯是为了正代加上郭艾伦配色的颜值入手的
包裹:实话实说并没有网上流传的那么不堪,Leno-weave鞋面的耐用性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包裹贴合还是差点意思,因为几乎没有任何的形变空间所以体感上会觉得有一些包裹不足,但是支撑性上我是没有觉得有问题的,但是由于体感的重心高度加上过于窄的前掌导致防侧翻有些不足,在乎的兄弟们还是需要酌情购入的。
抓地:外地的材质是真的硬,打外场也是没有问题的,抓地性这方面有些不尽如人意,属于那种停的住但有一些空间的感觉,对于场地的干净程度要求反而不觉得有那么高。
抗扭:碳板近几年首次在AJ正代上回归,整双鞋的抗扭优秀,也是因为鞋面的不贴合,体感上多少会有种面带不动底的感觉。
缓震:前掌的双层zoom加后掌的F23泡棉,这双鞋的缓震真的是让我有点纠结,后掌的F23泡棉没有任何的存在感,吸震性不错,单纯后掌落地也不会觉得震脑,由于后跟的硬质TPU包边的限制也不会有软弹的感觉,前掌方面初上脚时的澎湃脚感是真的爽,特别是全场中跑跳的欲望非常强,但是后期随着气垫慢慢踩开,那种卸力感在室内就尤其的明显,重心也有点略高,所以索性后期我就直接在室外穿着了。
3. LeBron 20
今年入手最满意的一双鞋!
包裹:编织的鞋面但是材质稍微有些硬,贴合感稍微逊色一些,支撑性还不错,对我而言算不上极致但是也绝对够用,不会有兜不住脚的感觉,做动作的时候还是很安心的。
抓地:鞋底不规则的纹路加上橡胶底,止滑性没有任何的问题,吸灰后也是擦下鞋底马上恢复,耐用性因为一直在室内木地板打所以没有参考价值。
抗扭:也是近几年碳板首次在LBJ系列回归,但是实话实说碳板的存在感并不强,我反而觉得可能像是秀肌肉,整双鞋的抗扭没有问题,前后掌的过度也非常的自然,前掌的弯折也恰到好处,该给到的防侧翻角也有,网上说的后跟过软的问题下面再说。
缓震:前掌的zoom tubor加后掌的大马蹄,满分缓震,绝对满分,得益于zoom tubor的低重心特性,整双鞋的前掌缓震并不像AJ35low一样觉得过软,反而整体的启动响应以及回弹性和缓震性结合的恰到好处,不卸力不震脚不板脚,前掌各个方向的发力弯折都特别的自然。后掌方面大马蹄气垫结合网上吐槽的过软的后跟在一上脚时的脚感特别明显,带来的左右侧翻的不安全感确实存在,我第一次在实体店试的时候几乎被这个后跟劝退,后来入手后真香警告!对于我而言在运动中单纯的后跟落地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相反的因为这个过软的后掌反而在各个方向的引导上确实惊艳到我,过度极其丝滑,尤其是跑动过程中是真的爽,特别是单脚起跳的最后一步感觉尤为明显,所以还是那句千人千脚,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穿过才知道,网上的评测只能作为参考,绝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还是需要结合个人的打法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Lebron 21
作为传说中20的升级小改款,介于对于20的好感,上架直接入!
包裹:极致紧致,极致贴合,纯皮鞋面的质感无需多言,尤其是中段位置在拉紧鞋带后安全感真的是满满的,初上脚时会觉得有些过于紧致导致的有鞋面卡脚的问题,随着一场实战的磨合,纯皮鞋面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鞋楦对我而言我觉得是合理的,至于网上沸沸扬扬的拇外翻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瘦脚的原因,我是完全没有体会到大拇指被掰的感觉(说实话什么拇外翻 力线 内扣这种字眼以前确实没听到过,才疏学浅,狗头保命),在中段的足弓外侧初上脚时会有酸胀的感觉,实战一会这种感觉就消失了。
抓地:跟20差不多的外底纹路,干净的地板完全没问题,水晶底的材质确实要比橡胶底更加吸灰,但是绝对没有像驭帅14䨻那种橡胶水晶区别那么大,在耐用性上有一次忘记带跑鞋穿21在跑步机跑了个8公里,后跟外侧有一部分纹路直接没了,耐用性方面应该还是很一般的,介意的兄弟们还是购入橡胶底XDR的版本吧。
抗扭:取消了20上的碳板,回归了抗扭片的设计,但是整双鞋的抗扭还是非常在线的水平,加上整体皮质鞋面的优秀包裹(你可以质疑詹姆斯球鞋能不能打球,但是秀肌肉的配置和刚性永远毋庸置疑)
缓震:跟20一样的缓震配置,前掌的启动反馈缓震回弹这些方面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相反的后跟做了TPU的包边,增加了后掌泡棉的硬度,这种看似对于安全性的正向升级对我来说反而显得有些过于四平八稳了,反而没有了20那种积极的感觉,21就像是一个综合素质特别高的六边形战士,没有短板,各个方面都称得上优秀。所以我一般都会在身体状态感觉一般的时候选择21代。
5.zoom GT cut 2
对于GT的这个配色的颜值实在是没有抵抗力,黑武士加上电镀绿的感觉实在是太帅了!
包裹:鞋面有些偏硬,有些不贴合,实战一些场次后会有些缓解,及格线以上的水准
抓地:优秀但称不上极致,算不上指哪打哪但是也都停得住,安全感方面不会有不足的感觉,过于粗矿的纹路在吸灰性的表现上还算不错。耐用性方面看似粗矿的外地纹路给人一种适合外场的感觉,但是上面细小的纹路在只在木地板上实战的情况下也有些不同程度的磨损,耐用性感觉只能称得上一般,小于37大于21。
抗扭:全掌的zoom Strobel加上React加外侧的tpu构成了整个抗扭单元,称不上优秀,但是够用。
缓震:这套缓震组合真是让我觉得有点奇葩,堆料天花板的缓震,zoom strobel加全掌的react加后掌的六边形zoom,缓震极限是嘎嘎高,但确实也证明了堆得多不一定就好,前掌的重心是真的高,跑起来也是真的卸力,我看好多兄弟们都说磨合一段时间把react鞋垫踩下去后就会越来越香,实战几场下来我是并没有明显的感受,但是对于运动性确实还可以,属于又爱又恨那种,再磨合几场试试。
以上的评价分析均为个人感受,希望能对兄弟们有些许的帮助,还是那句话,作为参考,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鞋合不合适,还是自己穿过才最清楚。
最后感谢观看
詹詹hoodie
· 江苏挺厉害的,从110减到85kg,这几个可以排个序么?
爱学习的张三
· 重庆请问lbj编制和皮质版本区别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