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三国中的姜维什么水平?

avatar
关注

演义里面比较厉害,三国志里评价比较辛辣“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虎扑网友们对历史上的姜维怎么评价呢

历史区三国正史如何评价姜维?
发布于陕西阅读 58277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不慌先看热闹

· 浙江
盈水千华三国时代真没猛人...曹操优势那么大,都整不了大一统。曹操这么弱,蜀吴居然攻不下来...放在开国皇帝里排不上号收起

三国的战役战术可以讨论人,但整个时局讨论人已经没意义了。这个要从东汉的头说起了刘秀实际上不是平民,起码入过太学。以前读书已经是士族阶层了。所以刘秀起兵,依靠了大量的士族支持。支持不是说话,我要给钱给粮给马给铁的。那么刘秀上位以后就要反馈士族。察举制让士族在中央有大批的官员,到了末年,袁家挂在嘴上的四世三公。意思是连续四代人,都做到了三公。三公差不多最大的官了,太尉,司徒,司空。杨修他们弘农杨氏更离谱,五世三公。而且以前官职差不多要做到死的,你能想象。有两个家族100年都是政治局常委吗?或者100年都是美国参议院主席。除了天家,他们最大了。同时,包税制,按照人头收税,但你养1000个家丁,你20个人,就收你20个人的税。那遇到灾害,老百姓税不能少,活不下去就要卖地。士族就收购土地。他们有很多很多钱,然后就能办学,然后察举制比学问,就可以不停的弄大官到朝堂上。整个国家都是他们控制了。为什么“昏君”都是听信宦官,或者就是外戚专权。tm皇帝不跟太监讨论,不跟舅舅讨论,跟谁讨论?朝堂上全部士族士大夫。所以只有找太监,找舅舅来制衡一下士大夫集团。所以一直发展到东汉,老百姓彻底没田地了。汉灵帝是傻子吗?党锢之祸是士大夫史官的视角。为什么一定是十常侍的想法,不是皇帝的想法呢?士大夫买来的土地是不怎么交税的,大部分税还是按照人头来。国家能收税的土地越来越少,士大夫土地钱越来越多,土地不光是粮食,还有牧场矿场和林场。老百姓啥也没有,就成了流民。黄巾起义就来了。然后皇帝需要镇压叛乱,士族想获得武装的合法性。废史立牧就来了。刘焉,刘表,刘虞,刘繇就派下去了。下去也没兵没粮,合作地方士族,部曲就变成合法武装,直接军阀割据。到了三国时期,曹操的敌人是刘备和孙权吗?曹操的敌人是颍川荀氏,颍川司马氏。所以夏侯惇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要用宗师来制衡士族。东吴打什么曹魏,为什么要打,为了谁打?打的钱谁来出?孙权就是不让士族把自己弄死,活下去就行了。孙权时期的东吴是不是进攻没赢过,防守没输过。因为进攻没有目的,万一打下来谁去管理?资源归谁?比如陆逊去打下合肥,打进淮泗,那么矿产土地归谁掌管呢?周瑜鲁肃吕蒙都是淮泗人,他们的老家人还在啊。但是打山越就不一样,随便打,因为谁出力,谁掌管资源。三国其实开局注定是一个死局,最后一定是诞生一个士族王朝。就像当三星现代这样的韩国财阀,也拥有军队的时候,韩国就不是一两个政治家能稳住了。士族要么扶持代理人,要么自己搞事。刘备曹操孙权已经很厉害了,他们的出身是:远房宗室,宦官,军头。忽悠到士族的投资,成为割据政权。但还是解决不了士族上面有人,下面有田的问题。三国实际上全是政治博弈,而不是战争策略。回到那些小小的问题:赵云厉害还是黄忠厉害?为什么黄忠的官比赵云要大?申耽是谁?为什么是乡候?为什么是镇北将军?是整个蜀汉当时最大的官,比关羽张飞还大?

亮了(5185)
查看回复(127)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夜半听竹

· 内蒙古
不慌先看热闹三国的战役战术可以讨论人,但整个时局讨论人已经没意义了。这个要从东汉的头说起了刘秀实际上不是平民,起码入过太学。以前读书已经是士族阶层了。所以刘秀起兵,依靠了大量的士族支持。支持不是说话,我要给钱给粮给马给铁的。那么刘秀上位以后就要反馈士族。察举制让士族在中央有大批的官员,到了末年,袁家挂在嘴上的四世三公。意思是连续四代人,都做到了三公。三公差不多最大的官了,太尉,司徒,司空。杨修他们弘农杨氏更离谱,五世三公。而且以前官职差不多要做到死的,你能想象。有两个家族100年都是政治局常委吗?或者100年都是美国参议院主席。除了天家,他们最大了。同时,包税制,按照人头收税,但你养1000个家丁,你20个人,就收你20个人的税。那遇到灾害,老百姓税不能少,活不下去就要卖地。士族就收购土地。他们有很多很多钱,然后就能办学,然后察举制比学问,就可以不停的弄大官到朝堂上。整个国家都是他们控制了。为什么“昏君”都是听信宦官,或者就是外戚专权。tm皇帝不跟太监讨论,不跟舅舅讨论,跟谁讨论?朝堂上全部士族士大夫。所以只有找太监,找舅舅来制衡一下士大夫集团。所以一直发展到东汉,老百姓彻底没田地了。汉灵帝是傻子吗?党锢之祸是士大夫史官的视角。为什么一定是十常侍的想法,不是皇帝的想法呢?士大夫买来的土地是不怎么交税的,大部分税还是按照人头来。国家能收税的土地越来越少,士大夫土地钱越来越多,土地不光是粮食,还有牧场矿场和林场。老百姓啥也没有,就成了流民。黄巾起义就来了。然后皇帝需要镇压叛乱,士族想获得武装的合法性。废史立牧就来了。刘焉,刘表,刘虞,刘繇就派下去了。下去也没兵没粮,合作地方士族,部曲就变成合法武装,直接军阀割据。到了三国时期,曹操的敌人是刘备和孙权吗?曹操的敌人是颍川荀氏,颍川司马氏。所以夏侯惇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要用宗师来制衡士族。东吴打什么曹魏,为什么要打,为了谁打?打的钱谁来出?孙权就是不让士族把自己弄死,活下去就行了。孙权时期的东吴是不是进攻没赢过,防守没输过。因为进攻没有目的,万一打下来谁去管理?资源归谁?比如陆逊去打下合肥,打进淮泗,那么矿产土地归谁掌管呢?周瑜鲁肃吕蒙都是淮泗人,他们的老家人还在啊。但是打山越就不一样,随便打,因为谁出力,谁掌管资源。三国其实开局注定是一个死局,最后一定是诞生一个士族王朝。就像当三星现代这样的韩国财阀,也拥有军队的时候,韩国就不是一两个政治家能稳住了。士族要么扶持代理人,要么自己搞事。刘备曹操孙权已经很厉害了,他们的出身是:远房宗室,宦官,军头。忽悠到士族的投资,成为割据政权。但还是解决不了士族上面有人,下面有田的问题。三国实际上全是政治博弈,而不是战争策略。回到那些小小的问题:赵云厉害还是黄忠厉害?为什么黄忠的官比赵云要大?申耽是谁?为什么是乡候?为什么是镇北将军?是整个蜀汉当时最大的官,比关羽张飞还大?收起

王莽为什么遗臭万年,因为他真想搞倒氏族氏族一想,你丫的我们把你抬上去了,你反过来搞我们,不仅要把你的脑袋当球踢,还要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GIF
亮了(2033)
查看回复(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