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无关但有点关|新国辩哲理辩论
太精彩了,太精彩了。我看辩论看得很少,因为以前对辩论印象不太好,今晚上看的肖磊和黄执中的哲理辩论,辩题是人终将孤独/不孤独,肖磊正方,黄执中反方。
首先说为什么有点关系,因为我觉得,你只要看了崩三的所有剧情和文七老师的节目就会有基本的理解力和一点点哲学基础(不说理论至少是其样态),更有助你听懂一部分。当然结果并不重要,因为你能发现这两方都是可印证的。以下全程一点笔记的记录:
肖磊开篇立论起手维特根斯坦和认识论,用西方哲学史大致描述了人在自我认知尽头上必然的孤独,黄执中后手打开了,自己的ppt(超大屏还挺震撼的(不是),随后对孤独进行了解读,他提出孤独是主观的、操之在己的、由人选择的,说孤独是一种自恋的刚需,同时点肖磊说,人要想不自恋,首先减少专有名词的使用。他用《孤独传》中的概念将孤独定义为“无法产生连结与共鸣”。到此可以大概表述为肖磊重在“终将”,黄执中重在这个“/”符号。
(场间的问题里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主持人问这种连结可能是假的,黄执中说纠结这种真和假是另一种自恋)
第二轮里,正方肖磊表示这是更换了论题,而且接受了对自己的指向(专有名词那部分),这一部分最重要的是他最后切入了海德格尔,向死而生和常人(文七老师人偶节目提过),说明只有一种情况人避无可避就是死亡,所以人终是孤独的。“在重大抉择的时刻人必定是孤独和脱离常人的。”反方黄执中拿出了芙莉莲的例子,“你不是寻觅和找到,而是在旅程中创造。”(有没有那种为美好而战的感觉,在那种填空题中踏实地走下去于是它自然会诞生)他举了主持人陈铭父女的例子,说一个父亲有了女儿之后孤独感消散了,他不是因为女儿能理解你,而是你能理解你女儿。反方表示“不要再寻求谁能理解你,而是你能理解谁。”
【贴点我自己的拙见,在人了解他人的过程里,人会了解自己。人的共性,并不超出人的理型的部分,自己生命历程中一定经历或未经历,唱针走过或没能走过的地方。这就是连结。】
结辩环节。
由反方先行发言。他举了自己老师的例子(小略一下)和以往的一场辩论的例子,就是对重症之人该不该说些温暖的话什么的,这个内容对某个朋友有了事实和生活上的帮助,于是他说,所有的分享和交流都是漂流瓶,所以要去表达要去创作,人要去丢这种漂流瓶,那么人就终将不孤独。“那是一种信念。扔出漂流瓶的人不会相信自己孤独。”(我承认我听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哭了)
然后本来我觉得就这样结束了,结果正方的结辩发言更加炸裂,并且也掏了道具,具体如何?自己看吧!
(最后投票是正方赢了)
正经来说双方说的其实都是同一个命题,也是正能切中崩三的表达(至少是一部分),看得很爽。不知道放什么放张芙芙吧)
讷言mk1
· 湖北这种有门槛的辩论真不错…不过正方背靠一群存在主义哲学家也太赖了,反方还不如祭出马克思来一波昨日重现
梓轩XD
· 云南哲辩超高的门槛基本上不会有啥歪瓜裂枣混进去,而且感觉好像对抗性比普通的辩论低?都是以陈述己方观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