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Pro买不起,而是V2更具性价比——安踏狂潮5 V2详测
解构风、甲骨文、考度拉……如此这般的话题噱头一时间让狂潮5 V2蒙住了我的双眼。多的不说,让我一一为你解构它。
科技配置:
卡杜拉材质鞋面+后侧杯状碳纤维布、HARNESS LINE动态绑缚系统、碳板抗扭转+变相加速片、安踏氮科技缓震、水泥克星大底
鞋面:
对比鞋面采用柔软织物与大面积热压贴片为主体的狂潮5,V2最为直观的改变则是将原有的“纱线“织物”替换为了“考度拉“材质,鞋面更易贴合,耐用性更为持久。
以菱形格为主的图案遍布在鞋面最前端,像极了恐龙的鳞甲。无论是在鞋舌顶部,还是在后跟处,都设有凸出的龙脊造型,这一细节设定与“恐龙元素”遥相呼应。除了鞋舌与后跟对恐龙元素细节处理,化石元素也集中体现在了鞋帮中段。尤其是考度拉标识上方的皮革材质,在细节方面——各式各样的化石图案,搭配金属装饰,细节属性直接拉满。
以四组鞋带孔为由的设计,搭配加固的皮革面料,V2在鞋身设计方面上的改进是显而易见的。
整个鞋子的包裹形式为半掌内靴,并将硕大的“要疯”图案加印在鞋舌处,情不自禁的让我想起——被记住的永远是疯子,这句Slogan。
在整体鞋型上,V2最大变化实为鞋帮高度的降低,使得狂潮5身上偏硬的线条变得更加流畅,更具流线感。当然鞋面最值得令人称道的点无不是——Cordura考度拉材质(在高强度性能下耐撕裂性更好)
中底部分,前后端的撞色设计很难不吸引人的眼球。侧面Tpu的质感也颇像恐龙皮肤,整体来看,环抱式的Tpu片像极了猛兽的爪牙。
后跟部分,最具细节的设定无疑是在鞋跟两侧加之Carbon Fiber碳纤材质,贴片的加入无疑提升了鞋身整体的质感。
包裹:
后跟依旧是使用环抱式的填充,虽没有外置Tpu的加固,但内在港宝的硬度依旧给力。而后跟对海绵的填充也由5代身上的左右小枕头,替换为环抱式。我个人还是十分信任环抱式海绵填充的方式,不易掉跟。
此次鞋带系统的改进也颇大,将六组鞋带孔分隔开来。前2组类飞线设计负责前半段的锁定,而后四组则负责剩余部分。但是倘若能在顶部再留有一组空隙,会不会对部分包裹不足的选手会更友好。
相比较V1版本,V2版本在后跟内衬上做改良,解决掉根问题。
鞋底:
水泥克星大底依旧被V2延续,鞋底图案大多为偏三角形的竖直纹路,在前掌弹射片位置使用的是线条更为柔软、造型更为粗犷的“回力镖”形状。
从初识狂潮3到今朝的狂潮5,“水泥克星”外底的耐用性早已无需质疑。
抗扭:
观感上,最为直观的抗扭配置是清晰可见的足底碳板+横贯外侧的Tpu片。
对比狂潮5 PRO的三块碳板,狂潮5 V1与V2版本相同,碳板长度约为102mm,厚度约为1.26mm。
除了最外侧Tpu支撑片,V2中足隐藏部分的设计与正代如出一辙。在碳板和外侧Tpu片的基础上,还在中底下方加入两块Tpu弹射片。关于这两块弹射片,我分开来介绍:
前掌部分:
前掌Tpu加速片贯穿设计,并采取在外侧适当上翻的想法提升稳定性。足弓处Tpu的上翻,不仅提供中段抗扭,对我而言更多的时足弓处的支撑。
中足部分:
中足部分的Tpu片主以加强足弓支撑,同时保证鞋身抗扭,使得前掌弯折处更为合理。
抗扭部分,从前掌延伸至后跟的外侧Tpu支撑片,外加前掌Tpu加速片、足弓Tpu支撑片同碳板共同协同,构成了狂潮5 V2系列的抗扭系统!
在我看来,这种颇为复杂的设计,逃离了“公式鞋”的范畴——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外侧支撑和整体稳定。
得益于中底Tpu和发泡材料的上翻,V2在对足弓的承托感上做的十分到位。没有异物感,却有支撑性。
但我仍要吐槽一个部分:虽然在中底的抗扭上,有了碳板+Tpu的双性保障,但是如此强的中足刚性,会不会让部分球友的中足体验略感紧张。
缓震:
依旧是延续了全掌氮科技的超临界发泡配置,在对V2的调教上,其前掌部分脚感并不突出,踩下去并不能体验到明显的形变。配合全掌超临界发泡鞋垫,后跟的缓震感则会好很多,而且前后掌的过度十分平顺,加之环抱式的Tpu与对防侧翻的种种设计,体验十分稳定。
总结:
设计方面V2最大的变化是降低了鞋帮高度,鞋型的流线性更强。同时针对鞋身有更多细节、质感上的提升,。鞋面更加柔软,同时对于这次的包裹,宽脚的朋友一定会十分喜欢它的宽容度。鞋子中足部分刚性足,前掌弯折处合理,并无明显的卡脚感。在防侧翻方面,尤其是解决了“卷边”的现象!
针对中足部分,前中部分弹射片的设计思路与结构也十分新颖,配合氮科技中底,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弹射感受。相信狂潮5 V2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23gigi怪詹姆斯
· 广东容易崴脚吗求问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