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打下彰武后,为何裹足不前,坐视四野攻克锦州,活捉范汉杰

avatar
关注

辽沈战役,啥时候最凶险?就是廖耀湘打下彰武之后,一下子切断了东野——也就是四野的后勤补给线。倘若这时廖耀湘乘胜全力去救援锦州,辽沈战役如何发展还真难说了。

至于蒋介石,当时则非常兴奋,在10月12日就给卫立煌和廖耀湘发去电报,如下。

不可再作等待两锦部队东进会师之打算,应即乘此匪攻两锦疲困之机,不问两锦情况如何变化,廖司令官所部应一意西进,勿再犹豫。万一锦州不保,亦须尽其全力负责恢复。此为东北整个国军生死存亡之关头,亦为今日唯一之战略。

哪料廖耀湘竟不顾蒋介石的命令,裹足不前了。结果廖耀湘这一耽误导致的后果就是:锦州失陷,范汉杰也被活捉了。

这个消息顿时气疯了蒋介石,10月18日就飞到沈阳命卫立煌——尤其是严令廖耀湘集团,必须“全力向黑山、大虎山方向进攻,重新占领锦州”。

可惜一切都晚了,在10月20日东野发布动员令,“目前我们决以我东面打援之部队与攻锦各部首先抓住从沈阳出来之廖耀湘兵团,从野战中歼灭之”。至此廖耀湘兵团的覆灭,就等于拉开序幕。

显然这时出现了一个疑问:廖耀湘在攻克彰武后,为何就裹足不前了呢?想彻底搞明白这个问题,就要从两方面说起了……

其一:两个“婆婆”

廖耀湘在辽沈战役期间,等于是有两个婆婆。一个是蒋介石,要求东西并进,在锦州跟共军“梭哈”。也就是说,对于蒋介石来言:共军既然要打锦州,那我蒋介石就以锦州为诱饵,你围攻我锦州,我就吃你围锦部队。

那么蒋介石的这个大战略有道理吗?当然有,且还真不失气魄。但问题是,道理归道理,能否推行并执行下去,却是另一回事了。

这点可参考孟良崮战役,即,把锦州视为孟良崮,范汉杰比之张灵甫,而李天霞则等同于廖耀湘,是不是一下子就看出了此战的凶险了?所谓又一个,“万马从中斩上将首级”。

廖耀湘若执行,真就马不停蹄驰援锦州,就必须要做好“救人不成,反被围殴”的准备,这就是共军的“围点打援”,让国军吃了一辈子的亏,都把他们打出心理阴影来了。所以,廖耀湘是打心里不赞成蒋介石“梭哈”,把自己当筹码的。

恰好此刻廖耀湘还有一个婆婆,这就是卫立煌!对于卫立煌来言,他就四个字“以拖待变”。

即,以沈阳为核心,你打长春?去打,随便,反正不救援。你打锦州?去打,我还是不救援,只要手握廖耀湘这第九兵团,就能拖下去。

显然此刻,廖耀湘和卫立煌,是一个心思了,即:保存实力才是王道,“死道友不死贫道”就是希望。

而廖耀湘出击彰武,则是被蒋介石逼出来,卫立煌坚决反对的。故而廖耀湘攻克彰武后,就等于在“两个婆婆”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还让我去救锦州?那就等于打破了这平衡。

所以蒋介石那命令可以不管,先观望几天再说。总之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上下级意见不统一,根本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大白话说就是:没形成统一意见,执行力大打折扣。

其二:国军陋习太要命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廖耀湘攻克彰武也是这样。据新一军陈时杰回忆,“对于汽油,军部是特别注意的,曾由沈阳补给区抢运汽油300余桶送前方。桶上皆贴封条,严格限制其消耗,故行动初期未受汽油缺乏之苦”。

可惜打下彰武之后,就出大问题了,“(国军)汽车兵在新民、彰武、新立屯疯狂运粮回去发财,不惜把原载的弹药油料卸空”。

即,廖耀湘兵团打下彰武后,竟然立马就转变成“奸商”,都捣鼓如何发财去了。所谓“各部抢运解放军遗留物资牟利就忙了三天”,关于这一点。也得到了印证。

据,战地视察第三组视察官刘鸣球的《东北会战军事失败之主因及共“匪”进据沈阳之措施与阴谋》记载。

师长以上之将领既无成功之打算,又无成仁之决心,毫无战意,畏缩迟疑,对命令不彻底奉行。于十月九日【按:应为十一日】彰武攻下时,本可一鼓将“匪”之五纵队及十纵队歼灭于饶阳河以东地区,因彰武“匪”军遗留高粱米甚多,各部队专以抢运高粱米停留三天,坐失歼敌之机。

毛人凤转报尚超撰写的《东北战役检讨》中,也有相关描述:新三军攻克彰武之第三日,即将“匪”方物资以大车五百辆向新民转进……

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廖耀湘想立马救援锦州,也根本无法实施。

其一:弹药、油料都被卸下车,没有这些物资,打个啥仗?

其二:车辆都开足马力,往返抢运缴获的我方在彰武等地的物资,用于发财去了。没有这些车辆,如何实施机械化突进(抢时间救援)?

其三:各级指挥官,都已经是满脑子“金元宝”了,还怎么可能指挥人马行军打仗,就更不要提,生死未卜去救锦州了?所谓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人死了,钱却还有大把……

那么这个责任,该由谁负责?必然是廖耀湘了!

当然,站在更高层面来言,则是要由蒋介石负责:国军这陋习,不是一时有的,而是长期存在,咋就清除不掉? 如今遭了反噬。哪怕廖耀湘想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也已无从下手——下面已经放羊了。

其三:让人苦笑不得的尾声

更让人苦笑不得的是,廖耀湘的第九兵团,不仅是由于都忙着发财,而耽误了救援锦州,而且还由于忙于发财,也让自己成了瓮中之鳖。

据第三组视察官周醒寰报告,10月19日廖耀湘占领了新立屯后,又是忙于抢物资,求发财,而滞留了三天不动……

须知,当时锦州在10月15日就已经丢了,按理说廖耀湘兵团,应迅速采取行动自救,结果人家还用了三天时间,忙着发财。

这就是国军,越看解密出来的这些历史资料,就越感叹:天知道廖耀湘也好,黄维也罢,都战败被俘了,咋还能有那么大的勇气吼什么:拉开三十里,重打一次,简直笑话了……

历史区军事
发布于天津阅读 15807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用户老爷

· 重庆

打之前就知道去锦州就是送死,本想出来随便遛遛打个彰武就可以交差了,万一情况不对还能往回跑,谁知道锦州七天就丢了,而且居然打完锦州还有余力打自己,于是赶紧往回跑,结果没跑了。

亮了(848)
查看回复(7)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穿西装领MVP

· 北京

整个国军全是军阀思维,手里的兵就是维持地位的砝码,不管打赢打输,要是兵没了地位也就没了,这么想就全解释的通。

亮了(755)
查看回复(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