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中外史学家对嬴政的评价都很高,网上却冒出一大批说偷功绩的懂王懂哥?

avatar
关注

上次发的我就不复制粘贴了,我再来举例举例世界上研究秦始皇的知名学者:

美籍华裔历史学者何炳棣认为: “就全部传统中国历史而言, 真正最大之事应是秦专制集权统一郡县制大帝国的建立及其传衍”。

历史 学 者 李 学 勤 深 刻 指 出 , 秦 的 统 一 是 “ 中 国 文 化 史 上 的 重 要 转 折 点 ” 。"

考古学者苏秉琦认为:所有中华民族的各先祖分支都先后经历了古国、方国、帝国的演变路径,古国距今5000年,此后是方国,大致出现在距今4000年,夏商周都是方国,从秦朝开始是帝国。

《剑桥秦汉中国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0年》:西周结束后,中国向君主集权的领土国家演变。到了战国后期,中央集权、官僚制、郡县制等重要制度已经初步成型。秦朝是集大成者,秦始皇结合秦国固有的制度和文化传统,在战国各国制度基础上,逐步构建大一统世俗型中央集权君主官僚制国家。在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0年,他一直在对君主官僚制国家进行建构、调适和完善,君主官僚制国家的主要框和基本制度在他执政期间已经形成。此后,汉朝对秦朝“实验性的”帝国政府进行了改造并最终定型,“把一个长达两千年基本上保持原状的帝国理想和概念传给了中国”。

社会学者赵鼎新:官僚制国家是中国先秦以来国家形态演进的产物,发轫于古国时期,淬炼于春秋战国,主体架构和基本内涵完成于秦朝,汉初将其改造并定型。

汉学家勒内·格鲁塞认为,秦始皇创立一套足够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竟持续了2100年之久,这项成就足以跟恺撒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成就相媲美,但比它们更持久。

日本学者西嶋定生认为:“秦汉帝国这一最早统一国家的出现”,在中国史上的意义“在于因统一国家的建立而形成的国家构造基本形态,与这一时代造就的精神文化基本形态,一同跨越并规范了其后中国两千年的漫漫历史”。

福山指出:“秦朝凭借政治权力所建立的强大现代制度,不但活过了汉初的贵族复辟,而且在事实上定义了中国文明。”

英国学者塞缪尔·E.芬纳认为,秦始皇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是决定性的,中国所有后来的帝国都采纳了这种基本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新王朝。

钱穆:中国版图之恢廊,盖秦时已奠定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统一之格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的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

虽然我也不认同把统一的功劳全归于一个人的英雄史观,但是秦汉大一统中轻视秦始皇作用、爱用历史趋势开除个人功绩的半瓶水唯物史观还是很普遍的大环境里,除了少数极端英雄史观党和过分的洗白党,无脑鼓吹秦始皇几乎是个伪命题,最爱这么说的人恐怕有一部分是连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本对嬴政和秦朝影响力的描述都会觉得刺眼吧?

无非是自以为进步的秦黑见不得别人有一点点肯定嬴政的功绩,还装什么客观唯物,毕竟承认了嬴政的功绩连带着他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推进作用、历史影响力就都得认下了。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分封制大一统走向中央集权郡县制大一统并且后者越来越深入人心。

别把嬴政洗白成一个完全没犯错的完人仁君,承认他犯下滥用民力等的过错,也要看得到他所推行的制度实施的统一政策对此后中华文明的重要性才叫不过分鼓吹。

发布于河南阅读 1150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新纸池涯门

· 江苏

抗吧一群自以为是的小丑,他们的暴论谁在乎啊

亮了(7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wan518814

· 广东

其实就是屁股问题,为什么推崇秦始皇,就因为大一统是中国最高政治正确之一。为什么喷秦始皇。因为想解构大一统。所以强调底层人生活悲惨。

亮了(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