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史学家们都对秦始皇的评价都不是一般的高?
感觉国内评价大都吃了二世而亡的亏,网络上都成了偷功绩的史圈肖战了。
美籍华裔历史学者何炳棣认为: “就全部传统中国历史而言, 真正最大之事应是秦专制集权统一郡县制大帝国的建立及其传衍”。
《剑桥秦汉中国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西周结束后,中国向君主集权的领土国家演变。到了战国后期,中央集权、官僚制、郡县制等重要制度已经初步成型。秦朝是集大成者,秦始皇结合秦国固有的制度和文化传统,在战国各国制度基础上,逐步构建大一统世俗型中央集权君主官僚制国家。在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0年,他一直在对君主官僚制国家进行建构、调适和完善,君主官僚制国家的主要框和基本制度在他执政期间已经形成。
3、费正清评价秦始皇所创造的制度,在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后被证明为是最可靠的制度,他所建立的封建制度虽然偶有间断,却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秦的名称Chin很恰当地成为了中国在西方文字名称中China的来源。
评价秦朝的某一成就时讲道: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的,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因反秦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转移而消失,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
英国史学大家汤因比表示:“在中华世界,秦国开疆拓土,用了不到十年(公元前230-前221)时间就第一次实现了有效的政治统一。在这段短短的时间内,秦王嬴政吞并残存的六国,"创立"中华世界大一统国家,获得了‘秦始皇’的称号。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赖肖尔认为秦国在统一战争中获胜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地理。秦国易守难攻,可向周边发展,水患比其他国家要轻,又吞并四川盆地,与“蛮族”接触提高了军事技能。第二是“全力以赴地采纳法家所鼓吹的政治和军事制度中的新方法”。第三是“中国的统一与公元前246年一位冲龄继位的秦国国王分不开”,也就是秦王嬴政。
勒内·格鲁塞认为:“秦始皇在完成中国领土的统一之后,紧接着就是政治、社会甚至智力的统一的工作了,这项工作同样是他的不朽业绩中非常值得注意的部分。这位中国的凯撒不仅是一位征服者,而且还是一位天才的管理者,无人能与之比肩。”
以色列汉学家尤锐称:“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英国政治学者塞缪尔·E·芬纳说的:秦始皇“是中国的统一者,他短暂、野蛮,精力超常的统治塑造了华夏国家后来的整个历史。他的统治是决定性的,也是不可逆转的”,“在中国3000年历史上,没有人能够像秦始皇一样肩负如此伟大的历史使命;在世界历史上,也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像他一样在政府体制方面留下如此伟大而不可磨灭的印记。尽管他作为皇帝只统治了11年,但他对于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却是决定性的。……所有后来的帝国都采纳了这种基本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新王朝。
费朗西斯福山指出:“秦朝凭借政治权力所建立的强大现代制度,不但活过了汉初的贵族复辟,而且在事实上定义了中国文明。
美国历史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 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后来的历史看,当时的这些改革不管其理由多么充分,却侵害了许多既得利益集团,引起了激烈的反对。正是这种普遍的憎恶,加上秦王朝缺乏能干的继承人,说明了民众奋起造反和公元前207年、也就是始皇帝去世才四年时秦王朝覆灭的原因。不过,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中国已由分封制的国家改变为中央集权制的帝国,并一直存在到20世纪。
蒙蒂菲奥里的《大人物的世界史》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兵荒马乱的战国时代。至公元前221年,他击败了中国境内残存的诸侯国,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赢政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同时也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外交家,尤其是在分化敌人的手段上。……但是,秦始皇创造了历史,确立了中国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观念。
海斯、穆恩等联合写作的《世界史》
在争雄的诸王之中,经过长时期的斗争,其中的一个击败了其他诸王后,取得了皇帝的称号(公元前221年)。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在历史上他也是以此著称。始皇帝的意思就是“第一个皇帝”。
他结束了封建制度。他设立了郡守和郡尉取代从前的公侯,由他亲自任命和监督,统治帝国内重新划分的三十六郡。
……这一切都使我们想起了波斯的大流士和罗马的恺撒。
陆威仪:秦始皇以其卓越才华,将四分五裂的中国统一起来,并创造了新的国家形态、新的治理模式、新的政治文明。在秦始皇当政时,施政虽然严苛,民力虽然到处被征用,但因其乃政治强人,国家仍可维持,基本上可断言,秦始皇若没死,秦朝不可能如此快地灭亡,但历史不容假设。事实上,秦始皇在巡视中突然去世,只会玩弄权术而毫无国家治理能力的赵高掌握大权,推出一系列荒诞冷血的施政,导致秦朝统治集团四分五裂,力量遭到极大削弱,民众离心离德,这才是真正的灾难。在这一点上必须承认,秦制新创,并不完善,无法防范赵高此类阴险小人,也无法选拔优秀王子继承皇位。
弗兰克.芬纳:秦朝是探索超大规模国家治理、直接统治模式的先行者。秦朝的许多制度,都是现代国家采用的制度,蕴含了极多的政治智慧、政治经验,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政治史,为不同地区的人们构建国家、治理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直到19世纪初期,秦朝国家形态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形态。
万志英认为:“中华帝国的诸多政治制度与政治实践都肇始于秦王嬴政治下”,“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指出:“文字与文明密切相关,倘无此超越时空的传递与记录工具,伟大文明则无由发展。而通行的文字类型对于文明发展的总趋向亦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文字较之于其他文字更能令人认识这种重大效果”,“公元前3世纪末期,秦始皇在华夏地区强行书同文。自此以后,中国文字便成为政治统一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鹤间和幸认为:“秦始皇并不是战争爱好者,他发动战争是为了统一,而不是为了杀戮。因此,在统一中国之后,秦始皇便不再轻易发动战争,他注重的是国家的和平与安宁。像亚历山大或成吉思汗等人,他们就像一位征服者,喜欢四处征战,以显示自己的实力。秦始皇与他们不同,他不惧怕战争,但是反感战争。”
日本历史学者宫崎市定认为:“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支那’,就是由于‘秦’一词在传到西方后经过转音,‘支那’是后来印度人的发音,随着佛教一同传入中国,中国人再度将其汉译之后而产生的。
汉学家顾立雅:以今天的眼光看,秦始皇固然有残酷无情的一面,也有超前的眼光与惊人的想象力。他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出现在距离纸张发明尚有300多年的时代,,在基督诞生之前,中华帝国就显示了与20世纪超级国家的相似之处。
虎扑JR2094071268
· 重庆大聪明,你的钙与蛋白质禁锢了你的思想,你应该突破他们。
dzhiqiong1
最高君主的称呼原来是天子,秦始皇创造出“皇帝”这个词,从此为中国统治者沿用到帝制结束。过去的统治象征物是鼎,秦始皇造玉玺,也是从此沿用。封禅也是从秦始皇开始。秦始皇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也是从此成为主流。秦律被汉朝沿用,连挟书律都承袭了下来。秦朝开始使用五德学说,也为后代沿用。除了长城之外,甚至秦始皇的大修陵墓都被后代沿用。每个朝代都在大建皇陵,这是周朝所没有的。可以说秦之后所有的最高统治者都在学习秦始皇,沿袭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