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感低的东汉,为何实力远强于西汉了
实生活中不少人主观认为西汉要强于东汉,实际上东汉却远强于西汉。为何会有认识上如此大的偏差呢,主要现在历史剧大多表现西汉和东汉末年三国的故事,东汉历史剧偏少,导致很多通过电视剧了解历史的人错误地认为西汉强于东汉,事实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从五个方面做下对比可以看出东汉的强大。
一、论开国,西汉刘邦起步就有上千人跟随,前期和项羽并肩反抗风雨飘摇的秦国,没有太大难度。到后期和项羽争霸已经是独霸一方的汉中王,基础已经相当雄厚,实力相当的较量。反观东汉刘秀开国难度要大得多,其哥哥被杀,自己竟然能在那样的环境下活命,可见其难度。再后来抓住机会只身一人北巡河北,靠人格魅力吸引多人投奔,靠联姻取得河北一席安身之地,周围强敌环绕,危机四伏。再后面只身劝降数万铜马军,连杀死自己哥哥的人都能够重用,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东汉开国难于西汉。
二、论文治,西汉汉武帝废除百家独尊儒术,是对文化的摧残还是发扬在这里姑且不讨论。而东汉广修太学,公认儒学最盛时期,最重气节的朝代,同时汉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比如刘秀赐给日本国的汉倭奴国王金印,从史书和考古上都得到了印证。再比如马援征交趾对南亚的影响,现在越南很多地方都还供奉有有伏波庙。
三、论武功,西汉有霍去病封狼居胥,打残匈奴,东汉有窦宪燕然勒石,北击匈奴三千里,斩首数十万,彻底把匈奴赶到了欧洲导致希腊的灭亡。西汉有张骞出使西域,东汉有猛人班超42岁投笔从戎依靠36人统领西域50国三十余载。
四、论霸气,西汉有犯我强汉,虽远必诛,东汉有 “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西汉有征乌孙立定胡碑上书"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东汉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立四铜柱上书"铜柱折,交趾灭",威震越南上千年。
五、论科技文化,西汉一般能让人想到的就只有司马迁和他的史记,东汉就多了有科圣张衡的地动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蔡伦的造纸术,外科鼻祖华佗发明的麻沸散、五禽戏等,科技文化东汉全面领先西汉。
对西汉和东汉做个总结,如果说西汉是打江山用武力较多,东汉则是坐江山更多侧重科技文化和文治,以德化威加四海,软实力更强。汉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从东汉开始,西汉用武,东汉文武并用看似平淡实则是低调的强大。
精灵副将崔佑齐
· 重庆开国难就是扯淡,不是王莽新朝各种智障操作导致民心思汉哪有起兵的基础,甚至再几百年后刘皇叔都能靠着一句汉皇后裔拉起人马。而且东汉立国就是和世家媾和的开始,后面外戚轮番的祸根就是这会埋的,比如最知名的,三国の缔造者,帝国の大将军何屠户
虎扑JR0960186837
· 福建桓,灵之世,士大夫而欲有为,不能也。君必不可匡者也;朝廷之法纪,必不可正者也;郡县之贪虐,必不可问者也。士大夫而欲有为,唯拥兵以戮力于边徼;其次则驱芟盗贼于中原;名以振,功以不可掩,人情以归往,闇主权阉抑资之以安居而肆志。故虽或忌之,或谮之,而终不能陷之于重辟。于是天下知唯此为功名之径而祸之所及者鲜也,士大夫乐习之,凡民亦竞尚之,于是而盗日起,兵日兴,究且瓜分鼎峙,以成乎袁、曹、孙、刘之世。故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这是王夫之的原话,在《读通鉴论》的汉桓帝部分。他的意思恰恰是,刘家皇帝太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