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不擅长的七绝,竟然能略压白居易一头。
杜甫的绝句,历来一些诗论家都颇有微词,就像宋诗一样受到偏见,不过也留下了一些千古名句。
白居易的绝句,受学者批评不多,但受推崇也不多。整体来看,通俗有趣,也有不少精品。
娱乐消遣一下,现在各自列出十首对比,看看谁赢了?
第一组: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对比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如果理解作诗的背景,绝对震撼异常,有种时代厚重的史诗感。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游玩山水之作,平淡自然,富于情趣,尤其最后一句,与杨万里的童趣诗风味相似。
两首都是九年义务教育学过的绝句,杜诗这首有人认为可夺七绝之冠,我觉得满分打96分没问题。白诗这首深度不足,但也是很好的童蒙诗,打个92分。杜甫先下一城。
第二组: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比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杜甫这首绝句,不是传统的讲究意境韵味的绝句,类似于半律体,像四个屏风一样,“窗含西岭千秋雪”是千古名句。
暮江吟是白居易在杭州时所写,格调清新,自然可喜。白居易在杭州时有不少这类风景如画的好诗。
这两首也是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书,都是好诗,不过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好像名气更大点,打个93分。白居易的暮江吟和大林寺桃花差不多,也打92分。杜甫再下一城。
第三组: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对比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江畔独步寻花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写的田园诗,共七首,这是第六首,黄四娘也因杜甫而千古留名。
村夜是白居易田园诗里的经典,最后一句“月明荞麦花如雪”美如画,难怪清代诗评家田雯在《古欢堂集》中评:“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
两首比较,都是田园诗佳作,杜诗这首上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的次数比较多,我觉得可以打89分,白诗略为冷门,打88分。
第四组: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对比
《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薰笼坐到明。
——赠花卿是杜甫七绝名作,称赞音乐之美,有人认为也有讽刺之意。“此曲只应天上有”也算过得去的千古名句。
白居易在宫怨词闺怨词方面,都有不错的佳作。斜倚薰笼坐到明,凄冷之极,大诗人里,白居易是少有能够关心女性群体的作家。
两诗比较,杜诗有名句加成,打90分。白诗可打88分。
第五组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对比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杜甫写于成都草堂的诗,往往有点闲散自然,率意活泼的感觉,尤其是写春天季节,有不少好诗。
白居易这首是宦游思家之作,还应说着远行人,直率而质朴,温馨之极,手法类似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两首来看,杜诗这首也是上过语文课本,打89分。白诗这首没有上过,但也是佳作,继续打88分。
第六组:
《戏为六绝句》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对比
《紫薇花》
丝纶阁下文书静,
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微郎。
——《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七言绝句论诗诗的先河,这首也是评论唐初四杰的名作,“尔曹身与名俱灭”是千古名句。
白居易在宫中值班,出来透气,紫薇花对紫微郎,玩同音梗,士大夫风趣之言,杨万里的诚斋体多少学自白居易。
两首各有其秒,杜诗这首虽然算不上佳作,但影响大,有名句加成,打87分。白诗这首大概打85分。
第七组:
《绝句漫兴》
糁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
对比
《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杜甫的漫兴写于成都草堂,一派温柔心态,不禁让人想到“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白居易民歌风味小诗,“碧玉搔头落水中”神来之笔,少女的娇羞栩栩如生,类似于他的五绝“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这组诗两首都很喜欢,不过白诗灵更足,杜诗打82分,白诗打86分。
第八首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对比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
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
计程今日到梁州。
——杜甫赠李白,作为现实主义诗人向浪漫主义诗人的劝勉,杜甫未必懂李白,所以以现实角度来劝勉,未必能深入李白内心。
白居易和元稹也是一对好基友,元白的唱和之作可谓是文学经典。元稹的垂死病中惊坐起,惟梦闲人不梦君,忽惊身在古梁洲,都是名句。白居易也有计程今日到梁州,逆风吹浪打船声等佳句,不过以七绝来看,元稹赠送诗更好点。
两者差距不大,看个人喜爱,各打85分。
第九首:
《漫成一绝》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对比
《惜牡丹》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杜甫这诗的场景类似于孟浩然的五绝“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首差距不小,孟的五绝如果拿95分,杜诗这首恐怕仅得80分左右。
白居易的惜牡丹,白居易对现实虽是妥协的,但却从未被击垮,他的心境能自我防护,理性选择,大隐隐于市,夜里秉烛看花,好不写意。李商隐的《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这首可打90分,李商隐86分,白居易略差点,打82分。
两首来看,白诗以小优势胜出。
第十组
《绝句漫兴》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著人。
对比
《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杜甫这首也是漫兴组诗里的一首,对待飞来飞去的燕子,是又爱又恨,无可奈何。杜甫很多风景诗有一种热爱之情。
白居易的夜筝犹如琵琶行的缩小绝句版,别有深情一万重,诗意悠扬。
两者对比,杜诗风趣,但写得有点随意,给个80分。白诗这诗名气不大,但韵味更浓,可打83分。
综合对比十组,杜甫7:4胜出,杜甫七绝略胜白居易七绝一筹。不过每个人的看来不一样,你会如何打分呢?
wangguiren
· 江苏赠李白不如饮中八仙写得到位
tomorrowc楼主
· 广东饮中八仙歌是七言歌行,不是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