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张子宇胖成女版赵义明?
这几年我也有关注张子宇的成长历程,刚出来的时候是体态匀称相对灵活的,这几年体型愈发臃肿,最近看她的比赛视频,那腰比李月如还粗一圈,步履蹒跚,机动性大减。
通过提高体重来增强对抗能力是非常低效的,余家豪130公斤对抗能力远不如上次全运会110公斤的周琦,赵义明140公斤还扛不动不到110公斤的卡巴和曾繁日。而廖三宁那么瘦却能从容应对大块头张宁上对抗,张震麟102公斤也没顶动他,甚至上海队的培根也没在对位廖三宁时有明显的力量优势,而是靠身高和技巧拿分,也有被廖三宁防住过;邹阳也是竹竿型身材,但甚至能扛住萨林杰的对抗……还有徐杰、姜宇星和胡明轩等人都是小体重和强对抗的代表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下盘非常扎实,胡明轩全蹲170公斤,徐杰类似,姜宇星标准深蹲180公斤……所以要提高对抗能力不需要刻意增肥,把深蹲做到位就自然能达到效果,很多球员之所以练了也没效果是因为他们很多都是用半蹲来自欺欺人,事实证明,半蹲没啥用。如果实在怕膝盖受伤可以做静蹲、相扑交替单腿蹲、徒手慢蹲慢起或者徒手蹲姿横向螃蟹快走,也能达到不错效果。
增肥太多的负面影响是很明显的,李月汝、李梦和郑海霞等人都因为自身力量不能掌控自己的体重而饱受伤病困扰,张震麟、孙悦和郭昊文都因为去美国特训大幅度增重后遭受严重脚踝伤势。
增肥太多也会让灵活性骤降,护框面积锐减,体能下降加快,场上效果大打折扣,几乎没有哪个球员能通过增肥来打出更好的表现。
嗨小高
· 广西很多球员增加的都是无效体重,对抗能力没增加多少,灵活性却大大降低,受伤风险也增加了
虎扑JR0252716290楼主
· 广西NBA的奥登和锡恩,CBA的周琦和王治郅等人都是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