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少6实战体验分享:跳跳男专属!

avatar
关注

一直挺喜欢威少的,加上又是他的最后一代了,也很久没怎么买前掌扇形zoom的鞋了,便果断购入,目前已经在油漆水泥地实战了七八次了(加起来15小时左右)全场半场都有。

介绍一下个人的数据,身高183 体重84kg(过年前的🐶现在已经胖了不少了),微宽脚,打法5突5投。平时Nike一般44.5码,这双鞋盲买的43,结果内部空间的大小长度和44.5的鞋几乎一样!所以想劝劝想买这双鞋的兄弟一下,必须要选对尺码!不然体验可能就有天差地别了!我感觉只要不是大宽脚,像我这样,买小一整码(两个半码)应该就差不多了。

拿到手比看上去要轻不少,而且整体的重量分布均匀,体感重量很轻!鞋脚一体性很不错!除了气垫的弹外不会觉得中底外底存在感过强

包裹方面,这双鞋其实中规中矩,第一次穿的时候鞋带比较难全部拉紧,而且要是都拉紧并拉上拉链,对于我这种脚中段比较肥的脚型,会把前脚掌勒得很麻,不过穿两次后就撑开了,拉链拉上也不会太勒脚背。/前掌空间很大而且鞋带的可调节范围并不算太大,瘦脚可能会乱晃,对我这种微宽脚两侧宽度刚好但上下空间会太大了,穿着几次过后空间会更大。而且整体其实就是泡棉的框架,对宽脚的适配更友好,稍作磨合也能穿。/后跟锁定很好,其实有一前一后两对鞋带孔可以选择穿入,不过无论选哪个,都不会掉跟,后跟锁定很好。

支撑保护方面,虽然这一项一直不是威少系列的强项,毕竟威少前几代一贯的风格是直线加速突破,但在这双收官之作上,侧向支撑完全不差,我无论怎么去急停变向,鞋都能兜得住,不会有脚戳出去的感觉,不过防侧翻角虽有,但并不突出,在静态下自己去引导脚侧翻时,阻力并不明显,不过这双鞋我并不觉得在安全性上又啥问题,因为这双鞋的鞋脚一体性很好,实战中能有很好的本体感觉,做任何动作都可以随心所欲,不会让人感觉不稳,非常灵活!

另外,这双鞋在足弓支撑方面我觉得也是很值得很多鞋学习的一个例子,从里面看它并没有多少足弓处的上翻,鞋垫也没有隆起,但拉紧鞋带后足弓处的贴合程度却不错,而且在外侧足弓也没有压迫感,外侧足弓可以很轻易的压下去,内外侧足弓非常平衡,打了快两小时全场足弓也没有酸痛感受,反观23年的时候,第一次穿AJ38,反伍2,闪击10打全场足弓都有不同程度的酸痛感,而这三者我都感觉外侧足弓这里压迫感都比较强(也可能是我脚的中段凸出偏宽)

中底性能方面,这双鞋就是偏软的泡棉➕前掌偏厚(10mm)的扇形zoom,气垫一上脚感受就非常强烈,气压胜过以往我穿过的大部分前掌zoom的球鞋,突破蹬地 丝毫不会泄力这种澎湃的弹力让我想起了kd13和AJ36,但这两双都是靠叠加了双层zoom➕硬质鞋垫获得的弹,威少6却只有一个扇形zoom,好家伙。实战中这双鞋和AJ37一样,都是那种气垫的互动感拉满的鞋款,对于喜欢zoom脚感的人来说这种体验是非常有乐趣的,运动表现也在这种源源不断的弹性中得以释放,打起球真的非常爽,不过后跟就非常平庸了,泡棉缓震极限一般,在外场以我的体重很轻易就能踩到底,有时候不小心后跟落地甚至会把跟骨震疼!

外底方面,抓地在目前还没有翻过车,并不极致但是非常够用,由于多处都有纹路的上翻设计,在不同角度触地都能有不错的抓地表现,不过这双鞋似乎并不是xdr外底,我这双上没有吊牌,耐磨堪忧,大概在打了三四场的时候,前掌内侧发力点的凸点纹路就有点秃了,不过我个人打法偏暴力,比较废鞋,中间的条状纹路应该还能坚持很久。

不过由于前掌锁定的不足,这双鞋更推荐穿厚袜子,减少脚前掌的窜动,我左脚就在一次高强度的球局里磨出了水泡。。

这鞋目前还在500➕,无论是气垫的互动感还是单纯论实战性能,都值得这个价位,特别适合跳跳男

发布于广东阅读 1962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喜欢湖人23号

· 广东

适合跳投不

GIF
亮了(4)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J1n7

· 湖南

帮顶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