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人生2》:它不太合理,但足够好看
看完《飞驰人生2》后的一些想法,想和JR们讨论一下,全是个人看法,要是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要是您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行,还望点一下关注和右下角的推荐。
两年前,《四海》狠狠地辜负了我的期待,让我一度怀疑,是不是“韩郎才尽”。但是两年后,韩寒用《飞驰人生2》翻身成功,再次赢得我的信任(当然,我的信任无关紧要)。如果单论赛车题材的电影,我认为韩寒可以称得上国内最佳导演。
《飞驰人生2》请到了阿鲲做电影的配乐,这位曾经给《舌尖上的中国》以及两部《流浪地球》配乐的配乐师在这部电影里也有很好的发挥,不管是抒情的还是热血的配乐都很抓耳。在成为作家和赛车手之后,拍电影长片之前,韩寒还做过MV导演,所以他的电影的配乐都是相当不错的,和剧情有很高的贴合度,《飞驰人生2》亦是如此。开场一段跳切镜头,搭配皇后乐队的歌,非常惊艳,简单明了地交代了第一部张弛开出悬崖后的剧情,不拖沓。同样的还有后半部分赛车过弯时,突然把配乐转换为舒缓的钢琴曲,和之前赛车的轰鸣,轮胎噪音以及快节奏的配乐形成极强的对比,效果非常棒。说回到电影剧情。《飞驰人生2》的前半部分的剧情稍显平淡,没有什么波澜起伏,也没有什么比较突出的矛盾碰撞点,翻来覆去的讲,其实就为了一个字,钱。
演员们的表现都是很不错的,包括范丞丞,其实当时看到他是二番我是有些抗拒的,但是看下来觉得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主要的问题是几个人物的形象比较扁平化,张弛,宇强和记星这个铁三角的形象是比较立体的,但他们的角色都是从第一部铺垫过来的。而剩下的主要角色里,历小海,刘显德是工具人,贾冰饰演的厂长是推剧情的,魏翔和郑恺的角色又是单纯的反面人物(而且魏翔饰演的叶经的理跟第一部的反差有些大了)。特别是历小海,我本来期待看到他的成长线的,但是发现他其实并没有经历什么挫折和困难,无非是换了个队发现开不上车就又换了个队,唯一的执念也就是跑一次巴音布鲁克。所以哪怕他最后一段赛车戏拍的很燃,但我在情感上仍然觉得很平淡。此外,在电影前半段其实讲了很多条故事线,比如厂长的最后一搏,叶经理的暗箱操作,以及小海自己的坚持和梦想,但是到了比赛开始的一刻,一切叙事线都戛然而止,虎头蛇尾。
不过,到了电影的后半段,进入了比赛的部分后,电影就变得非常精彩了。在第一部《飞驰人生》里,受限于90分钟的片长,以及比较长的铺垫部分,赛车的戏份其实给的很少,但在《飞驰人生2》里,韩寒给足了镜头。关于比赛的戏份,我觉得不用多说,很刺激很好看,我相信国内没有人能比韩寒拍的更专业。我觉得这也是两部飞驰人生最大的不同,《飞驰人生》更欢乐,而《飞驰人生2》更热血。但是后半段还是有一个问题的,就是太过依赖主观能动性。厉小海一个新人车手,第一次比赛,就能克服能源上的不足,超过对面二号车手,同时大幅度领先张弛和林臻东的最好成绩,尽管有张弛给一比一还原赛道的优势,但其他车队不还可以夏训进入巴音布鲁克偷偷训练吗?有些牵强了。还有刘显德,一个科目二都没过的人,却是一个天才领航员?并且片子前边也并没有给出过暗示说他哪里有过人的天赋。不过联想一下张弛和林臻东都曾经在科目二上挂过,难道说挂掉科目二的人都是开车的天才?
当然,最扯的还是张弛。本来巨大的资金问题不知道怎么就解决了,只能装翻滚架的车最后也什么都装上了,甚至撞坏了散热器也能跑完全程不爆缸。为张弛设计了下冰雹以及前车故意拖延时间,是两个非常不错的冲突点,也很能调动观众的情绪,但是在遭遇了一系列变故,被耽误了12秒后,张弛还能跑出生涯纪录,跑进前6名,是不是有点不合理?要知道,5年前张弛能跑赢林臻东,是靠着大脑不停的模拟巴音布鲁克赛道,以及更不要命的跑法。而现在,身体状态更差的张弛,开着更破的车,遭遇了更多的意外状况,却跑出了更短的时间,是不是太依赖主观能动性了?另外多说一句,我不太喜欢张弛在出发前第二次记忆闪回的桥段,一次记忆闪回尚且可以理解,但两次就太多余了,而且还重复使用了一些镜头,这难道是call “call back”?
不过话又说回来,关于赛车部分的这些小问题都是我在看完电影以后又想出来的,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完全没功夫想这些,这段戏有很出色的镜头调度,加上紧凑的节奏,让我整个情绪都陷入其中,特别是张弛看见5年前自己,两辆车合而为一的那段戏,又感动又激动。这个大团圆的结局,我相信是韩寒为了迎合观众,迎合市场而做出的妥协。不过说实话,我也更希望看到这样的结局,尽管它有那么一些不合理。
昨夜那不是我
· 河北昨晚刚三刷了电影,我觉得电影逻辑一切都能讲通,剧情也是非常连贯的。首先剧情上前期就是配合一些笑料介绍上一部每个人的近况如何,顺便引出新人物刘显德,厂长和厉小海。中期组建车队后就是准备期,众人的训练和凑钱,搭台子准备唱最后的大戏。有曲折有困难但终于是把台子搭起来了,也确立了电影的两大反派:叶经理和组委会,这两个背地里是有利益交换,不可告人的py交易的,所以也算同一个反派。这里多说一下叶经理,我是很喜欢这个角色的,人物性格非常饱满,黑化的过程非常让人信服又同情。第一部里为兄弟两肋插刀,不惜丢了工作去摁电梯的叶经理,遇到了对他有再造之恩,重返人生巅峰的光刻车队,自然是要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的。所以动机也无可挑剔,只是因为站在了主角团队的对立面。叶经理和张驰与第一部一样在一节楼梯上下唱《光辉岁月》时,叶经理实在唱不出来了,表情映射着心里一边是好兄弟,一边是新老板那个拧巴纠结的劲儿啊,真是心疼他。呵,问谁又能做到呢?然后说说厉小海,说之前先阐明下电影里车技天花板独一档的是张驰(神级,天才中的天才),第二档是林臻东和张驰手把手教出来的厉小海(天赋极高的天才)。然后才是阿猫阿狗其他人,包括光刻的。厉小海每天练着沈腾给他在驾校1:1复刻的巴音布鲁克,还有记星这个电影里维修工的天花板死命保C,全力打辅助。所以尽管是第一次上赛道,但本身天赋有,又有张驰手把手的言传身教,那跑出好成绩太顺理成章了。再说一嘴赛车,他们的车只是比现在的车差,但有记星在,差得也不会太多。随着科技发展,现在的车肯定比五年前要快的,就像五年前5000的手机旗舰机比不过现在的千元机。再解释下搞笑的刘显德,就是个喜剧人设。有赛照没驾照,也是一种喜剧反差,现实里也有实例的。国内最年轻的职业车手,小海浪,5岁。娃3岁就拿赛照了,他再过十年也没驾照。最后说张驰,他就是巴音布鲁克永远的干!电影里车技秒天秒地的天花板。能背过巴音布鲁克所有弯道的神。五年来是残了,但一直在康复和训练,职业也是驾校教练,天天摸车,手艺一点没丢。而且赛前独自练车开翻崩溃之后,自己从精神上也大破大立。一句“就说于强开翻的”调侃,他已经克服心魔,超凡入圣了。张驰在组委会车库里找到铅封,咆哮着嘶吼那几句,看的我印象深刻,振聋发聩。那一刻呐喊着的就是韩寒本人啊!出道二十年,风浪不断,几起几落,受了多少委屈,多少误解和谩骂?只会比张驰只多不少,但又有几个“只有我懂你当时开的有多棒的”林臻东呢?最后张驰的比赛也是设计的很巧妙,战胜对手(挡道的光刻二队),战胜老天(冰雹),战胜自己(二车合一)。太燃了,太牛逼了!赛车情节什么撞坏散热,领航帮拉手刹等等的就别质疑韩寒了,他就是国内赛车的goat,专业领域里没有人比他更懂,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先写这么多吧,楼主影评写的比我好多了,我想哪说哪。有剧情疑问的地方,咱多交流,我肯定也还有遗漏的细节,大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