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前场流动性,看合理性
拿vs西汉姆联的前6分钟,作一分析吧,看看防守能力、反击能力、传球视野、前场流动性等。
(1)左8的哈子,拉边,形成与马丁换位,后者可回撤中路接应推进,左路流动性打出来了。马丁回撤提供中路转身,哈子拉边提供宽度。
(2)T罗的小、灵活,也可回撤提供中路转身,接应右路推进。厄德高回撤,中路保持有接应点。
(3)基维的处理球能力有限,几乎只限于左脚传马丁,扣一下,传哈弗茨的话就不一样了。
(4)赖斯有着过硬的速度、单防,后防线前最后大闸,直接斜切过来,帮基维擦屁股,基维太慢
(5)基维还是慢,哈弗茨也提供了补防,帮基维擦屁股,赖斯下沉防线了,禁区弧顶全空了,曹法尔如果倒三角,后果严重。厄德高你过来干嘛?
(6)反击,马丁内切摆脱防守,打开球路,哈子高速冲刺,提供中路接应,厄德高慢了。
(7)T罗拉边对的,哈弗茨中路带球横切,传给萨卡,厄德高反击中太慢了,与哈弗茨同时启动,但中路的冲刺接应没有去做,仍然指望哈弗茨来做完接应、传球和冲刺。
(8)等哈弗茨完成中路落位,反击战已然变成阵地战,厄德高在自已的舒适区等回传球。
(9)阵地战,左边路是存在长传后点,马丁-哈弗茨打击曹法尔的优势区域的,厄德高没敢传,视野、长传能力不足。
(10)厄德高选择了与中路的T罗打短传小配合,传得太冲了,T罗没接住。即便接住了,又能怎么样?3人夹抢中。
(11)哈弗茨到右边中路接应推进,再传给萨卡,提供前场流动性。
(12)哈子拉边,马丁回撤中路,哈子在边路有身高(碾压边后卫),马丁在中路有灵活性(相对对手后腰),提供转身推进。前场流动性。
(13)T罗到右边中路接应推进,他有中路灵活转身能力,能打开球路,提供后场直塞球选择。
(14)厄德高传萨卡后,没有前插,还是呆在自已的舒服区域等着萨卡回传,仍然指望T罗来前插中路。厄德高前插中路,T罗跟进到中路,右路更合理。
(15)左边路马丁空位要球,哈子带走曹法尔,厄德高长传给中路1v2的哈子,视野有问题。不意外,丢掉球权。
总结:
(1)赖斯的速度、单防保护了防线,但对手带走赖斯后,禁区弧顶是个大隐患;
(2)基维能力有限(处理球能力、转身回防速度);
(3)厄德高习惯于自已的处理球舒适区,以及长传视野和能力、反击中的等球,是他的局限性,队友帮着他干了很多活。
(4)T罗、哈子、马丁,完全打出前场流动性,让对手不知道防谁、换防与不换防间漏出空档,这是近2场最大的亮点。
(5)T罗、马丁到中路接应,有着灵活和转身,哈子拉边相对防守人有身高和对抗,这些都能提供出球选择。

EVaughan
· 上海楼主依着画面分析的方式值得肯定,但不少分析的结论有失偏颇。例如第九点,踢过球的都知道,如此长距离的传球,无论用什么脚法,都没法避免被曹法尔拦截,楼主设想的传球线路是不存在的。另外,厄德高在反击中仍然遵循“指挥官”而非“突击者”的思路,这一点不假,但球员各有长短板。试问如果让厄德高在右侧弧顶占位,作为反击被防守住后,立即展开阵地进攻的发动机,这种策略是否会比所有人一起在反击中冲到第一线要更好呢?最后,不是第一次在专区刷到您的分析,非常欣赏您的分析态度,但令我奇怪的是,较少看到您对一场比赛的完整分析。就像本场比赛,前6分钟里我们并没有表现出对比赛的完全掌控,这对于一个客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也由此,它并不是这90分钟比赛里最具代表性的那15分之1。如果您还会出后续时间段,甚至于对完整比赛的分析,我一定会看,还望不吝赐教。

海鲜冰淇淋
· 辽宁总结: 哈子前场真核,厄德高99%都在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