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A2 闪击10 锋刺RISE JB1 集合简评
本期为简评,详细程度不如之前,但保证内容为个人真实体验,尽可能为jrs的压岁钱找个好去处
本期留言只要是本人穿过的球鞋,楼主都尽可能回复,大胆提问,知无不言
个人数据:
179cm ,90kg 主打1/3号位
尺码:42.5, 扁平足,低足弓,脚宽10.5cm,长26.5cm
擅长打慢节奏,组织前锋或厚卫, 以组织,空切,干拔跳投为主
无论室内室外,都有较为不错的抓地表现,吸灰情况比预想的好上不少
在多灰内场和多灰橡胶贴皮地都能稳稳的抓住地,也没怎么出现过打滑现象,但需要隔一段时间擦一次灰,抓地上没有强到令人印象深刻,也没有出现特别危险的打滑,满足基本实战需求
后跟填充很足很到位,完全不会出现掉跟的现象
前掌宽度余量很足,由于面料选择问题,延展性不足,贴合感不够强,并且在弯折时会出现明显褶皱,再加上整体鞋身刚性很强,前掌启动不够自然
中段支撑明显,足弓、足底筋膜都有不错的贴合感,外侧足弓内侧足弓都有很好的承托感,并且由于是泡棉支撑而非tpu,所以不会有像aj37一样强烈且不可驯服的顶足弓感
前段鞋面卡脚趾,实战10场没有明显缓解,中底较硬,鞋身刚性强,有点板脚。好在鞋身内部海绵填充很足,冬天穿还是很有大棉鞋的氛围感的,前掌外侧tpu穿久了还是会卡小脚趾,有点顶脚趾
后段锁定堪称完美,中段支撑足,前段较为自由,填充很足,唯一的槽点就是鞋带很容易开,再加上鞋舌填充足,很难一次性系好鞋带,达到最优的包裹状态,瘦脚前段会是灾难
没得说,tpu硬,中底硬,防侧翻合理且足,求稳,选就对了
不主动,不拒绝,没有很强烈的互动感,但就是很稳,很踏实,反馈小于吸震
前后掌落差大约8毫米,很适合地板流内线和后卫
强于预期
前掌大脚趾可以得到充分的活动,在做撤步,小幅度横移时内侧纹路能给予有效的抓地
从后向前的过度算不上柔顺,也算是自然,23泡棉调教较硬,不会有多余的晃动
但贴地飞行还是算了,内侧方正,启动还是没有闪击10顺畅(羽毛球横移练习感悟)
8场外场,2场内场,大底明显起毛,后跟外侧有明显磨损
鞋面翻毛皮区域明显掉毛,染色,中底褶皱非常多
大部分黄金码在400-500之间,建议350-450之间入手
有延续,有特点
大棉鞋,不必多言
总分84分(一般的实战鞋)
我愿称为大体重版gelburst
适合大体重内线,厚卫,尺码偏大半码,高脚背低足弓可选,瘦脚慎选
这是一种很新的抓地感受,在大部分场地上gcu都可以抓住地,但是他在划地、轻触地面时几乎没有阻力,只有用力踩住地面才会抓住(主打的湿式止滑因为楼主在北方,没法给出实质性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gcu本身几乎不吸灰,但当灰尘厚到gcu材质无法触及地面时,就会打滑
后掌泡棉相较于jb1调教更硬,同样无法回应小碎步的抓地需求,需要踩实地面才能抓住
除去抓地上的不自然以外几乎无可挑剔
前段有延展性,宽脚选大半码即可,中底自然易弯折
中后段贴合自然,锁定牢固
中底薄但有一定脚感,tpu强度不高,易弯折,鞋面填充一般但鞋面本身延展性不错
鞋垫与中底布贴合不牢,穿脱易掉,鞋面初上脚会轻微压脚背,可以穿开
中后段几乎锁死,但足中处没有luka2贴合
前掌鞋面压的很低,宽瘦脚都能得到不错的体验(厚脚除外)
前掌外侧防侧翻较软,且向内收过快(楼主崴过)
前后落差较低,大约在5-6mm
抗扭过关,但算不上顶级
其实蛮想给10分的,但鸡蛋挑骨头挑出来一个弹性不明显,场地感算不上极致
弯折容易,启动不拖沓,前后过度柔顺,真的很爽,非常适合地板流后卫
体重大一些,脚宽一些也完全没问题
低重心、抓地给力、前掌内侧圆润,后跟自然,能够自然的做出球场上的任何脚步
唯一缺点就是横移感觉脚会戳出去一点
gcu其实比想象中耐用,但鞋面、中底还是比较容易衰减的,后跟的蜂窝泡棉磨损消耗较大
400-500的价格,700-800的体验
后卫团队鞋近5年典范
冬天穿是会感受到凉风吹进来的,43码370g
总分91.25(顶级实战鞋)比wow10 还高0.25...
适配除哈登、东契奇打法以外的所有后卫,以及偏灵快的前锋
宽扁脚(建议选大半码)、瘦脚、正常脚皆可选择,高脚背,厚脚慎选
(忘拍了...鞋不在手边,上张网图和购买记录吧...)
(图源:识货 戴表浪指导)
很踏实的抓地,相较于LUKA2,蜂刺rise的抓地更加令我印象深刻
抓地覆盖面很广,室内外表现都在及格线以上,仅仅只在大灰内场有打滑现象
整鞋重量分布还算均匀,鞋底略重于鞋面
整体刚性很强,再加上后跟锁定一般,会有轻微掉跟的感受
夹脚,初上脚还没有什么感觉,实战开始就会有明显的疼痛感
脚掌被捆到一块,导致肌肉紧张,进而导致足弓酸痛
由于鞋垫是超临界的,所以脚感很不错,内衬的调教也恰到好处
鞋舌的设计是真的有用,鞋带可以压到厚海绵上,而不是像其他鞋空有其表
内靴设计的比较低,有点压脚背
内衬填充合理合适,前掌鞋面压的很低,可以很好的锁定住脚掌
中段足底筋膜的承托感非常明显且舒适
后跟轻微掉跟
前掌外侧tpu强度不错,在撤步时可以给予不错的支撑
后跟很稳,tpu又大又硬,触地时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晃动
作为一双锋线鞋,稳定性值得信赖
受鞋垫的影响,启动速度不够迅捷,但反馈力道很足
后跟tpu强度有点过大,切入时会感觉回弹过快,被震了一下
前后过度非常平顺,在这一点上他强于绝大部分鞋
整体体感落差很低
前后方向的过度非常柔顺、自然,唯一槽点就是后跟切入时卡顿感明显
左右方向上的横移有点板脚,所谓的五指peba板其实感觉不如y型板来的灵活,有点多此一举了
耐磨性是真不太行,3场内场、2场外场,后跟外侧纹路就快没了
鞋带、后跟太空棉容易脏
黄金码普遍450-600,个人觉得价格略高,期望入手价300-400
国乔起势之作
42.5 390g还可以
总分:82.5(一般的实战鞋)
适配窄脚正常脚东契奇、中大体型冲框前锋,宽脚高脚背选择性放弃吧
全掌泡棉在绝大部分室内场都表现不错,在个别场的表现甚至强于亚瑟士
但在多灰外场,泡棉外底会有明显滑动
鞋身整体重量平衡,鞋垫和鞋壳的贴合不错
整体中足强度较高,导致掉跟
鞋楦偏宽,加上前掌鞋面延展性强,横移时脚会在鞋内晃动
鞋内填充较少,鞋楦偏宽,脚趾有一定的伸展空间
内靴开口幅度小,会轻微压脚背、卡脚脖子
䨻鞋垫回弹快,过度舒服,算不上软
鞋楦较宽,前掌鞋面延展性高且鞋带调节作用小,横移时脚会有往出戳的感受
后跟轻微掉跟
中段足底筋膜承托不错,外足弓也有一定承托感,但内足弓贴合一般
重心低,防侧翻加宽充足,内翻可能性较小
但jb1有明显的外翻倾向,脚步会有明显外翻,长时间实战后足弓、膝盖都有一定酸痛
全掌碳板,抗扭免检
整体落差偏小,前掌很贴地,前后过度非常平顺
HC泡棉加䨻的中底搭配是一种又韧又绵的感受,还是蛮讨我喜欢的,但缓震极限较低
碳板的调教偏软,是我觉得绝大部分人都能驾驭的强度,启动有力,反应迅速
前后方向上的跑动感受是我体验过所有碳板鞋里最柔顺的
横向移动上,内侧重心极低,纹路上翻全面,滑步、拖曳步非常自然
唯一缺点就是侧向支撑强度差
内场宝宝鞋,外底众所周知的不耐磨,鞋面强度和中底也比较容易衰减
季后赛后涨价迅猛,之前一度500,现在黄金码800-1000,不如等手Jb2(刚到手,本人很喜欢,jb1锋线版)
第一代签名鞋,外观设计相对保守,但各方面都十分尊重签名鞋主人
全掌䨻丝,42码375g
总分:81.75(一般的实战鞋)
我个人很喜欢这双jb1,好跑,抓地好还适合宽脚
适配宽脚后卫,小快灵,轻体重后卫前锋,同样东契奇类型后卫除外,高脚背建议试穿
外场用户不用考虑,高价且体验差
最后附上其他三双鞋的购买记录
个人觉得今年实战鞋处于一个设计瓶颈期,大家球鞋出的都大差不差,实战功能上也不怎么出错,外观趋同、性能趋同,真的没有以前驭帅13䨻、14䨻、aj34、wow9那样魅力十足了。就算是哈登7、AE1 也只是在外观上做出创新,实战功能上没有突破,希望有品牌可以在今年有所突破吧
可能是受大环境影响,近几年虎扑装备区也不像从前,以前大家对球鞋热情高涨,不管内容长短或者质量高低,总是有不间断的讨论的,而现在首页几乎看不到装备区的讨论了,除了水贴就是广告,很难想象明年还能不能在虎扑看到个人的球鞋测评了
总之,感谢你看到这里!
一个爱好者
· 河北太用心了
十灵祁楼主
· 山西怎么说呢,除了耐用性其他方面作为一双后卫团队鞋,基本顶满了,3 4百买了不会后悔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