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如果拍第二部,李达康大概率得进去

avatar
关注

摘自网友回帖

李达康是已经倒台的赵立春大秘出身,治下出现116恶性群体事件,任第一负责人的光明峰项目有丁义珍受贿出逃事件,专车送老婆出逃,女儿接受商人资助,裸官,这要是能过不是纯搞笑?一省之长,这么好的位置,不知道多少兄弟省份和中央的同志盯着,啥时候轮得到一屁股💩的李达康,随便拉一条就能驳回李上位的建议了,参考省委会当时怎么驳回祁上副省长的。

沙瑞金念旧情的话他还能平稳落地,沙瑞金要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等过段时间局势稳定了他就得进去陪高育良了,至于高升就算了。

发布于江西阅读 2031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1668529350楼主

· 江西

李达康不是好官也不是个好人他只是个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的官迷

亮了(52)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1668529350楼主

· 江西

在《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是个颇具争议的角色。他敢打敢拼,是汉东改革的一员大将;他作风霸道,是大权独揽的市委书记。李达康式的官员不在少数,他们看似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既不贪腐,又办实事,简直是百姓理想中的好官。但是,李达康们的好只能远观、不能近看,一旦近距离接触、全方位分析,他们的滤镜就会碎作一地。因为,李达康式的好官具有欺骗性和隐蔽性。他们的眼里看的都是政绩,心里装的都是官位。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自己的仕途。他们虽然从人民群众中来,但是却再也回不到人民群众中去。乍一看,李达康们个个干练务实,但仔细一想,他们却又简单粗暴、脱离实际。当年在金山县修路,本来是造福一方的好事,但是由于李达康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直接造成了村干部的离世。关于这段故事,在原著有着另一个升级的版本。李达康为了自己的政绩,大上项目、乱铺摊子,在全县搞乱摊派,抢走了一个老太太家里仅有的五元钱,最终逼得老人家悬梁自尽。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这些才是李达康们关心的重点,而发展实际、群众利益,丝毫不是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在上级眼中,李达康们或许是能吏,但是在百姓眼中,他们却是妥妥的酷吏。大风厂1·16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全市的重点项目,李达康对于项目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对其中的工人股权、下岗安置等情况不管不问。那么,是李达康对大风厂股权一事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不了解吗?不,根本不是。对于大风厂的情况,陈岩石曾两次写信给李达康,但是他却置之不理、一意孤行。所以,才会有了后来的1·16事件。那么,是李达康没有收到陈岩石的信吗?不,根本不是。在大风厂事件发生前,李达康曾放言,“我不管是谁抓的点,不管他资历有多老、脾气有多大,都要依法办事。”你看,他其实早就收到了陈老的信,只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只能选择性失明。所以,对于大风厂工人的遭遇,他一清二楚、心知肚明,但是百姓的利益和个人的政绩两相对比,他瞬间就作出了选择。但凡他有一秒钟为群众着想,都不会有大风厂事件的发生。遗憾的是,自始至终,他关心的只有光鲜亮丽的光明峰,眼中从来不曾想过下岗失业的大风厂。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群众。在李达康看来,百姓利益不过是个人政绩的赠品。既然是赠品,有固然好,没有就拉倒。急功近利与敢想敢干,简单粗暴与雷厉风行,两者看似不同,但往往披着相同的外衣。李达康们从来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们甚至有时对贪腐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暧昧态度。在林城,一位副市长被抓,几十家投资商跑路;在京州,丁义珍连夜出逃,光明峰项目停滞不前。无论是丁义珍,还是陈清泉,对于他们的问题,张树立、孙海平们早就反馈过,但是李达康始终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口口声声的老百姓,心心念念的GDP。李达康用自己高超的演技骗过了上级,立稳了人设,刷满了好感。假的真不了,李达康们终究只是看起来很美。和不作为比起来,乱作为带来的伤害甚至更大。不作为不过是原地踏步,而乱作为往往会南辕北辙。李达康,只是领导眼中的好官,仅此而已。

亮了(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