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帖] 曼联的困境是什么?
1、经济困境——曼联真的快没现金流了
曼联绝对是缺钱了,商业营收增长不利,欧冠淘汰赛奖金也没了,买人的分期付款和联赛场次结算付款已经到了不断填窟窿的阶段了,所以结果就是格雷泽现在必须得割肉卖股份套现金流。那么问题关键又来了,格雷泽中的几只其实想把曼联卖给卡塔尔后直接走人,但是他们只会高位抛,卡塔尔报价50亿,他就敢要价100亿,要不然就会继续拖。所以最终在某两只格雷泽主导下,按总估值60亿,以15亿的价格卖25%股份给拉爵爷,而拉爵爷才可以对曼联进行注资,这背后的现实就是割肉套现。
曾几何时曼联在英超是独霸的存在,导致如今的曼联和其他俱乐部不同,它可以完全靠自身的营收覆盖所有的俱乐部日常管理,但是到今天格雷泽之所以愿意卖股份,就是缺钱了。
所以,和过去十来年相比,现实就是曼联开始缺现金流了,之前有个新闻大家可能忽视了,估算夏窗仅仅只有2000w-3000w转会预算,现在拉爵爷注资后,估算夏窗能能有7500w转会预算。
更新:TA独家:由于PSR问题,曼联今夏净支出被限制不超过5000万镑,比我们预计的7500w还少2500w
[流言板]TA独家:由于PSR问题,曼联今夏净支出被限制不超过5000万镑———————————————分割线—————————————————
2、管理困境——现实中一个俱乐部不可能有两个老板
和球迷们寄托在拉爵爷身上的乐观不同,网上包括愤怒保罗等很多up主都不看好拉爵爷和格雷泽们合作。拉爵爷只愿意持有25%b股份但要求得有管理权,名义上每个格雷泽的股份都低于拉爵爷,但是加起来75%b股份了,股东会投票永远踩拉爵爷一头,怎么可能轻易放弃所有管理权,尤其是关键的财权!!!要知道去年夏窗每笔签约都会在半夜把文件发给在美国的格雷泽,让他早晨起床后进行签字处理,那时候格雷泽都不会放财权给二德子更何况是非亲非故的拉爵爷。
此外,格雷泽除了分红,还有薪酬,格雷泽家族们以及各个心腹们都在曼联公司上班的,玩过fm都知道曼联有一堆总监,都是姓格雷泽的或者是其他美国国籍的人,他们还要拿高额工资的,这就是他们不仅不投钱还是吸血导致被骂的原因。拉爵爷能换掉CEO,但能换掉所有的我们不知道那些个董事会的总监们么?
而如今,有一则新闻大家或许忽视了,如果有一天格雷泽要求和拉爵爷一起100%出让曼联b股的时候,拉爵爷必须无条件同意。现在曼联的经济困境到了让格雷泽可能得砸自己的钱维持曼联现金流,他才愿意出25%股份了换现金流。总之格雷泽的小心思永远是低位适当割肉套现、高位高价赚得满满的。除非曼联彻底烂到不行了,让格雷泽每年分红都分不到,否则他永远不会卖曼联的。
包括愤怒保罗等up也解读了过去的阿森纳,2007年克伦克一开始也只有部分股份,也吹嘘叫嚣着让阿森纳复兴吹嘘叫嚣了很多年,但也是经历了不断拉扯,到了完全掌握了100%股份后才开始真正发力,直到2019年买进8000w的佩佩才是克伦克第一次拿出自己钱注资买人。球迷朋友们,12年啊!!!克伦克忽悠阿森纳球迷,拖了共计整整12年!!!
在看看曼联的,过去爆出沙特或者卡塔尔可能买进曼联的新闻有三次,分别就是穆里尼奥拿第2、索尔斯克亚拿第2和滕哈格拿第3的时候,其中第二次继而买进C罗,根本就是为曼联估值再抬价火上再加柴的商业化操作,总之,格雷泽从不会在曼联战绩不好的时候卖股份的。
同样的道理,曼联困境在于,曼联战绩好,曼联的估值就高,格雷泽就会叫嚣着让卡塔尔高位接盘。曼联估值不断提升期间,拉爵爷任何方式的注资都是用爱发电除非期间继续高价买进剩下股份;曼联战绩不好,背锅的就是拉爵爷而不是格雷泽了,球迷们也不在骂格雷泽了,但这时候拉爵爷才能能以注资为条件低价购进剩余股份。
所以,曼联的最高管理层还会继续拉扯,这是暗面的,大家常常关注不到的。
首先管理的第一个困境,就是英力士拉特克利夫承诺的老特拉福德和卡灵顿的重建维修,要知道英力士购买曼联25%股份高达12.5 亿英镑,是事实上对曼联俱乐部实体的注资只有2.36 亿英镑。而TA重建老特拉福德的成本约为20 亿英镑,所以大概还需要17.64亿,钱从哪里来????
找政府要?政府说提供除了钱以外的所有支持。
[流言板]官方:老特拉福德重建工作组召开一次会议,进一步商讨情况找球迷众筹?球迷组织要求得获得股份。
[流言板]曼联信托基金:全球球迷可给老特拉福德重建众筹,随后转股所以,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泽愿意自己掏钱么?
———————————————分割线—————————————————
3、发展困境——目前看不出,似乎比三德子时代有期望,但有可能英力士会专注英格兰本土人士
CEO、体育总监、足球总监和技术总监才是决定着曼联真正的发展思路!!!这也是暗面。
CEO是老板心腹,三德子作为金融专家当了曼联8年CEO,如果不是最后欧超事件背锅,可能还会继续干下去。三德子最大的作用就是帮格雷泽赚钱,期间分红无数。
三德子的建队思路,其实很明确,就是以增长营收为目标,以玩流量为路径,这可以体现在“曼抬”两个字上,各种抬价占据新闻版面,买人只买贵的。效果也很明显,曼联的赞助不断,营收持续走高,这点还是可以给三德子一定的肯定!!!但后续玩不下去了,因为体育俱乐部真正最大的流量还是来自战绩,曼联战绩下滑,吸引不到球迷,流量总会慢慢娱乐化无法被套现。最大的副作用便是曼联买人越来越溢价!!!溢价后曼联建队买不到真正的有实力的球星,而是被敲竹杠最后严重影响到建队,建队不利影响到公司发展!!!最后导致三德子玩不转了,三德子主动辞职的原因可能就是曼联的第一点困境,没现金流了。
而如今,格雷泽愿意把任命CEO、体育总监、足球总监和技术总监的权力交给拉爵爷,至少是好事,代表着格雷泽愿意承认足球优先了。但是体育管理团队受限于第2个困境,这点我们慢慢观察,可能没那么乐观,因为体育管理团队做任何事都要花钱的,尤其在后续我们谈的第3个困境建队方面,在曼联因为第1个困境缺钱影响下,就看格雷泽和拉爵爷谁愿意再进行注资了。
所以,曼联最后如何发展,我们可以稍微报以希望,至少走向了体育的方向,今后再待观察。
此外,英力士特别喜欢英格兰本土职员和球员,在尼斯时候他们就狂买英格兰职员和球员。
4、建队困境——战术风格目前逐渐趋于明确化,但事实上永远买不到想买的人
建队首先看主教练的风格,三德子时代不在意这点,所以建队从来没有连续性。每一任教练事实更重要的任务是把过去主教练的买的人重新用好,而不是按自己的思路持续不断地买人。
同时三德子开始还能找找儿魔梦,后来要么只能溢价买当年红星,要么靠主教练私人关系,要么靠和门德斯拉胖子逐渐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要不然就买不到人。
2013-2014年,莫爵爷是延续老爵爷的老派经理manager,擅长传统英式高举高打,但其实也能像老爵爷一样学习大陆传控派,干了一年,第一个赛季2750万英镑的费莱尼是关窗前应急溢价操作,他是长冲吊传流的;3710万英镑的马塔是冬窗恐慌操作的,是阵地战上的小快灵传控流的。莫爵爷一开始是想延续弗爵爷的战术思路的,但是越来越不好用,最终走向了无限传中流,没办法队内有费莱尼呢,这是他的建队核心,最后莫爵爷还没有体现建队能力,就被球员和管理层放弃了。
2014-2016年,三德子开掉莫爵爷完全夺权后,并没有确定球队建队思路和风格。选择范加尔,擅长传控,干了两年,因为想坚持青训老路和强烈的重建意愿,但范加尔的阿贾克斯风格和过去老爵爷的大英班底完全不搭,所以范加尔首先要做的打破陈旧的老班底,再建立新班底,这其实往往需要三五年时间的,但范加尔只有两年。本质上说三德子完全买不到范加尔想要的人,第一赛季的3240万英镑的埃雷拉、2700万英镑的卢克-肖、1600万英镑的罗霍、6750万英镑的迪玛利亚、1580万英镑的布林德、680万英镑租借法尔考以及自由转会的巴尔德斯其实真心投入不大,第二赛季于是三德子开始了大撒逼模式2500万英镑的德佩、1270万英镑的达米安、650万英镑的施魏因施泰格、5800万英镑的马夏尔、2500万英镑的施奈德林,以及自由转会的罗梅罗稍微让范加尔满意了点。其实我说不足以让范加尔改造中轴线,最终范加尔还是用卡里克,埃雷拉、马塔、费莱尼、阿什利杨玩左拳右剑和大圈战术进行过渡,但事实上我要说这都都不是范加尔理想的风格,范加尔其实只完成了对曼联老班底拆除任务,但在逐渐搭建新中轴线的过程中,在球迷的骂声中被三德子开掉了。总之,很遗憾范加尔没有得到自己的中轴线,三德子买人没眼光,他买人就看谁在当时最红,主动买的罗霍、迪玛利亚都是世界杯红人,分别是后卫位置和边锋位置创造机会更多的球员,可能符合范加尔哲学,法尔考也是当年红透了的,但是期间没有主教练和球探的长期考察,达米安算是纯纯的小妖储备,德佩是小妖加是荷兰人但本质上不符合范加尔哲学,三德子剩下的买人主要靠他人,埃雷拉是儿魔梦,卢克-肖和小施是溢价当红炸子鸡吃了曼联过去辉煌红利也算儿魔梦。施魏因施泰格、布林德都是范加尔自己的关系算是仅有的符合、此外马夏尔是贝巴推荐。所以最终范加尔不得不妥协,靠的最大的大腿还是过去的英式球员,靠的是卡里克分球和费莱尼控制第一点玩大圈传控和冲吊结合的四不像战术,或许他认为卡里克和费莱尼只是过渡,但没想到他没有等到他真正为曼联建成中轴线的时候。
2016-2018/19年,穆里尼奥入主,擅长蹲坑防反,干了两年半,三德子完全推翻了范加尔的建队思路,这是一个急于出战绩愿意选择战术风格完全不一样的教练,甚至其有穆三年名号并不是建队型。三德子对范二年大撒币模式进一步升华,第一个赛季是8900万英镑的意甲MVP博格巴、3000万英镑的西甲最佳后卫拜利、2700万英镑的德甲MVP姆希塔良,以及自由加盟的伊布。前四人是当年红透了的新星,伊布则是完全靠穆里尼奥的私人关系。穆里尼奥思路很明确,就是一条完整的中轴线,所以他是曼联这些年唯一一个相对具有最好开局的教练。第二个赛季是花费1.4亿英镑买进3人,分别是3000万英镑的林德洛夫、7500万英镑的卢卡库、3500万英镑的马蒂奇,同时在冬窗换来了桑切斯,依旧是中轴线,林德洛夫是葡甲最佳后卫,卢卡库是从切尔西手中抢来的,马蒂奇是穆尼历史的私人关系,桑切斯更是为了争冠从阿森纳直接超级地溢价换来的。第三个赛季不愿意花钱了于是变成5300万英镑的弗雷德、1980万英镑的达洛特、150万英镑的格兰特,弗雷德是从曼城手中抢的全能中场来曼联被改造为拖后组织后腰替代卡里克,达洛特是门德斯推荐的,这时候因为拜利开始玻璃化、林德洛夫球风太软不符合穆的标准,但三德子可能只有一句话,挽救林德洛夫而不是放弃他。曾经的当年红星没有球探们的长期跟踪观察最终会让缺点暴露的,再者穆里尼奥也得为前任们填坑,尤其是他不喜欢的马塔们总得挖掘下潜力啊。最终我们发现他和范加尔一样,靠的最大的大腿还是过去的埃雷拉和费莱尼,埃雷拉这时候已经工兵化了,费莱尼依旧是反击时候控制第一点的目标。穆里尼奥取得了成绩,但最终陷入了穆三年。但从第三个赛季的买人就可以看出三德子在曼联战绩渐好的时候不愿意再花钱了,陷入了保营收的套路。所以对穆来说很致命,没有源源不断的高资金投入是不可能再次争冠的,而和博格巴矛盾爆发时候,很明显博格巴对曼联来说是当时更优质的资产。但否定穆里尼奥的体育模式也等于否定了蹲坑防反的战术风格,也等于否定了过去的建队模式。
2019年-2021/22年,索肖在圣诞节作为临时教练紧急入主,干了两年半,号称要玩高位压迫,但常常妥协也玩中位压迫和低位防反,我认为否定穆里尼奥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任何俱乐部能够和穆里尼奥相处超过三年,这在于穆原本就是需要紧急出成绩时候的教练,并不是长期建队型。当然索肖当时并没有证明自己建队能力,完全是因为临时教练干得太好了才转正的,但我认为索是有建队战略作为的,他愿意努力逐渐尝试高压压迫战术建队,但因为出生挪威太偏僻作为教练名气太小导致缺乏人脉,转会市场上真的是无力罢了,而这时候曼联开始设置各类总监职务了,默塔夫担任足球总监,弗莱彻担任技术总监。索第一年买下马奎尔、万比萨卡和丹尼尔詹姆斯,冬窗紧急吃进B费,一共投入了达2.25亿,马奎尔、万比萨卡是当红炸子鸡,因为拜利彻底玻璃化,三德子终于愿意解决后卫问题买进马奎尔,小妖达洛特和达米安没有练起来,只有溢价紧急找万比萨卡。事后论看,马奎尔当年还没有航母掉头的问题,他在莱斯特时候最英超最强的推进型出球中卫,这时候看索肖的建队思路是明确的,就是要把防守反击的球队逐步向高位压迫的球队过渡,这也是三德子要求的,因为“防守争冠军,进攻赢球迷”是万年不变的道理,曼联这时候已经开始进入不断失去球迷的过程了。B费的引进,也是因为他在葡甲数据很好,但后期B费在英超的彻底爆发我觉得其实更像是个意外,他愿意不断学习并挑战自己舒适圈的品质其实更可贵。第二年范德贝克、特莱斯、佩里斯特里和迪亚洛身上一共投入了8400万,投入瞬间变少了一半,而且范德贝克是皇马犹豫下没钱要而其他任何球队都没过问的当红炸子鸡而后索也用不来他,特莱斯是卢克肖的轮换,佩里斯特里和迪亚洛是未来的投资,其实后面还有西班牙三杰加纳乔、A费和胡拉多。可能曼联真想买球员确实买不到了,所以才学老弗爵爷开始了曼联第二次青训投资。第三年桑乔、C罗、瓦拉内3人花费了1.42亿,桑乔是最大投入,曼联追了两年,事实上除了曼联外,没有任何其他球队过问过桑乔,所以桑乔溢价成分比所有人都严重,瓦拉内是应急,C罗则完全是为了向卡塔尔索取高价的商业行为。关于索,我的结论有三点,第一,这三年其实已经确定了以博格巴为核心打造新阵容,但是曼联没有买进任何一个后腰去解放博格巴。第二,索想玩高位,但是没有人脉圈,也没有魅力,推荐哈兰德给三德子却得不到信任,他不得不完全投靠大英圈,彻底投靠大英圈的恶果就是让大英球员话语权增强,包括他的高位缺乏创造力所以必须留下马塔溢价吃进桑乔。第三,索想玩高位压迫,卖掉费莱尼便是决心的表现,但事实上范加尔说他本质上还是在穆里尼奥的阵容上玩防反,这是因为索也是和当年的范加尔一样,不得不对现有阵容进行妥协,看过比赛都知道,曼联上半场一开始是高位压迫,随后逐渐就演变为中位压迫了,遇到强队才会果断收起自尊心打防反,但总之都是“抓转化”。索在第三年认为应该开始练习高位了果断前压,但是吃进了一个C罗,前场但凡有一个人不逼抢,高位都不会成功。C罗只是导火索,本质上是因为曼联没有专业的体育管理团队,索的人脉圈子不支持他能继续前进了。
2021/22年,朗尼克的临时教练时代,朗尼克是想当总监的,所以来到曼联。这时候三德子因为欧超事件被球迷们反对,或者因为曼联现金流开始紧张,于是提出辞职。这时候上台的是二德子,我认为二德子的思路是对的,选择朗尼克就是果断选择高位压迫的建队思路。期间朗尼克可以对曼联整体进行评估,未来可进一步担任曼联的足球总监负责转会。但没有下文。
2022-今,滕哈格的入住其实故事很多,大家都忽视了。三德子当时强烈要引进的是波切诺蒂,而朗尼克推荐的是滕哈格,最终二德子选择了滕哈格,因为他说滕哈格更适合建队,曼联曾经两度邀请滕哈格都没邀请动说明他有长期规划,而波切诺蒂对自己缺乏长期规划,常常到处应聘甚至去过大巴黎玩脱航母。最终滕哈格入住曼联,玩高位压迫,目前呆了一年半,后来对他的访谈他也提过曼联要求他踢富有活力的进攻战术。而朗尼克最终没有替代默塔夫担任足球总监,这到底是滕哈格不愿意入住还是格雷泽的意思就不得而知了。滕哈格第一赛季买入安东尼、卡塞米罗、利桑德罗马丁内斯和马拉西亚4名球员身上投入了2.38亿欧元,冬窗租借窝窝哥,利桑德罗马丁内斯是匹配的阿森纳报价最后还是靠滕哈格私人关系才过来的,要不然还会继续溢价,卡塞米罗是应急溢价买的老球星,马拉西亚是可能有球探长期观察的小妖,安东尼是绝望下超级溢价买的,和当年的桑乔类似。。。所谓绝望,就是这时候的曼联发现自己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球星了,靠着滕哈格对范德萨刷脸卡才买进安东尼。第二年,7500万欧元从亚特兰大引进了20岁的丹麦前锋霍伊伦,6400万欧元从切尔西引进了不得志的英格兰国脚芒特,5250万欧元从国米引进了门将奥纳纳,总之都有溢价。滕哈格第一年先妥协,适当防反下,逐步开始高位,最后联赛第三,皆大欢喜。C罗问题解决了,拉师傅涨薪了,欧冠资格有了,而格雷泽看到联赛第三了,于是又准备在高位卖股份了。
我说过很多次,现在的曼联球探系统和转会系统常年瘫痪,在市场上要么高溢价买还未呈现缺点的炸子鸡,要么靠主教练关系刷脸卡,有的主教练刷脸卡却得不到三德子信任,换成二德子后或者还是得溢价。
滕哈格只是明处,打造阵容的责任主要是管理层。这个赛季曼联的整个中轴线就没有健康过,所以我认为今年的战绩不是他的问题。
建队篇我花了更多篇幅,主要想说几个困境是相互相成的,尤其是建队篇,目前曼联缺钱,缺交易伙伴。
按UP主愤怒保罗的话,曼联能花钱买到的就是这些人了,真正有实力的球星目前不会来曼联的,比如曼联即是出更多的钱也买不到德容、廷贝尔、贝林厄姆、赖斯、格瓦迪奥尔、麦卡利斯特等。因为真正有实力的球星都不会被主动卖掉,他们都会亲自选择新东家的,所以买不到就是买不到,而买小妖就意味着风险,近期可能根本无法快速兑换潜力,比如说德佩、小施、达米安、达洛特、马拉西亚。
网友们说不要让滕哈格引援了,他眼光不行怎么怎么着,现实就是目前主教练不出马,曼联可能啥也买不到,继续充满绝望!!!要不然最终他也可会像索尔斯克亚一样不得不走向青训老路,导致队内管理出现问题,让大英帮继续做大。
所以,曼联现在建队存在极大的困境,就是在战绩没有提升的时候,同时因为三德子把“曼抬”的标签贴上之后,永远买不来想要的人。
更新:曼联至今还未确定主教练,猜测英力士不喜欢滕哈格,但一直找不到适合的下家,英格兰国家主教练索斯盖特可能并没有承诺加入曼联,曼联新管理层也是拖拖拉拉。
—————————————————分割线———————————————————
5、总结——曼联的四大困境都需要解决
①我想拿阿森纳来举例,克伦克其实一直都有钱,但过去阿森纳却曾经常年没钱,温格只能靠卖队长过日子。未来我们可能得靠卖青木才能在夏窗过的好一点。
②克伦克从接手阿森纳部分股份后到真正收购完全部股份开始真正大量注资共经历了12年,期间温格小日子过得好还能坚持传控风格所以真该立雕像。曼联目前两个老板如何相处,不太乐观。
③CEO奥马尔·贝拉达、体育总监丹·阿什沃斯、足球总监杰森-威尔考克斯和技术总监xxx的四巨头如果能成立,是好事,但依然需要俱乐部进行投资。
④滕哈格替代索肖是好现象,这代表是风格一致的体现,曼联表明未来坚持战术风格就是“抓转换”,可以先不管高位压迫还是中位压迫,因为确立了战术风格后引起球员才会有针对性。滕哈格这个赛季的困境其实和过去范加尔、穆里尼奥和索肖一样,缺乏专业管理高层们在技术方面的实质支持。
梦剧场之翼
· 广东这文章写的,看得出LZ真是为曼联操碎了心……要码这么多字,才不会干呢
改一个拉风的昵称2022楼主
· 四川按照UP主愤怒保罗的话来说,建队思路确定后,因为球员表现不好后,是继续支持主教练还是否定主教练其实是个重要的决策。拿门将举例,曼城过去是大英国门乔哈特,瓜迪奥拉首先拿乔哈特开刀树立权威,换成了2000万的布拉沃,但当年布拉沃被进了远射无数,还没能体现出球的能力呢,再后来换成了4000万的埃德森;也就是说选择出球型思路一定坚持,但可以再次升级,这期间俱乐部是全力支持瓜迪奥拉的,但都属于慢慢升级慢慢练的。利物浦过去是比利时替补米尼奥莱,换成了自己俱乐部培养的卡里乌斯,这些都不是克洛普想要的,但克洛普估计一直是想换换不掉,直到卡里乌斯欧冠失误,他才抓住机会让管理层为自己买来将近8000万的阿利松,相比曼城,利物浦的风格就是该赌的时候就赌,还好赌对了。阿森纳的门将从大马丁、莱诺、四带二到现在拉亚等等,其实都不算差,但哪怕一丁点提升,阿森纳都会去尝试,所以他的门将常年是两人在竞争上岗,因为他的门将和前场相比也花不了几个钱,养着就养着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