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曼联相关新闻 2月27日

avatar
关注

●官宣助教拉姆齐离队加盟美职联明尼苏达,祝好。

曼联确认,一线队教练埃里克·拉姆塞将离开俱乐部,加盟美职联球队明尼苏达联队担任主教练。

埃里克将继续担任目前的职务,直到周日对阵曼城的比赛结束。自2021年从切尔西加盟曼联以来,埃里克一直是曼联一线队教练组成员。

在本赛季剩余时间里,他的职责将由教练团队的其他成员分担。

我们感谢埃里克所做的贡献,并祝愿他在美国的首个主教练岗位上一切顺利。



●天体:自滕哈格加盟俱乐部以来,曼联已经有12场在英超比赛中遭受20+射门。仅本赛季,曼联就有14次在一场比赛中遭受16+射门。


●推上伤情消息,仅供参考

芒特已经加强了训练强度,并有望在未来几周内回归阵容,康复训练进展顺利。👊🏽


●阿姆拉巴特理发....

●今日份漫画:Walking Rashford 🥹


●今天暂时也没什么新闻,就搬运了TA撰稿人John Muller最新一期《How Football Works》,这个专栏内容是对技战术方面进行举例、分析和解释,目前已经连载了七篇,之前搬过一篇关于构建三人传球机制的一期。

How Football Works:逼抢的诱因、陷阱和节奏

这篇文章是《How Football Works》系列的一部分,该系列文章逐个部分地审视比赛的机制……

即使是最强的防守球队也不会一直进行高位逼抢。有时他们根本就不进行压迫。就像一位老练的拳击手也会背靠拳台的围绳一样,许多最擅长逼抢的球队会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蹲守在中场,收缩阵线,等待合适的时机冲出去猛攻。

球员们会密切关注“诱因”,这是他们突然前冲并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的信号。他们可能会计划设置“陷阱”,将球吸引到某个指定区域,然后后卫们会一拥而上抢断。然而,逼抢战术中最重要但却未得到充分重视的第三个要素是:“节奏”。

当我们在足球比赛中谈论“节奏”时,通常会用到一些音乐上的术语。球队可以通过“广板”式的传球组织控制节奏,或者通过“快板”式的快速反击来提高节奏(不要与“阿莱格里式”的快速反击混淆,后者指的是主教练阿莱格里在一旁严厉地注视着麦肯尼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比赛)。这里所说的节奏并不是这个意思。

在逼抢战术中重要的“节奏”是一个源自国际象棋的术语,它本质上意味着获得一个额外的“步”。维基百科解释道,“当一方球员迫使对手做出非计划中的移动时,则可以说‘获得了节奏’,因为对手正在浪费步数。”

尽管足球不像国际象棋那样是回合制的,但这种思考方式可以用来理解逼抢的运作机制。如果你能逼近对手并迫使他们横传或回传,你就“抢到了节奏”——现在他们是根据你的动作来做出反应,而不是反过来。

更重要的是,你限制了对方球队的选择,让你的队友可以预测球接下来会什么时候传到哪里。成功的逼抢战术会像波浪一样将球员向前送出,让防守者始终和接到球的球员同时到达,通过一系列的“节奏”将进攻球员赶回己方半场,并为防守方夺回主动权。

诱因、陷阱和节奏是所有优秀逼抢战术的基石。你经常会看到球队后撤防守,直到他们可以将对手的进攻逼到边线附近,然后利用下一个回传球作为发起协同逼抢的诱因。

这就是多特蒙德在周二的欧冠联赛客场对阵埃因霍温时打进客场进球的方式。多特蒙德采用4-2-3-1的防守阵型,前锋菲尔克鲁格拉利用跑位将埃因霍温的中后卫分开,并将进攻引导到边路。这“抢到了节奏”——多特蒙德的右翼马伦可以预判下一个传球并快速逼近边后卫德斯特,让他没有转身的机会。

德斯特只有一个安全的传球路线,那就是横传给另一侧的中后卫,但这个长传球恰好变成了多特蒙德另一名边锋桑乔的逼抢诱因。桑乔迅速前冲,与到达的皮球同时出现在接球点。这又“抢到了节奏”。

埃因霍温别无选择,只能将球回传禁区。桑乔继续逼迫至门将面前。门将仓促解围,这正好给了多特蒙德几秒钟的时间来拉近逼抢的陷阱,在另一条边线附近赢回球权,并迅速在转换中打进一球。

在玩这种“中场封堵——高位逼抢——反击”战术方面,没有哪支球队比西蒙尼的马德里竞技做得更好。上周他们在欧冠客场挑战国米时,以谨慎的5-4-1阵型与对手保持接近的比分,并伺机进行逼抢。

在下半场的一个精彩配合中,马竞大幅度向一侧移动,阻断国米的进攻组织,迫使几名国米球员示意换边进攻。然而,当球传到另一侧的边后卫时,马竞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利诺和德保尔看到球被困在左路边线附近,便同时进行逼抢,将球逼回。在他们身后,埃尔莫索和科克也意识到了他们的“诱因”,上前切断对方的中场传球路线。

当国米的中后卫德弗里好不容易摆脱了莫拉塔的纠缠时,马竞已经从被动的区域防守变成了全场盯人防守,迫使对方匆忙传球到中路,而马竞的逼抢陷阱也随之合上。国米阵脚大乱,随后马竞的快速反击创造了本场比赛的一次绝佳机会。

从中场逼抢切换到高位逼抢风险很高。要想成功,球队必须在每个阶段都抢到节奏,并不断迫使对手回传球。危险在于,如果持球队能找到一名拥有足够空间和时间的球员来应对比赛并传球至已经拉开的空档,那么他们就可以重新掌控节奏。

曼城曾经是英超联赛中最具侵略性的压迫球队,但在过去几个赛季中,他们在中路逼抢方面变得越来越谨慎,在每防守动作传球数(PPDA,计算球队在试图夺回球权之前允许对手传球的次数)这一压迫指标上,曼城已经跌至联赛第 10 位。在上周末对阵切尔西的比赛中,你可以看出瓜迪奥拉在担心什么。

比赛第 55 分钟,当曼城将奇尔韦尔逼近左路边线时,看起来是一个发动高位逼抢的好机会,但由于球员之间的距离有点太远,而球员的移动速度也稍微慢了一点,导致未能及时逼抢到位。

当球传到切尔西的后防线附近时,多库按照瓜迪奥拉的战术安排,绕过切尔西中后卫迪萨西,迫使他回撤内线,但陷阱收缩得​​太慢。迪萨西有空间抬头观察,并通过一个精准的传球将球传到处于半空间的帕尔默,帕尔默利用这一瞬间的空隙成功过掉了阿尔瓦雷斯,摆脱了防守球员之间的包夹。

曼城的逼抢随机被破解,只是最终的传球啥有瑕疵,才让曼城避免了斯特林在小禁区边缘的射门威胁。

按照战术设计的来看,这项逼抢战术执行得大体上还算成功。球员们知道他们的“诱因”并选择了合适的角度来设置一个经过精心演练的逼抢陷阱。但是,一旦他们失去主动权,曼城的逼抢就变得脆弱不堪——正如任何一位棋手都能告诉你的一样,即使是赢棋的局面,也往往只需要一个“节奏”的失误就可能崩溃。

发布于辽宁阅读 1498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大哥土但心里有你

· 陕西

瞅瞅这篇帖子好,后面这个分析我要好好拜读一下

亮了(22)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我就是瞅瞅楼主

· 辽宁
大哥土但心里有你瞅瞅这篇帖子好,后面这个分析我要好好拜读一下
收起

虽然文章里没说曼联,但是我觉得可以咱们当反面教材....跑动不积极,协作不好,阵型保持的不好,给对手空间,感觉不利于高位逼抢的点,咱们都有

亮了(10)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