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坦克在43年问世技术条件下,还能做出哪些改进呢?
抛砖引玉:
1、火力。
黑豹初期的75炮火力甚至有些过强,缺陷是炮塔的大小限制了后期黑豹的主炮加大,在应对T-34/85和IS-2甚至IS-3都无明显优势,所以应对炮塔做出修改,在保证空间加大的情况下提供对等或者更好的防护,这个在后面说。
2、动力和传动。
①发动机改选用柴油机。
《柴油机的优势》
柴油机扭矩更强,有劲越野性能更好;
转速比汽油机低,寿命更长,降低后勤压力;
耗油量相对汽油更低,可以在降低油箱容量情况下保持续航并减少车体体积,减少中弹几率。
当然汽油机比柴油机好在,在严寒的冬季柴油机需要更长的热车时间,这点可能对于投入作战有少许影响,但是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提前准备,提前热车,可以克服这种情况。
豹式坦克戴勒姆公司VK3002DB可采用MB503和MB507柴油发动机,马力比HL230汽油机略小,但是在1942年5月测试中达到720匹,超过HL230,更省油可以将720升的豹式坦克油箱缩小达到相同的续航里程。这种发动机应用广泛,足以证明其可靠性。
②变速箱前置改后置。
我们看看变速箱前置的缺陷:
变速箱前置->传动轴贯穿车底->车高提升->装甲带尤其是前装甲面积增加
变速箱前置->前装甲倾角受限->前装甲绝对厚度增加
装甲带尤其是前装甲面积增加、前装甲绝对厚度增加->重量上升
重量上升->更大的发动机、更复杂的行进机构->可靠性下降
可靠性下降->更多更好的零件->重量上升
所以变速箱前置带来大量的缺陷,都是非常要害的问题。
《变速箱后置优势》
更好的前装甲倾角(由45°向T-34的60°靠近),更好的防护;
主动轮在后战时前部车轮容易受损,但有时可简单维修方便撤出战场;但主动轮在前会更容易被火炮损毁,不利于撤出战场。
更小的重量,发动机行进机构更小的负担更好的可靠性,更少零件更短的制造工时->更大的产量;
变速箱后置还可以与发动机一起抬出维修,方便后勤;变速箱可更好的跟发动机结合变相省出空间。
由图可见:取消变速箱前置后,贯穿于车底部的传动轴省去可以降低相当一部分车体高度。
浅色车体为历史黑豹车体,前面黑色车体为变速箱前置大致车体示意图。
或加高动力舱,提升燃油携带量版本。意味着炮塔需要少量前移配重。
戴勒姆公司参与竞标的VK3002DB就采用了变速箱后置,但是因为过于像T-34被否决。
VK3002DB高度为2.69米,比MAN公司的2.885米矮了接近20厘米,更接近于T-34的高度,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变速箱后置能给豹式坦克提供更矮的车体。
---------------------------------------------------------------
当然变速箱后置的缺陷是,二战坦克没有助力系统,操作变速的时候需要使用“榔头”加大了驾驶员操作难度,容易产生疲劳,不利于连续作战。
不过基于黑豹是一款主战装备,本身的车辆消耗和人员损耗就比较大,疲劳就疲劳点吧,反正生存率就那样。而王牌坦克组成员有虎式和虎王更好的驾驶体验,可以给他们提供更优质的环境,黑豹坦克就提供给那些普通坦克组吧。
另外可以利用变速箱后置省去的空间给驾驶员和机电员提供更多空间,提高舒适性。
③鉴于黑豹原始设计的交替负重轮和悬挂系统能提供优质的射击稳定性、越野能力、舒适性和间接防御侧面火力,不作调整。就继续苦一苦后勤吧。
3、防护
①大车体前装甲的倾角。
前面说了变速箱后置可以加大车体前装甲的倾角,相对来说甚至可以减少前装甲厚度,减少车重。
其实对于43年-44年初黑豹面对T-34和KV-1都足够用了,保持历史真实防护水准即可。
②更改炮塔圆盾为倾斜装甲,消除黑豹早期“窝弹区”。
图片:后期加装75炮的炮塔样式
仿现代坦克外形,前装甲为倾斜式,向后掠的外形,造型上不难,无非是没有现代的复合装甲。
正面面积扩大,但是有倾角向后掠的设计可以让正面中弹和侧面中弹有更大几率跳单。倾斜式装甲也能提供比垂直装甲更好的防护效果。
M1炮塔
96坦克
俯视图,前装甲向后掠
③炮塔后面加大,更大的倾角。侧面护甲40mm提升到50-60mm。
因前装甲和车体降低省掉的护甲,可以给侧面护甲更好的保护,另外也可加装类似四号坦克的侧裙板。
炮塔内部空间增大,让车组人员操作更舒适或更大的载弹量;更大的空间可为后续加装88炮提供可能。
------------------------------------------------
或者使用另外两种加固方案:
小侧裙板和履带置于炮塔和车身侧面提升防护
四号车身和炮塔大面积侧裙板
修改后黑豹与历史真实黑豹的大致外形对比
====================================
关于德国缺柴油:
不少人说德国缺柴油,汽油就不缺了么,只是相对来说而已。有人借口说给德国潜艇省柴油,拿德国7型潜艇,改进型携带100+吨柴油,咱就算是12万升柴油(因为柴油密度在0.82-0.86的关系,1公斤柴油大约为1.16-1.22升)。
每辆黑豹坦克历史真实油箱720升,120000除以720=166辆黑豹装满,鉴于黑豹的生产能力,即使简化生产恐怕一线使用的黑豹估计最多1000辆。所以德国潜艇少跑点任务就足够一线黑豹使用了。
事实上,德国陆军在二战期间同样大量使用柴油,仅柴油动力的卡车就装备了15万辆以上(例如梅赛德斯-奔驰的L3000、L4500系列)。由此可见,既然德国卡车能消耗得起大量柴油,德国坦克也同样消耗得起。
另一方面,德国柴油的生产也并不存在严重问题。德国虽然缺乏天然石油,但制造合成汽油与合成柴油都已经很成熟,而且两者之间仅是工艺上的细微区别,制造柴油并不存在巨大障碍。
以1944年第一季度为例,德国炼油设施一共生产了315000吨汽油、200000吨柴油和222000吨其他燃料油,其中138000吨汽油和151000吨柴油是通过贝尔狄乌斯法加氢合成的,柴油比例还要更高,可见“合成油技术只适合生产汽油”是一个错误论述。
德国不仅不缺少柴油,甚至在战争期间还有能力出口。1943年,德国出口了2.1万吨车用汽油,2.4万吨柴油。1944年陷入困境后,德国仍然出口了5000吨汽油和9000吨柴油。
另一方面,德国供给民用部门的柴油数量也是可观的。1939年,德国民用部门平均每月消耗192000吨汽油和105000吨柴油。1944年,这个数字降到了25000吨汽油和47000吨柴油,柴油比例却也达到了高点。
而之所以选择汽油机是因为当时德国的办公室政治斗争,具体大家可以搜一下相关资料。
《总结》所以德国相对汽油来说并不缺柴油。同一时间德国前线的黑豹坦克顶多保持几百辆一千辆,这种消耗相对来说占比并不大,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节省为主战装备豹式坦克提供必要的柴油。其他三号、四号坦克继续使用汽油机,其巨大的数量不影响德国柴油汽油使用的根本比例。
==================================
这也在计算之内
黑豹侧面防护是败笔,如此吨位能被41年就威力不足的苏联短45乱穿太糟糕了,明明首上比虎式都硬 这也是黑豹王牌战绩远不如虎式的原因,t3476和75谢尔曼打虎侧面都小心翼翼但是打黑豹侧面是真的容易
虎扑JR0733604085
·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