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行走在步行街,走走,停停,说说三国(24)
刘备一方面寄曹操篱下,一方面又蓄意卷入衣带诏谋杀案。在谋杀案预备阶段,国舅董承提出“共聚十义,以图曹操”,并且准备了一份“义状”。但由于行动草率仓促董承仅收集了七个“义士”的签名,刘备是七签名之一。这份所谓的“义状”,最后成了七个签名人的罪证。董承想“共聚十义”,结果仅“共聚”了“七义”,这至少提示,董承的“聚义”并不十分深入人心。七签名的形成过程,注定了衣带诏行动是一个机事不密的行动,一个机事不密的行动,暴露了策划者低下的江湖智力。献帝炮制的衣带诏,董承策划的七签名,均属蛇足产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由于在义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子,刘备一直心中有鬼,惶惶终日,便借口“截击”袁术而离开了曹操,此前马腾已远走西凉。至此,七签名演化为五签名。在衣带诏事件中,刘备和马腾都变成了聪明人。期间曹操和汉献帝的一段对话,也反映了汉献帝不行。曹操问,“董承谋反,陛下知否”,献帝答,“董卓已诛矣”。在这里,装傻不是办法,因为装傻的人不具有足以支撑其装傻行为的力量。曹操继而回答:“不是董卓!是董承”。曹操给出的这个回答,仍然不是最优的。最佳答案应是:“是董承!是你的国舅,董承!”直接重复正确的答案使言词更具连贯性和杀伤力。

兰雨楼主

VirgoBoy
· 江西献帝:丞相说得对,丞相说的都对。刘协的这个答案可以充分表达在网络时代的不甘、愤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