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听懂苏打绿了吗】那些年苏打绿音乐作品里与古典乐的美丽邂逅Vol. 1〈是我的海〉
熟悉苏打绿的朋友们知道,在创作中,苏打绿很爱加入一些古典的作品,但他们不是单纯地化用古典乐,而是在古典的基础上,不断地做流行化地尝试。他们希望使用古典音乐完备的和声解决体系使专辑整体消化地更加有逻辑、更加优雅。这个系列就是来盘点一些带有古典元素的苏打绿歌曲。
第一首〈是我的海〉收录在苏打绿同名专辑《苏打绿》中,加入的是佛瑞安魂曲中的部分旋律,还将安魂曲中的三拍改为了四拍,减少了原本的紧迫感,也使得旋律更加的抒情化,而且它本身钢琴的编配方式也十分大胆,八小节里完全没有演奏一个完整的和弦,仅仅是单音和双音的不断重复,而且在偶数小节大胆地演奏小二度双音,小二度是极度不协和的音程,本来是创作者需要尽可能规避的音程,但放在这首歌里却恰如其分,小二度的使用加上演奏时的力度变化,使得这段旋律不但不显单调,还一下子就营造了这首歌绝望且压抑的氛围,也为副歌情绪的爆发做了铺垫。
那么安魂曲(Requiem)是十九世纪浪漫派作曲家佛瑞(Faure)为安魂弥撒十二段经文的其中一部分谱曲而成,共分七首。由于每段经文长短不一,起伏程度不同,使得作曲家对十二段经文的偏好也不同。例如第五段经文——末日经(Dies Irae) 经文极长,内容丰富,因此为多数作曲家所偏爱。而佛瑞舍弃了易编写出富有戏剧张力的更易表现对死亡的恐惧的末日经,使得佛瑞版本的安魂曲篇幅短小,整体轻快,是各版本安魂曲中相对特别的一版。
《是我的海》中所引用的就是末日经第五段羔羊经(Agnus Dei)的四个小节,前三小节是直接增加了一拍延长,而最后一小节是用简单的下行音阶替换掉了复杂的旋律进行。改动不大,却恰如其分的将原本三拍的回旋感改造成了四拍流行抒情旋律,相比三拍更加松弛舒缓。
在2007年苏打绿小巨蛋演唱会的版本中,特意先在前奏之前编排原版安魂曲弦乐重奏,随后在尾奏之后再次演奏改编后的安魂曲。我想编写者应该有寄托一些感情在其中吧。
蘇打緑_aka_魚丁糸六人行楼主
· 江苏发出来了吗
机智的维特尔
· 浙江苏打绿在哪能听啊,QQ音乐冬未了没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