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拖了中国男篮后腿?

avatar
关注

2006年,中国男篮赴欧拉练,除4分险胜塞内加尔队外,先后惨负立陶宛与法国。时任男篮主帅的尤纳斯怒了,发出了著名的“中国篮球九问”,震惊中国篮坛:

  1. 为什么他们会疲惫得那么快?

  2. 为什么他们总是不够快,总是在犹豫?总是在不断地失误,犯错?

  3. 为什么他们总是那么软,总是扛不住?

  4. 为什么中国球员的坏习惯总是改不了?

  5. 为什么CBA联赛的水平至今无法提高?

  6. 为什么想要的球员、要考察的球员不能来?

  7. 如果一位球员表现不好,你们会如实地反映在报纸上吗?

  8. 为什么姚明不在时,我们就打得没有自信?

  9. 为什么球员们对每一种打法都在不断地问?

17年过去,对照这9个问题再看一遍,不但毫不过时,而且仍然无解。

之前觉得08年后的男篮是在走下坡路,今年来看是坐着电梯在下。我们请来了名帅乔尔杰维奇,归化了在NBA打球、有着8分之一中国血统的李凯尔,结果输的连裤衩都不剩。世界杯1胜4负,输南苏丹、波多黎各、菲律宾,被塞尔维亚狂屠42分,5场比赛,仅赢了一场世界排名41位的非洲安哥拉。

世界杯被欧洲、非洲揍,拉美球队挨个军训,本以为在亚洲球队面前可以找回面子,结果直接颜面扫地。尤其是4分之一决赛打菲律宾,看得让人脑溢血。男篮一度领先菲律宾20分,而且在前39分钟都保持领先的情况下,最后1分钟被逆转。知道男篮摧毁球迷心里防线向来有一手,没想到防不胜防,40分钟的比赛,竟然前39分钟都在演。简直是谋杀。

图片来自网络:输掉菲律宾后赵继伟的表情

比输球更让人悲伤的是,我们甚至看不到男篮的未来。就像男篮和安哥拉打完比赛后,柯凡问杨毅,随着易建联的退役,中国男篮下一位扛大旗的人是谁?杨毅说,没有,真的没有。

我们不但没有旗手,而且还没有未来,是真的没有那种。

时间拨回到2017年,作为NBA名人堂球员、也是最成功的亚洲运动员——姚明,接任中国篮协主席。不同于足球的外行管内行,姚明是真正懂篮球,而且熟悉世界篮球规则的。姚明接任,让众多中国球迷一度以为中国篮球有了希望。

接任后的姚明做出了很多重大改革,在当年最重要的改革其一,就是将国家队分为红蓝两队,由应聘的李楠和杜峰分别担任主帅。回头看,红蓝两队的设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红队出战了27场正式比赛,取得了19胜8负的战绩,总体胜率为70%。蓝队则一共出战了37场比赛,战绩为24胜13负,总体胜率为64.7%。总体战绩还算不错,而且在亚洲区预选赛展开了小组赛第二轮,男篮红队客场92:81战胜亚洲强队韩国队。韩国队一直是我们在亚洲区的主要竞争对手,现在“半支国家队”也能击败全主力的韩国队,确实让人振奋,毕竟当年的博彩公司都觉得,韩国赢中国10分左右,是正常的结果。

图片来自网络:红蓝两队主帅,左为杜峰右为李楠

除了战绩表现不俗,红蓝分组还挖掘出来了很多潜力新星,比如蓝队的吴前和胡金秋,红队的赵睿、孙铭徽和阿不都沙拉木。尤其是阿不都沙拉木,少年英姿,一战成名。中国对阵伊朗,次节落后的16分分差,在后续的比赛中完成逆转的高潮。逆转的关键角色就是阿布都沙拉木,出场的23分钟时间内,他11投7中,得到20分、6篮板、1助攻的成绩,上演了系列赛中最炸裂的表现。最终红队摘取亚运会金牌,李楠也顺利晋升国家队的新任主帅。红蓝合体为一,本以为是形势一片大好,结果被来了个“惊天逆转”。

2019年世界杯,中国男篮作为东道主,坐拥主场作战优势,杨超越锦鲤附体,还为男篮抽到了上上签,和波兰、委内瑞拉以及科特迪瓦同分在A组。结果在对阵波兰,常规时间还有7.2秒,球队72-71具有领先优势的情况下,周琦发边线球给赵睿时出现失误,最终男篮惜败。第二场对战委内瑞拉,一支世界大赛上中国4战全输的球队,最后没什么意外的+1,变成5战全输。大赛后,周琦换了国籍,李楠下课,郭艾伦得了郭一分的称号。

回头来看,周琦那个边线球仿佛成了中国男篮的隐喻,自此之后每一场国际大赛都打的极为挣扎,仿佛运气永远不在我们这边。

李楠下课后,蓝队主帅杜峰上任,带队参加2022年亚洲杯。结果杜指导有点时运不济,当时男篮正值大面积新冠阳性,一度连训练的人数都凑不齐,最后结果也不如人意。对战黎巴嫩,男篮后卫线被阿基拉突的找不着北。对阵韩国,残阵出战的中国队内线又被韩国归化球员罗健儿打爆。最终男篮3胜2负,仅获第8名,创造参加此项赛事的队史第二差战绩。舆论情绪再一次爆发,三后卫饱受诟病,胡明轩成了“大儿子“胡阿迪”。主教练杜峰也在带领男篮打完了世界杯预选赛最后一场对战巴林的比赛后,宣告下课。

杜锋下课后,男篮迎来新一任主帅,乔尔杰维奇。

当时新华社还专门发布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中国男篮更换主教练》,文章宣布了杜峰下课,同时宣布了男篮花重金请来的新主教练、55岁的塞尔维亚人乔尔杰维奇。文章强调,乔尔杰维奇是欧洲名帅,荣誉等身。执教塞尔维亚男篮时,拿过2014年世界杯亚军,2016年奥运会再次拿到亚军。还获得了塞尔维亚篮球教练协会评选的终身成就奖。

现实来看顶着名帅头衔的乔尔杰维奇,并没有“人如其名”,反而是创造了更大的惨案,总体带队战绩是14场比赛5胜9负。对比效果还不如本土教练。大概是本土教练起码还了解锅里这几根菜得水平,而缺少磨合的乔尔杰维奇最终是像是拿着米其林菜谱炖了一锅粥,然后一股脑的泼在了地上。不过也不能全赖它,只能说锅里的这几颗菜还是太菜,塞尔维亚大厨也没法化腐朽为神奇。再者,主教练和队员的磨合也需要时间。隔壁男足已经充分验证过了换主教练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男主从高洪波第一次下课,到李铁贪污被捕,10年换了9个主帅,结果是一地鸡毛。

男篮四年换了三任主帅,战绩每况愈下,仍然不变的保留节目是球迷照例又按照尤纳斯的9问骂了一遍,从乔尔杰维奇的战术偏执,张镇麟原地抱头,王奶奶过马路,球员训练不努力,篮球理念落后等等。我们的球迷总是能骂出新花样。从19年到现在,球迷编排的段子都能出一本世界名著了,但是我们的战绩却毫无起色。球迷以为这么骂,可以让队员感到羞耻,但事实就像球坛“鲁迅”范志毅说的,他们已经是脸都不要了。我们的运动员已经练出了挨骂免疫系统,所以球迷这点段子就像给癌症晚期人搞个板蓝根,即治不好,也药不死,还有康复的风险。

图片来自网络:男篮菲律宾对阵,张镇麟投丢了最后一球

19年那个边线球开始,中国男篮就陷入了泥潭当中,而且是水泥潭。教练接连背锅下课,但球队毫无起色。归根结底,还是球员太菜。作为一项竞技性体育运动,决定篮球胜负的最终还是球员,尤其是那些天才球员。就像奥尼尔说的,我奶奶和乔丹打球也能取胜。中国男篮08年的8强,也依赖的是姚明这样独一档的球员支撑。

大家可能一直有个疑问,如果篮球胜负是由天才球员决定,为啥我们14亿就凑不出五个乔丹,却只能凑出来了五个王哲林。这里面有一个误解,就是中国人多,打篮球的人多,但是职业篮球运动员并不多。姚明曾说中国篮协注册的常备运动员只有13000人,而这个数字包括了男女运动员。相比之下,日本的注册人数是75万人,美国更是达到了2300万人。

说白了,我们的选人池子,只能在13000人里选,而在13000人想选出天才,那概率显然太小了。

选出好苗子,只能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培养。

2015年,CBA第一次举办选秀大会。在此之前男篮的人才选拔,主要依赖各支球队的青训。青训体系在CBA成立伊始就有了,只不过当时的青训走的是苏联模式。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集中全国之力搞体育就成了最好的选择。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全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也就是体育总局前身。当时的策略是,体育总局从全国的几亿的人口规模中挑选出那些年纪小、天赋好的运动健将,然后把大家集中在一起,一心一意地训练、出体育成绩,至此,体育从教育中被剥离了出来,成为了单独的一个领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教分离”。

好处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狂澜金牌,08年奥运会,我们甚至以51枚金牌登顶奖牌榜首。不过篮球作为大众化团队运动和跳水、体操区别还是非常大的,别的项目要拿个金牌,花体育资源砸一个天才就行,篮球起码还需要培养5个,而且还得是五个位置的高效组合,足球需要培养11个,如果没有足够好的体系进行支撑,想要振兴两个大球项目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体教分离也决定了我们的职能部门之间割裂,说白了就是中国篮协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是两家相互独立的协会。在学校领域教育部直接管辖着全国5.19万所初中学校,2.46万所高中学校,常年覆盖学生达到了4400余万人,按理来说筛选的池子非常大。但现实情况是,学校还是以抓文化教育为主,搞体育无论是校方还是家长看来都是没有出路的,练出来也缺乏上升通道,练不出来,到了社会成了一个半文盲,人生就完蛋了。所以,校方和家长,最后都不会让孩子练体育。所以在一周两节体育课都经常被占用的情况下,校园篮球也很难培养挖掘出相应人才。

最终篮球人才只能仰赖青训。青训的人才培养全靠基层体校,只有身体天赋特别出众的才有机会直接被教练带走,诸如易建联、朱芳雨等人,都是在这种青训体系下出来的。后来改革,变成了青年队,但其实差不多。CBA近20年的人才选拔,几乎都靠青训来实现新鲜血液运输,当然问题也很多,一方面小球员都靠教练的眼光,遗漏人才的概率非常大,另一方面,球员都是我自己球队花时间花真金白银投出来,也就导致了俱乐部是不会放你去别的球队的,所以才会有像周琦和新疆队这样的一波三折。

图片来自网络:2000年选秀大会张宁获得第八顺位

姚明出任中国男篮协会主席,一方面推动的就是把开口做大,比如大力推广选秀机制,我们看到像王岚钦,张宁,黎伊扬,还有今年的陈国豪、邹阳等大学生球员通过选秀进入CBA,有的确实打出了很亮眼的表现。但总体仍然不够解渴,一方面,我们的大学生球员需要在大学打满4年,进CBA基本都23了,差不多定型了,而像一些NBA球员,比如科比、詹姆斯,高中毕业就进入NBA,像杜兰特23岁已经作为球队老大带领球队打进了总决赛。我们的大学生球员23岁才进入,CUBA和CBA的强度又有很大差距,你可能在学校是个持球大核,到了CBA需要重新适应场上位置,适应两三年,同龄人已经有了三年的经验,会导致你就落后于职业梯队球员。

有了好苗子,培养出来,还需要第三步,就是给他们足够强的赛事进行对抗性训练。毕竟篮球是个团队对抗运动,只有经历大量高强度比赛,在千锤百炼中才能淬出来真金。2020-2021赛季CBA联赛常规赛轮数再升级,将从46轮增加至56轮,强度直追NBA。同时还修改了外援制度,当年赛季开始,每队可以签4个外援,但是每场比赛只能报名两个外援上场比赛。

修改外援制度是为了让国内球员有更多的出场机会,不过从今年的世界杯表现来看,与其保护,不如直接放开。你不让他们在家门口挨揍,那到了社会上只能被揍的更狠。

窝在自己门口,这MVP那FMVP都以为自己不得了,到了国际赛场发现全在裸泳。联赛本来还能各种做动作,到了国际赛场,面对移动更快,跑跳更强,身高臂长的对手,立马动作变形,稳定性极速下降,心态也崩,越打越离谱,场上整活儿也越来越抽象。更气人的地方在于,虽然国际赛场无所作为,回了CBA王哲林依然可以得吃得喝,单场狂砍61分,这就是我们联赛的实际强度。所以,不如索性放开,有机会你就真刀真枪的打出来,没机会就回家钓鱼,反正都已经烂成这样了。

篮球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海量的池子,培养人才又需要花钱,需要进行高强度的对抗训练。但目前从根源上分析,并没有很好的解法。像今年这样的糟糕的国际大赛表现,并不会是一时的,甚至会是很长一段时间的现状。

2017年姚明任中国篮协主席,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志在带领中国篮球走出困境,回头来看,三人篮球和女篮有了一定成绩,但是男篮目前的改革效果显然十分有限,或者起码是任重而道远。

2023年的篮球世界,德国男篮多夺冠,创造历史。而在08年的时候,我们曾经打败过拥有诺维茨基的德国,现在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非洲篮球也开始持续创造历史。日本更是成为亚洲之光,172的河村勇辉,中国网友说的校队都进不去的人,却成了加强版的宫城良田,带领了日本男篮击败了马尔卡宁率领的芬兰,上演了现实版的灌篮高手,而且现实版比漫画更热血沸腾。约旦男篮的杰弗森化身镜像科比,让人一度以为那个男人又回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约旦“科比”霍利斯-杰弗森

世界篮球向前,只有中国男篮在向后退。

CBA专区王哲林空篮不中这就是灌篮村BA全民星赛开打中国男篮现状
发布于北京阅读 1954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执子之爪z

· 浙江

乔帅如果留任,可以继续分红蓝两队,一队乔帅带,一队国内教练来带

GIF
亮了(47)
查看回复(1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WAAAAAGGGHH

· 广东

青训啊,还有其他原因吗?姚明易建联这样天赋的难找,怎么,赵维伦这样天赋的也找不到吗?还不是从小练废的

亮了(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