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唯一一个以臣子亡定义国亡的男人

avatar
关注

《资治通鉴》记载:“姜维亡,蜀汉亡。”蜀汉的浪漫最终以姜维的离世而画上了句号。

谁又能想到,这个以一己之力撑起蜀汉后期的人竟然是一名魏国降将。

建兴五年,诸葛亮首次北伐,那一年姜维二十七岁,在凉州素有“天水麒麟儿”之名的他,不论是“谋略对孔明”还是“临阵遇赵云”都毫不胆怯。

而两军阵前面对赵云,那一声“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否?”更表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在这次不打不相识之后,姜维拜服在诸葛亮的谋略和人品之下,投身蜀汉,走上了兴复汉室的不归路。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四十六岁的刘备找到了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四十六岁的诸葛亮找到了二十七岁的姜维。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蜀汉的外事军政,从此继承丞相遗志,以光复汉室为人生目标。

姜维统共发动了十一次北伐战争,试图恢复蜀汉疆域。虽然最终失败,但他的努力和执着依然值得尊敬。

景元四年,魏向蜀发动战争。姜维依关据守,将钟会率领的魏军主力挡在剑阁之外。但邓艾率军“偷渡阴平”直取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

他都没见过刘备,只听诸葛亮嘴里提过几句先帝,却宁死也要保住蜀汉基业。

甚至在刘禅已经投降的时候,他仍然没有放弃,并写密信给刘禅:“陛下先忍辱数日,臣有一计,若成,定可使汉室幽而复明。”

虽然反间计被识破,但也杀死了钟会和邓艾,最后自己以身殉国,成就了“一计害三贤”的典故。

《资治通鉴》写道:“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

汉室大将军自韩信始,自姜维终,姜维用他的鲜血捍卫住了大汉最后的血性和尊严。

谁又没有个英雄梦,谁又曾不是个有梦想的少年呢?

努力可能不会有结果,但努力的人永远值得尊敬。

历史区三国演义赏析
阅读 26957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伊森夜色

· 江西
雷阿顿真的算尽力局局长了收起

每次看到姜维,就想到那个梗“出来混要讲礼貌”。哈哈哈。姜维遇到赵云,客客气气的说了句:老将军,可识得天水姜伯约。赵云听得舒服,也对姜维一顿猛夸。然后韩德一家,上来就老匹夫老匹夫的输出,成功触发赵云的无双大招,被赵云撕了户口本。

亮了(2283)
查看回复(18)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用户1906901752

· 天津
虎扑JR2113679660黄皓其实没啥锅,他只是个没啥权力的太监,主要原因是刘禅摆烂姜维战略失误和诸葛瞻太菜
GIF
收起

甚至姜维去沓中屯田避祸还是通过黄皓运作的,要是没有黄皓可能姜维和诸葛瞻的矛盾还会更激烈黄皓其实完全就是刘禅的传声筒,刘禅肯定是不希望自己手下的两个重臣斗得死去活来,所以指示黄皓做为润滑剂

亮了(791)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