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相济——DVD2SE“救火”实战评测

avatar
关注

 

前两天361度发售了DVD2SE救火配色,我单纯因为这双鞋的外观入手了一双,算始于颜值吧。

主题是“救火”——水的蔚蓝为底色,几道火焰红点缀在鞋身两侧,撞色带来的视觉冲击是清爽和热烈的矛盾统一。

品牌方说创意来源于丁威迪参观上海消防局的经历,从营销角度上来说,给方案一个故事容易带来情感共鸣,赢得用户青睐。

 

然而那次参观体验其实连演习都算不上,因为丁威迪的战场并非消防局。

NBA的球场上,这位老兄倒是一再上演“救火”的故事,前天(3月25日)在湖人和步行者的对轰大战之中,丁威迪投篮11中8,拿下了26分2篮板5助攻2次盖帽的全面数据,超级高效;再回溯半个月前,刚签约湖人的丁威迪就封盖了利拉德的绝杀出手,当时脚下穿的正是这双DVD2se,“救火”名副其实。

 

 

湖人签他赢麻了,361签他也赢麻了。

所以,球场上的故事永远比营销设计更好听,生活也比电影更有戏剧性。

故事只是佐料,鞋子能打才是王道,始于颜值之后,这款DVD2se能否让人忠于鞋品呢?

先聊聊配置

和DVD2其中最大区别是鞋面,其次是中底布和后跟鞋提,鞋舌。

 

鞋面 DVD2se鞋面升级为大面积绞棕材料,带来了更强的延展性和透气性,最外层的tpu纱线也能保证一定的刚性。

脚型的适配度也更广了,我属于正常脚型,刚穿的时候,前掌能感受到恰如其份的包裹,活动起来也不会顶脚,在打过四五个小时之后,前掌会感受到一点点富余。

 

相对来说,鞋身的包裹会更极致一点,基于动态绑带系统,拉紧之后,能够牢牢的把脚中段包住,而且没有任何硌着压着的感觉,就算鞋舌很薄很透气也不卡脚。

 

能看到这个绑带一直延伸到鞋面深处。

中底最外圈是tpu包边,次一圈是E韧的框架,框架框住的就是超临界缓震材料

中底和鞋垫之间升级成了网眼布,让缓震材料的反馈更直接。

中底后段的开窗能够在奔跑和起跳落地后释放缓震材料的形变。

实际感受:我140斤,塑胶场地缓震完全够用。前掌虽然薄贴地感强,但并不震脚,前掌落地也没问题,我觉得大体重的朋友也够用,因为材料科技的进步提升了缓震的下限,当然木地板可能会更适合吧。

我在球场

dvd在球场

后跟取消了拉环,有拉环会不会方便一点?

闪卡更炫了,可能没有拉环更凸显颜值吧

其实很软,Q弹

361度一度被人诟病的品控,在这双鞋上有着很大改善。

也许是巧合,我这对左右脚的重量,仅相差0.1克

我最想说的其实是前后掌落差与鞋底平整度之间的关系,也是这双鞋的特点。

前掌高度14.5mm,后掌龙骨21mm,前后掌落差6.5mm,有助于全场奔袭,弥补鞋底欠缺的滚动感。

整个鞋底是比较平整的,鞋头和后跟翘起的幅度都非常小。

前掌两侧比较宽,防侧翻,主打稳定。

这个设计其实是有所取舍的——为啥那么说呢?

请思考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一双鞋既能具备鞋底的弧度,还能保持稳定;前后掌落差很小,又有助推感呢?

当然可以,加碳板呀!

逻辑很简单,因为鞋子的设计是一个整体,如果没有内置碳板带来的助推,就要靠物理结构去弥补,而物理结构的改变,又要求鞋底的设计上给稳定性增加属性点,势必要减少弧度。

基于这双鞋中高端非顶级的定位,以及要和更顶配的鞋子做出配置梯度,碳板是不可能加的,一分钱一分货嘛。

但可以这么说,DVD2SE用合理的物理结构,达到了顶配球鞋依赖材料才能做到的80%左右的效果,有效的控制了成本,这已经是目前定位中最合适的方案,实战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拿到鞋上午打半场,下午打全场,我这种休闲打法体能都到极限了

值得一说的是,这双鞋其实有两个磨合阶段。

第一个阶段,你上脚感觉包裹到位,踩两脚觉得很舒服,好像不需要磨合。但是上场又会觉得没有那么灵动,这时需要积极跑动去适应。

第二个阶段,鞋面和缓震材料以及鞋底都适应弯折之后,灵活性会大大增强。作为一个射手,我一般都不进三分线的,穿着DVD2SE跑开之后,凭着一米五的身高强杀内线(dog)

 

打了半个小时的时候,我觉得足弓支撑可能会是个问题,后来打久了还好,事后也没酸痛的问题。

因为我的足弓略高,而整个鞋底比较平,e韧的框架带来的弧度稍显不够。

后来可能是磨合到位了,也热身开了,酸胀感也慢慢消失了。

下次换足弓支撑的鞋垫再打球,看看能不能感觉更好点。

 

耐磨的表现在塑胶场地还算可以,这是打了五个小时以上的鞋底。

总结一下,这是一双全能的后卫鞋款,水火相济并不只是体现在外观上,体现在进攻和防守都没有明显的短板,突破和投射的打法也都适合。

三开的价位,挺好。

—————————————————我是分割线——————————————

 

作为一个球场中年人和半个球鞋玩家,有时候我并不仅仅只是想聊聊一双鞋的成败得失。一双新鞋发布的背后往往能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

 

前几天我写过一个段子:

几年前开始了一场马拉松,李宁领先,安踏紧随其后,匹克追的很紧;

361后程发力,和带着面具的中乔,特步形成了第二梯队;

还有些选手鸿星尔克,准者等等在第三梯队晃悠。

跑着跑着,361发现,尼玛有人迎面冲过来,原来是匹克在往回跑……

“匹克,你干啥呢?”

“我要重新启程!”

 

写完我才发现,在潜意识里,我已经默认了361度紧随李宁安踏之后,在追逐国产球鞋第一梯队,一直在进步。

 

DVD2se让我看到了361度日渐成熟的营销思路和精准考究的系列定位。

 

曾经的big3pro虽然成功,但是缺乏系列规划,从名字上来看:big3 3.0~4.0~5.0,switch,pro、future……除了361度死忠粉和球鞋发烧友,谁分得清谁是谁?我给球友推荐过,他自己也想要了解多一点,然后稍微搜索了一下就懵逼了。

当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可能度子之前并没有想那么多,big3这个系列卖的好了,就不断调整升级,结果就搞出了类似“巴巴爸爸”一样的家族……

 

而现在,361在依靠戈登签名鞋当做突破口,完成了一波发育,签下了更多球星,开始全方位构建自己的球鞋矩阵,从运营宣发到产品发布;系列规划;不同配色,不同位置,不同季节版本推出的时间,定价和折扣,都有了清晰的思路和独属于自己的方式。

361度本身的配色和设计风格也极具辨识度,形成了独特的品牌风格。

而361度选择的球员,无论最大牌的约老师,还是戈登,丁威迪,都是真正的实战精英,对篮球有一种纯粹的热爱,代言人的选择不难窥见一个品牌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我很认同。

一个团队的建立绝非一日之功,从361篮球鞋这两年的发展上来看,这个团队还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上升期,挺让人期待的。

 

就像DVD2SE一样,虽然并不完美,但体现了361的丁威迪球鞋系列正在走向成熟,物有所值,值得一试。

 

运动装备JRs测评之实战篮球鞋#361度球鞋先测官#
发布于广东阅读 7658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伤心肚兜楼主

· 广东

以前收藏球鞋,现在国产崛起,新鞋新科技上的比以前快多了,连时间都仿佛加快了,老胳膊腿快跟不上节奏了。也不收藏了,实战为王,球鞋的故事就在球场上去讲吧。半场的时候手机放板凳上录了点视频: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索尼大法是真滴香

· 浙江

冰蓝配色好看,鞋面感觉也挺透气,夏天外场利器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