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独行侠已改头换面,拭目以待他们究竟成色几何

avatar
关注

原文发布于两战国王前,译文有删改

————————MFFL————————

对于一个自2018年选中卢卡·东契奇以来就一直密切关注和报道独行侠的人来说,交易截止日以来的这支球队,让我无比陌生。五年来,我们看到的都是同一模板下换汤不换药的迭代:

一支体型相对较小的球队,在东契奇超凡天赋的周围排开一众射手,让他如外科医生般有条不紊地操刀着名为半场阵地战的手术。他们打的是深思熟虑的篮球,通过五外阵容分散对手的阵型,依靠挡拆进一步拆解防守,并凭借命中大量三分球来惩罚东契奇制造出的任何破绽。

然而现在,我们进入了未知领域。在过去的19场比赛中,我们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东西:一支凭借体型和速度取胜的球队,而不再只靠射术和耐心;一支在篮下肆意狂欢的球队,而非只在远距离狂轰滥炸。上周五,这支球队在美航中心113-97大胜犹他爵士,并上演了创队史纪录的18次扣篮,几乎要把篮框砸坏。

虽然这种焕然一新的球风无疑更具观赏性,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新风格能带领独行侠走多远?他们很快将迎来足以评估自己实力的两场关键战,对手是萨克拉门托国王,而达拉斯正为西部第六的位置而战。此外,这也是一次清算旧账的机会;国王是此前最能利用独行侠体型劣势的球队,本赛季曾两度通过油漆区的压制在达拉斯反客为主。

但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支独行侠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数据表明,达拉斯已彻底改头换面,但改变并非一蹴而就。在赛季初期,甚至在交易截止日换来丹尼尔·加福德和PJ·华盛顿之前,新打法的蛛丝马迹就可见一斑。转变始于休赛期,他们选中大个子德雷克·莱夫利二世,并签下了两名球迷意料之外的球员: 小德里克·琼斯和丹特·埃克萨姆。

在一连串的伤病和夏天最大引援格威不及预期的同时,转型的蓝图也正徐徐铺开。我在交易截止日前便已有论断:“当在东契奇身边围绕着一群身高臂长、运动能力出色的球员,他们能防守、会持一下球、还能攻筐,那么就会有好事发生。”

在交易截止日,总经理尼寇·哈里森极力推进了这一蓝图,为前场增加了更多的体型、尺寸和运动能力。哈里森的阵容调整满足了贾森·基德最初执教时的愿景:优先考虑体型,注重防守。这是基德在湖人担任沃格尔的助教时亲眼目睹的成功范例,也是他到达拉斯之初,通过排出波尔津吉斯+德怀特·鲍威尔+多里安·芬尼·史密斯组成的大体型首发阵容,曾付诸实践过的模式。

自2023年2月波尔津吉斯被交易后,被称为防守型教练的基德就开始倾向于打小阵容,专注于进攻和三分投射。平心而论,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并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做更多的事。现在,他有了恢复原计划的阵容,而且还不止于此:这支球队不仅拥有尺寸,还拥有速度和运动能力。

在交易来华盛顿和加福德之后,独行侠经历了最初的磨合期,并在一段令人失望的日子里六战五败,之后基德重新调整了首发阵容,让加福德和琼斯与东欧加上华盛顿并肩作战。不仅如此,他还全心全意地投入防守,让注重防守的埃克萨姆、莱夫利、约什·格林和克莱伯担任替补前四顺位的人选,这使得身材矮小、防守有限的后卫小蒂姆·哈达威和贾登·哈迪的上场时间锐减。

当然,这一改变彻底让球队面目全非,将独行侠从一支倚仗三分命中率、内线防守漏洞百出的小阵容球队,变成了一支内线进攻拉满、且将禁区变成禁飞区的庞然大物。

过去几年,独行侠在油漆区和篮下的攻防都一直处于联盟垫底的位置,但几乎在一夜之间,独行侠内线的各项数据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即使你不像我一样是个数据狂人,也必须得承认,欣赏那些封盖、空接扣篮和快节奏、高回合数的集锦式篮球是多么有趣。

赛季初,独行侠就从一支步履蹒跚的球队转型为一支快节奏的球队。现在,他们还成为一支大量冲击内线的球队,这也是我从未想到会从东契奇主导的进攻中发生的。和回合数一样,篮下频率和内线得分也是自东契奇新秀赛季以来,达拉斯每年都稳居倒数的两项数据。这种转变不仅证明了如今有足够的运动能力围绕在东契奇身边,也再次展示了他的才华——能够利用他身边的任何天赋。

(本赛季开始,独行侠三分出手频率一路走低,而篮下频率则稳步上升)

渐渐地,那些定点射手和底角专家,包括芬尼·史密斯、雷吉·布洛克及格威、小哈达威和塞斯·库里在内,他们的上场时间被加福德、莱夫利、埃克萨姆和小琼斯取代,这些球员的第一选择、有时也是唯一选择就是攻击篮筐。如果东契奇身边都是射手,独行侠的底角三分比重自然会位居联盟前列;要是佐以运动能力出色的大个子,那达拉斯的扣篮次数就会在NBA遥遥领先。

尤其是加福德,他在东契奇身边蒸蒸日上。在他上场后的19场比赛中,他场均能得到近12分,命中率高达78%。要知道在加盟独行侠之前,加福德作为奇才球员就以69%的命中率领跑全联盟。自2月9日以来,达拉斯在挡拆回合中由掩护人在篮下出手的次数排名NBA第二,仅次于洛杉矶湖人。

历来依赖三分进账的独行侠正在寻找新的赢球方式。在最近一段使用新首发阵容的时间里,他们在过去9场比赛中赢了8场,达拉斯在三分线外的命中率仅为32%,其中6场比赛都只有33%或更低。独行侠的新打法在最近两场胜利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对手分别是丹佛掘金和迈阿密热火,正是去年在总决赛中交锋的两队。

这两场比赛中,曾被认为是灵巧技术流的独行侠反而凭借着比对手更强硬的争抢、更大的体型和更出色的运动能力赢得了胜利,而对手都是NBA中身体素质最好的球队。尼古拉·约基奇更是NBA最强壮的内线球员之一。

而独行侠的大个子球员并没有比约基奇更壮硕——整个NBA中或许都没有,但他们通过对篮筐的冲击、转换中的直捣黄龙以及利用运动能力在约基奇头顶抢下进攻篮板,让他吃尽了苦头。

当然,这种转变是有代价的。

投篮成为了问题,甚至有可能是独行侠攻防两端的命门,这一点会被优秀的球队反复利用。与国王连续两场接近季后赛级别的对决,将是他们检验薄弱之处的机会。

在进攻端,让更多投射能力不佳的球员(如华盛顿和小琼斯的组合)与加福德或莱夫利这样的纯吃饼大个子搭档,那么此时场上的空间远非顶级,从而让优秀的防守球队在轮转协防时更具侵略性。

另一种对手很可能会采用的战术,就是用一名侧翼球员去防守独行侠的大个子,同时让他们的中锋(国王就是多曼塔斯·萨博尼斯)去防守小琼斯或其他被认为是场上最没威胁的球员。这让球队能够更频繁地换防,削弱挡拆后空接的威胁,让东契奇和欧文只能频繁单打。

更慢的节奏、更多的换防、更少的挡拆顺下、更多的单打,必然导致篮下频率明显下降、中距离和三分频率上升,这都是季后赛篮球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最近大个阵容取得了成功,但我们仍会看到克莱伯和华盛顿同时在场的阵容。

防守端也是如此。独行侠的策略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油漆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大个子放掉对面不准的射手,强调防无球时轮转或绕前,及在防挡拆时进行沉退和压迫。这也是篮下和油漆区防守数据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对付存在至少一个进攻弱环的球队时,独行侠的这招往往都能奏效,他们的协防体系也都围绕这个弱环展开。

但这种战术可能会被那些拥有空间型内线的球队所洞穿——他们在与波尔津吉斯和迈尔斯·特纳的较量中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或是那些人人投篮能力都很好、且转移球流畅的球队,及那些能在大个子试图护框时飙进中距离的持球手( 例如拥有贾马尔·穆雷的掘金、拥有亚历山大的雷霆,以及拥有达隆·福克斯的国王)。

在这些情况下,除非加福德和莱夫利能像对阵掘金时那样,完全主宰进攻篮板,否则最合理的对策或许仍是华盛顿+克莱伯的防守组合?毕竟与大体型的队友相比,他们理论上更灵活、更善于换防。

常规赛只剩下11场比赛,接下来对阵国王的两场比赛将揭示很多东西。这也是大体型化之后,独行侠向世人展示自己雄心的机会,他们不会再容许他人在篮筐附近予取予求了。在本赛季的前两场对决中,萨博尼斯在油漆区2118中,而国王全队的内线命中率高达67%

与约基奇一样,达拉斯的中锋们当然和小萨博尼斯不是一个档次的,但他们必须利用自己的尺寸和运动能力让小萨在攻防两端都筋疲力竭。小萨不会是唯一的问题,国王的进攻很有凝聚力,他们已经无数次尝试过迈克·布朗的快节奏半场攻防体系。他们没有明显的进攻弱环,他们的特点就是大量的传导球和内外结合,还有福克斯这个中距离刺客。

这将是一块试金石,来检验这支新面貌的独行侠究竟成色几何。

————————MFFL————————

(翻译:基不德)

发布于中国香港阅读 1236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今夜有酒今夜醉

· 广东

看完,我什么都基不德了

GIF
亮了(6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大侠上刺刀

· 福建

文章很好。独行侠从一支倚仗三分命中率、内线防守漏洞百出的小阵容球队,变成了一支内线进攻拉满、且将禁区变成禁飞区的庞然大物。昨天萨博尼斯被完全防住,而与国王的前两场对决中,萨博尼斯在油漆区21投18中,国王全队的内线命中率高达67%。

亮了(2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