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三分球、后撤步投篮、魔球理论、sportVU、handcheck的前世今生
三分球:三分球最早正式引入正式比赛是1964年的ABA(希望以表演性体现商业价值的联盟,被NBA长期鄙视),1976年ABA与NBA合并以后,1979年NBA赛场才第一次出现三分球,大鸟伯德是第一个为三分球正名的巨星,雷吉米勒是第一个挂三分球标签的巨星,库里是把三分球推到极致的巨星,引领联盟十年三分球风潮。后撤步投篮:始创于大鸟伯德(运动性不足为制造投篮空间而创生的投篮技术动作),被乔帮主推升到极致(因三角战术需要帮主两侧45°背身拿球做轴而开发出美如画后仰跳投),直到哈登的双后撤步三分(包括充满争议的犯规边缘极限争取投篮空间的双后撤步三分)。魔球理论:最早来自于2002—2003赛季职棒联盟的奥克兰运动者队,是数据分析正式开始引入运动联盟的肇始(最早重视数据分析的是上世纪90年代担任纽约尼克斯主教练的帕特莱利,猜猜为什么热火会成为二轮秀、落选秀崛起大本营),毕业于麻省理工商学院嗅觉敏锐的莫雷率先应用于自身的数据分析当中并崭露头角,2006年被道森聘请到火箭队担任副手并于2007年接任总经理且组建了联盟第一个俱乐部数据分析部门。所谓魔球理论就是大样本下效率优先理论,但是简化了很多场上比赛的其他变量,后面再来说。sportVU:就是计算机视觉辅助智能分析系统,率先引入NBA是在2013年,与运动生理学相结合(球员训练时身上佩戴多个传感器),共同形成了比较科学全面的训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勇士的新球馆配备了150个摄像头采集数据,你刺的刚落成不久的新训练馆据说配备了40个摄像头采集数据(不是官方证实数据),对科学的提升球员训练质量和投篮效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handcheck:这里就不再解释这项规则,默认刺迷都懂。1994年乔帮主第一次退役时提出废除此项外线防守规则,目的就是降低外线球员进攻难度提升观赏程度,因为当时全联盟找不出第二个外线突破游刃有余且观赏性十足的乔帮主的替代人选,随着1995年乔帮主复出也就不了了之。再次提出废除并被最终执行是2004年,恰好和魔球理论、数据分析一拍即合,后撤步三分、高位挡拆空间内线外弹等技战术运用大量出现,共同推动了联盟的三分球风潮。三分球技术的缺点:最后说一下三分球在比赛中的缺点,你刺的老爷子一直念叨不喜欢三分球是不是获得了现实利益之后的矫情呢?面对防守需要制造投篮空间,这是必要条件(团队篮球形成空位、半空位投篮机会的核心诉求),速度突破、控运节奏、后撤步投篮以及有效挡拆是外线球员制造投篮空间的主要方法(废除handcheck提供了大量的造犯规福利就不讨论了),本质上是为了提升投篮命中率,尽量避免顶投颜射这些巨星球。但是投篮命中率不是全部,还有投篮命中率的波动性(也就是投篮命中率的稳定性),在常规赛大样本数据下,三分命中率可以投到40%以上,是极具效率的投篮选择,但是在季后赛四胜淘汰的小样本下以及极具身体对抗和空间压迫的防守策略下,三分投篮命中率的高波动性会被迅速放大,这时篮球就会回归到其本质,一定要更接近篮筐更容易获得出手空间才能制胜,也就是季后赛乃至总决赛得内线得天下、中投杀比赛的由来。新赛季随着联盟对防守端规则的再次放宽允许更多的身体对抗和接触,比赛也将会从极致追求三分投射重新摇摆回相对均衡的技战术选择。
frank_骆驼楼主
· 云南三分球和中投作为比赛技战术选择之所以能够有比较大的争议,实际上是常规赛大样本效率高低与季后赛小样本淘汰赛如何有效制胜的争议,防守规则的改变促成了球员和球队的技战术选择,也影响了十多年来球迷看比赛的直观印象。至于文班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提升和选择,还没到那个时候,以文班的学习消化能力,继续在训练中全面提升,在比赛中全面使用,目前根本无需考虑比赛效率和输赢,部分刺迷们过于着急想赢,想的有点儿多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