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第二阶段订单爆发还能到来么?
这是一篇营销观察笔记,欢迎交流。
先贴个图,能把空悬气罐这么放的独此一家哈哈哈😆
su7创始版出问题的可不少啊,说几个主要的:趴窝、死机、导航失灵、行驶中开车门、aeb完全不工作导致撞车,后备箱关不上,出事了找不到客服。
这些小毛病对普通车企不致命,对小米可不是。
说一下小米su7消费者的主要下单动力:
认可雷军,认为小米具有技术优势,小米产品具有技术优势和性能优势,具有品质优势,在技术和品质基础之上的相对低价(良心、价值观),su7漂亮具有普通大众圈的社交价值,对其他车企的情况和产品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觉得其他车企low,比不上小米的能力。
核心提炼出来:宗教崇拜,认为是高技术高品质,相对低价(值得买),消费su7可以成为社交关注中心。对行业不了解。
有小米su7消费者,在与我交流中明确表达,就是认为su7是行业先进的,领先的,高品质的,才会下单。
这就对了,不了解行业,还盲目相信雷老板,用“5000定金7天可退”就被忽悠着下定金、试驾、“大定”转排单,在7天这个时间陷阱里,在一个被各路媒体裹挟着米粉创造出来的舆论狂欢中,哄骗着这些小白们把订单稀里糊涂的坐实了。
高,实在是高。
正常消费者,要掏25万买辆车(以前是迈腾雅阁凯美瑞这个级别的)至少调研半年,每个车试驾2-3次,精挑细选。
小米用了3个月,先开技术发布会(不敢公布价格),然后雷军亲自下场宣传3个月,发布会3/28打鸡血,7天圈了8万个付费试驾名额,试驾拥挤火爆,这七天继续饱和营销,配合试驾员吹捧,居然达成了4万多排产!
真是奇迹,难怪刘强东自叹不如!
小米的消费者是觉得小米汽车品质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甚至领先的,技术也是领先。这样才觉得su7定价超值性价比,甚至有黄牛产生了错觉以为能加价。
本来su7的硬件技术就没有领先优势,被智己L6发布会,用一个标注的小错误,获得了其他参数领先于小米的实锤。
400v平台,没有快速补能,没有稳定的车机(这本应该是小米的长项),aeb无效,自动泊车撞墙,自动驾驶更是遥遥无期只是空头支票。
如果连品质都保障不了,那真是只剩下跑圈(跑分)了。
通过最近的调研,大多数小米汽车的购买者,都是初次购车,以及从老旧油车升级,这部分人本来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沿不太了解,所以会被高强度的宣发说服。这几天在争论中,被高强度普及:什么是800v,什么是智能化,什么是自动驾驶。难免会产生新的认知和怀疑。
从8万大定到4万排产,这些流失的既有凑热闹刷着玩的,也有试驾后不满意的,或者了解了行业后选择观望的。
智界S7的重新发布,我觉得可以给小米定论凉凉了,800v,快充,智能座舱,舒适悬架、超大空间,高品质工厂,全方位碾压小米,对技术和品质的吹嘘都破产了。
真正盖上棺材板的,是视觉智驾下放30万以下,27-30。对全行业的大杀器,区分“先进”“落后”的唯一标准!
没有合作没有智驾的企业现在就可以准备成为others了。
这本来就是特斯拉的护城河,也是小米用户对小米技术水平的期待。一句“现货智驾”,米式吹嘘破产。虽然还有一手可以拿小鹏的方案来输血,但是小鹏严重依赖高精地图的方案自身难保。
现在买momenta?时间太慢还需要重新标定,价格也至少3万/辆,真要是付费ota那小米直接被喷倒闭了。
小米做到了汽车宣传的破圈,也吃掉了这部分破圈消费者的流量和订单。但是破圈之后消费之后,不可能永远是小白,总有觉醒的时候。4万订单不再增长了就是证明。小米已经吃光了所有的红利,接下来的每一个新订单,都要在红海中打破头了。
就像一块没有记忆的石头
· 江苏学华为呀 来个第二次发布会不就行
blueleerlee楼主
· 北京对,外观+跑圈+创始人崇拜,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