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球迷”所谓的“高对抗强度”05总决赛G7马刺对活塞与掘金森林狼的G2尺度对比
前言:第一二段是本人经历介绍和文章背景,如果不感兴趣可以跳过,正文在下面箭头处。
本人80后,小时候从乔丹后三冠看起,也看过OK组合和马刺活塞大战。后来因为学习和工作的原因大概07,08年开始便没看NBA,前年又重新开始看NBA。导致我的经历比较特殊,十几年没看NBA,直接跳过很多中间阶段,尤其是詹姆斯和库里的兴起,直接来到现在的NBA。现在的NBA和过去的NBA确实有很大不同,最大的感官也确实是战场空间大了很多,节奏快了很多,三分球多了很多。
最近掘金森林狼大战,裁判尺度问题成为大家热议话题。大家都知道G1,G2对抗尺度大所以森林狼轻松打掘金,G3,G4哨子比较紧,于是掘金轻松打森林狼。但是论坛有两种论调,第一种是联盟硬保掘金,掘金是黑哨,掘金碰不得。第二种论调是搅浑水式的,季后赛就是要对抗,十几二十年前对抗多足,现在的NBA就是娘娘腔大战。这两种逻辑的背后含义都是G1, G2才是应该的尺度,G3, G4是吹了掘金的黑哨。
驳斥这第一个论调的方法比较简单,因为其他相同轮次的季后赛的对抗尺度根本没有G1, G2那种程度,而是和G3, G4比较持平。同样在西部的小牛和雷霆甚至体毛哨更多,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家球迷互相骂对方当家明星是哨王碰不得,最主要还是因为这轮系列赛比狼掘那是紧多了
第二种论调就比较难一点,毕竟论坛大多数人没见过之前的比赛。尤其那些所谓的“老球迷”把持着话语权,整天怀念30年前或者20年的比赛,说什么那时候比赛尺度大,对抗足。之前我其实是非常不以为然的,因为我就是那个年代直接过来的,对于现在比赛的变化直接感官根本就不是对抗强度。
如果第二个论调也被证明是错误的话,那就说明联盟故意要制造悬念,用所谓根本超出规则之外的,用所谓的大尺度对抗让森林狼收益,真正占了哨子便宜的是森林狼。
正文↧↧↧
这张帖子就直接给大家上20年前最著名的对抗大战,2005年总决赛活塞和马刺的各种攻防回合,与掘金森林狼G2对抗的对比,到底谁对抗尺度更大,到底那些老球迷动不动就怀念的二十年前所谓的肉搏是咋回事。
以下用05G7来指代马刺活塞的比赛用24G2来指导掘金森林狼的比赛。我的选的场景,除了穆雷那个名场面。其他基本都是随意截取的,追求展示完整,绝对没有故意筛选。
先上一张05G7马刺的进攻回合截图。可以看出,那时候的攻防大家几乎全部挤在禁区之内,即使马刺有两名球员站在三分线外,活塞也无视他们。原因很简单,三分不是那个年代常用的进攻手段,球员站那么远也不是拉开空间或者随时接球投三分,而是因为如果队友向内攻击受阻,可以第一时间传出来,向外站位可以更好的接应传球,重新组织。
那时候得分低,第一原因其实是空间拥挤带来的低效,第二便是二次进攻回合是24秒,而不是现在的14秒。
先看这个名场面穆雷持球过半场被两人夹击。这球穆雷一路被近身逼压,无奈停球之后,两人夹击,挣扎了好几秒后才能分出球。这种场面05G7从头至尾也没出现过。
再看05G7的过半场情况,我选的这个几乎是尺度最大的情况,至少被逼出了界。
下面几乎是最紧逼的一次,因为离终场只剩一分钟,是最关键的时刻。
其他情况和普通常规赛没太大区别,如下。
或者这里,只是稍微逼了逼,和森林狼的逼抢强度相比不值一提。
再来看背身对抗的情况,这是邓肯背身的时候。正常靠住防守队员,防守队员上的对抗强度也只是普通。
这是24G2的背身对抗情况,这球不仅能看到背身的对抗,唐斯如何紧逼约基奇,还可以看到掘金替穆雷掩护和森林狼挤掩护的情况,基本就是四五个人互相架肘子抵住对方,一阵摔跤然后重新分开,05总决从没出现过任何类似场面,而这个几乎是24G2的常态。
再看森林狼的掩护,李凯尔趁着波普弯腰防守的一瞬间还压了他一下,使他无法跟上爱德华兹,不过约基奇和戈登马上夹击,华子才没有趁着一下过去。
05G7,防守人隔着1米远让后卫轻松过全场。接着分球给邓肯后,活塞内线伸手轻拨了一下球就被吹了犯规。就这对抗,甚至不如隔壁的小牛和雷霆。
再看一个24G2掩护和对抗尺度的图。
而05G7呢,吉诺比利绕掩护转了一大圈,最后一下吹了活塞的掩护犯规
我们再来对比上篮的对抗强度。这是掘金约老师一路顶着人上篮的情况,一路都是对抗,还有康利路过伸出的小手,最后在两人夹击下上进。
05G7的上篮又如何?活塞球员轻轻一伸手就被吹了犯规。
这是另一球活塞的上篮,鲍文防守时一直高举双手,对方抬手刹那手肘很轻微的碰到了他的手,于是裁判吹了打手犯规,这不就是现在最常见的体毛哨嘛。
最后我不想说这轮系列赛是否公平,但是以上各种例子可以看出,24G2对抗尺度之大几乎不仅本赛季仅有,更是远超那些“所谓的老球迷”口中的二十年前的超强尺度,论坛里动不动就提到的那时的肉搏对抗更是可笑至极。
sheedwallace
· 广东这些人这么次为什么老了9岁之后还把狗特虐得找不着北?
sheedwallace
· 广东这么多年了还是"老詹尽力了,队友CBA"那一套,有没有想过队友的退化跟处处迁就你的打法、让出甜点位有关,谁还记得14年的乐福是什么样的?之后的乐福又是怎么样的?老抱怨队友不行,因为你只挑巅峰期的全明星组队啊,用几年到了30多退化不正常吗?那些20多岁冉冉上升的你愿意等人成长吗?哪个不是被你当作筹码去交易巅峰时期的球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