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的谎言和真实历史

avatar
关注

首先,历史剧并不是不允许虚构历史,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很多就是虚构的。

其次,历史剧允许虚构,但拿着虚构历史剧来探讨历史,那就很搞笑了。

最近,很多人拿着《雍正王朝》当真实历史,这就不得不澄清一下了。

《雍正王朝》粉丝大吹特吹的“官绅一体纳粮”,其历史真实是什么?

明清官绅(官员和官员预备队)免税,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明白在免些什么,以为是当了官就土地不用交税了。

大错特错!

明朝法律并没有规定士大夫有免税的特权,有土地,你就都给皇上交粮食,他们免除的是地方的徭役。而且还是徭役中的杂役,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你考上功名了,你就和普通百姓不一样了,有身份了,不用和普通百姓一起去清理河道,给县老爷抬轿子之类的,这些有失体面的活,都可以免除。

由于后来一部分官员利用这个特权大肆滥用,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庇护在自己的光辉下,不用服徭役。所以朝廷才制定了优免的规则,你是哪个品级,能免多少,都给你定下来。不能超。

由于明朝后期徭役普遍折算成银子,地方在编役的过程中不会也不敢把力役施加于士大夫,士大夫实际上享受了力役的无限优免。同时,由于明朝征收赋税的依据黄册,在明朝后期已经完全脱离实际。所以士大夫可以很轻松的将自己的土地从黄册上划掉,或者登记为坏田,或者少报面积,达到逃税的目的。

但这毕竟是潜规则,而不是明朝朝廷的法律规定。

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制度。官绅免役,意味着官绅不用交免役银子。

但是雍正年间田文镜在河南修水利,就要官绅一体纳粮,实际上是要官绅交免差役银子。

官绅们当然不干,所以乾隆上台就废了这个政策。

雍正朝的奏折、谕令,提及“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次数并不多, 清廷更没有将它作为整体条令来下发,更多时候,清廷用的是“绅衿钱粮,按限催比”、“绅衿里民,完纳钱粮”这样的用语。意味着雍正只是要求打击免役扩大化的现象,对官绅拥有免役特权是承认的。

电视剧里大吹特吹的“官绅一体纳粮”政策,其实就是个在河南实行了几年的加征免役银的地方性政策,没想到吧?

影视区一句话证明你看过《雍正王朝》最喜欢的历史剧
发布于山西阅读 3258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专治各种饭粉

· 广东

二月河:如果你看完二月河的小说对康熙、雍正、乾隆发生兴趣,那请你去看《清史稿》《清实录》等历史书。这些年有理论家、研究者批评二月河的小说经不起历史推敲,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我是在创作,在写小说。

亮了(8)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奥斯维李维

· 江苏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是实验性质的试点政策,雍正又不是傻子,不会不知道这是动摇封建王朝基层统治根本的政策,地主官绅是中央政府和皇帝政策落实到基层的传声筒和执行人,没有这些人对于中央政府的支持,那就是政令不出紫禁城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