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崔永熙球探报告——被外援政策扼杀的进攻创造力
崔永熙的球探报告,读了这几行字,深感目前的外援政策急需调整:
原文大意:当评估崔永熙的长期潜力时,作为侧翼防守者的角色,个人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就像之前提过的,崔永熙控球不错(用词decent,可以理解为“还可以”),但在个人进攻创造力方面并不突出。一个重要的细微差别,就是我们CBA外援的引进就是因为他们的进攻创造性,当然这就会给国内年轻球员更少的机会,所以导致崔永熙不得不固定在他当前的角色当中。
之前提到的内容大意也是是说:进攻创造力的缺乏,也会使得崔永熙在NBA很难持续进攻。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目前的外援政策,正在扼杀我们球员的进攻创造力,这也难怪到了国际赛上,要击鼓传花了。
我深刻的认为,外援政策,不管你外援人次怎么变,六人次八人次哪怕全部开放外援也罢,外援工资冒必须得降低到100万美元即可。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崔永熙上赛季在江苏肯帝亚,肯定竞争的过那个很便宜的小外,叫莱利,甚至可以把莱利打成3D球员,易力如果想赢,肯定优先上大外援。所以一旦薪资帽下降,CBA会逐渐引进更多功能性的大外援,如果引进的都是皮特森沃特斯这种小外,那我们的后卫所谓的进攻创造力只剩下接球跳投了。

虎扑JR1927018782
· 广东四节四人次,防守重点都在小外身上,本土外线投定点,本土内线对位的都是本土,简直不要太舒服。应该限制小外援(身高198以下),小外只能上两节次,内线锋线外援放开一点,可以上六人次。逼着本土外线持球处理球,逼着本土内线锋线对抗外援

廖的唯一粉楼主
· 江苏杜兰特进联盟就给他安排3D角色吗?明显天赋超班的国内球员,凭什么只能当3D?你如果认为大学生进联赛天赋低当3D可以,为何崔永熙这样的天赋要蹲底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