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规划标准挺有深度
在国区看到的日本男篮规划标准:1. 在日本居住五年;2. 会讲日语。
咱们细品这两条,其实挺有深度。
第一条,在日本居住五年- 职业球员在日本居住五年,说白了,就是在日本打了五年球。一个外援在一个职业联赛打满五年,至少代表两层含义:
1. 水平不错,有球队要;
2. 最重要的,在日本打球五年,无论你皮肤什么颜色,你和我们的日本联赛深度融合,你打的是日本篮球。就像福格,深度融合到辽宁体系里,来辽宁之后还涨球了。他是辽宁培养出来的外援,打的是辽宁篮球。
代表国家,和代表一个国家的篮球 - 我们选择了前者,日本选择了后者。
第二条,会讲日语- 这代表你对我们文化的认同。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哪个更重要?
又一次,我们选择了前者,日本选择了后者。
血缘认同,生下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是被动的。文化认同,是个人的主动追求,我们的语言就在那,你主动学就会,不主动学就不会。这种认同选择,是主动的。
同为亚洲国家,在外援规划上,中日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血缘认同+代表国家 vs 文化认同+代表国家篮球,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来自赫图阿拉的托尼老师
· 辽宁还是有道理的!另外嗷,我觉得既然都想到归化了,中国就不应该选蓝领球员,而应该选择能得分的!
mtymly_1
· 辽宁小日本就看实际效果,我们看中面子。就这个区别。也不能说我们就不对,他们就对。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他们能接受外来男人改善基因,我们能么?原子弹老美扔了两颗给日本,不耽误跪舔,我们能么?有些政策篮协可能也知道效果不好,但是也必须去做。你等碰了壁了,反对的声音小了,再改,难度更小。但有时候搞不好,就会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里,反复。足球就是例子。希望篮球不会走足球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