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看车,试车,并最终下定极氪007的经历,知无不言
年初动了要买辆车的打算,新婚夫妻二人的人生第一辆车,一直在各种思路间摇摆。
买辆练手还是一步到位?
1.买辆便宜的练手。新手难免剐蹭,便宜一点的车蹭了不心疼。后边会开了再换好的。
2.一步到位。一步到位到自己想要的车,好车能给人更好的配置,更好的驾驶感受和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油车还是纯电车还是混动车?
1.纯电车。购入成本最高,使用成本最低,配置最高。但没有车位,没有充电桩,该怎么办?续航太低了会让人焦虑。
2.混动车,购入成本低,使用成本较低,配置也很高。说是没有续航焦虑,但没有车位,没有充电桩,比纯电车更尴尬。
3.油车,稳定成熟,但使用成本高,基础配置低,合资车性价比低,额外有购置税……
在乎空间,还是在乎驾驶感受?我们俩还未育,但有生育计划,现在买一辆车到底要应对多长时间内的空间需求呢?
想要体验各种配置和新功能,所以主观上倾向于国产新能源。没有车位,没办法安装充电桩,所以更倾向于纯电车。尤其是于是到处看车,时不时喊销售上门试驾。
看了:特斯拉model 3,model y,智己LS6,小鹏G6,小鹏P7i,小米SU7,阿维塔12,问界M5,智界S7,零跑各款,比亚迪王朝、海洋各款,腾势N7新旧款,领克08EMP,宝马I3,油3,凯迪拉克CT5,沃尔沃S60。
试驾了:蔚来et56,小鹏G9四驱版,极氪001四驱You版,后驱we100,极氪007后驱版,比亚迪海豹EV,海豹DMI,问界M7四驱,理想L6pro。九代凯美瑞高配,雷克萨斯ES200.
对各款车的感受:
特斯拉Model 3:未试驾。
优点:网传风评的操控,好开,续航达成率高,安全性好,品牌有保证。
缺点:配置、智能化跟新势力比一般,网传底盘硬,避震差,屏幕换挡劝退。
特斯拉Model Y:未试驾。优点:储物空间同级别第一档,作为SUV尺寸非常合适,不像国产新能源那样尺寸普遍过大,网传SUV里非常好的操控,续航达成率高,安全性好,品牌有保证。缺点:配置、智能化跟新势力比一般,网传底盘硬,避震差。性别比一般。
没试驾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单位因素,不许特斯拉出入。那怕是后来放开了限制,我们也还是担心,因为他以前能拿政治原因限制特斯拉进入,未来大环境变化,这种事情还是有可能会重演。而且避震差这事儿很难接受。
个人其实很能理解Model Y卖得好的原因,合适的尺寸,超大的储物空间,好开,续航达成率高,品牌知名度高,不用担心倒闭。特斯拉的内饰个人反而不在意,简单但并不算low。如果特斯拉真的能考虑加个空悬改善避震,而你自己的工作又不用担心通行权限问题,那么这车依然会很有竞争力。
智己LS6:未试驾。
优点:空间不错,网传风评底盘不错,调得很舒适,价格、配置也都算有性价比。
缺点:造型过于独特,刹车灯烈焰红唇过于杀马特(后来官方改掉了),带鱼屏无法接受,品牌不值得信任。
去了两次本地的智己门店,始终都没人过来解说,也没有人主动加微信安排试驾,观感于是大坏,加上对智己这个子品牌未来发展能力的担忧,于是pass,没再安排试驾。
智己L6,下定的时候才刚上市,不想再增加一个干扰项了,直接Pass。
小鹏P7i:未试驾。
优点:好看,可能是小鹏最好的车,续航达成率高。
缺点:前后排空间都非常逼仄,整体技术和配置放在2024年已经落后,价格上跟竞品比偏贵。看了一眼就没再考虑。
小鹏G6:未试驾。
优点:同尺寸装载空间最大,智驾和续航都是第一梯队,降价后性价比非常好。
缺点:内饰一般;网传底盘调教不行,后排乘坐体验差;品牌前景令人担忧。至于大家一致吐槽的外观,个人倒是觉得没什么问题,他并不比特斯拉大鼠标更丑。
考虑到后排时不时要坐人,过于颠簸显然不行,于是Pass。
小鹏G9:
优点:水桶车,非常均衡 ,智驾和续航都是第一梯队。试驾过后,我跟我老婆都比较满意,在SUV算是好开,底盘调教没有问题,舒适度也不错。
缺点:品牌,以及那怕是已经比最初降价很多,G9依然不算是很有性价比的车型。
小鹏的车,在跟竞品的对比里,始终都无法做到特别有竞争力。我一直把G9当成备选项,但他从来都没真进过我的最终选择名单里。这是小鹏这个品牌的悲哀之处。
问界M7 2023款:优点:空间大,无论是乘坐空间还是储物空间都很可观,智驾水平和主动安全遥遥领先,各种配置都不算差,车机尚可;
缺点:底盘为麦弗逊,实际驾驶和乘坐真的不太行,稍微烂一点的路左摇右晃收不住,外观过于老气,难以接受。
值得说一说的是智驾,华为的智驾水平确实遥遥领先,真的是无图也能开。但能开和开得好完全是两回事儿,实际试乘过程中,智驾并不算聪明,时不时做出一些诡异的跟车和变道行为,在路口一定会减速甚至刹停,遇到可能的任何状况就会突然减速甚至刹停,直接把我老婆给整晕车了。现阶段,高速智驾,各家新势力的水平都差不太多,无需高阶智驾,无需激光雷达,用起来也确实能减少驾驶疲劳;城区用起来真的心累,华为的超高智驾技术也只是让他从弱智变成了新手水平而已。个人是不愿意在这个阶段为这东西付费的。比起宣传智驾,他第一名的主动安全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
问界M5:未试驾。
优点,外形可能是问界最好的一款,底盘用料好,尺寸合适,智驾水平和主动安全遥遥领先。
缺点:智驾如上M7,价格还是高了一些,25万级别只能买到7秒级动力未免有点贵。
智界S7:未试驾。
优点:智驾水平和主动安全遥遥领先,底盘网传顶配版非常运动,调得很好。
缺点:贵,在竞品当中是性价比最低的,低配版网传底盘差很多,没有HUD等配置。
智界这车最奇怪的点其实是他作为一款运动轿跑造型的车,顶配底盘极端运动,但对外卖点却是空间大?舒适?论空间和舒适他比不上极氪001,论运动他也不如model3和SU7。这就让这款车的定位变得非常奇怪,实际上真正让人考虑买的点只有华为智驾和华为的主动安全,其他的方面他都很中庸,没有真正的特色,颜值上也乏善可陈…再结合他偏高的价格,个人认为这车在20-30万的纯电轿车里是没有太大竞争力的,市场反馈也是如此。
个人始终无法接受华为鸿蒙智行模式。如果华为真的造车,那么华为M5 在20-30万区间真的是相当不错的一款车,我真的会考虑买华为M5。但这鸿蒙智行到底是什么一种模式,他真的有可持续行吗?
阿维塔12:未试驾。
优点:科技感十足,空间大,智驾水平和主动安全遥遥领先;
缺点:网传底盘调教一般,配置过于后现代,过于激进,车门开关方式、流媒体后视镜、屏幕,甚至外形,都有点挑战人的既往认知,以及品牌劣势,三家共养的长安的子品牌,同样没真正做出成绩,没有一款爆款,销量始终上不去,如果未来增程车型都无法带动销量,这子品牌未必真的能撑下去。
尺寸上跟极氪001如出一辙,但除去华为赋能,这车跟001比没什么优势,加上品牌考量,让我pass掉了阿维塔,没安排试驾。
比亚迪:
陆续看了宋L,汉EV,DMI,海豹EV,DMI等车。
宋L:未试驾。
优点,纯电平台车,跨界车,乘坐和储物空间都算大,车型和海豹EV堪称比亚迪唯二最漂亮,品牌优势。
缺点:车漆拉低了车的颜值,没有800v,磷酸铁锂,整体配置放在2024年竞争力一般,内饰质感并不高级,车机不太行,辅助驾驶完全是期货。网传有低频共振现象。
汉EV:未试驾。
优点:后排空间大,乘坐体验舒适,外观漂亮,品牌优势,车型保有量高。
缺点:油改电,网传底盘用料和调教都很一般,车型太老,整体配置放在2024年不够看,续航达成率不行,机不太行,辅助驾驶完全是期货。
汉放三年前是标杆一样的产品,现在跟20万级别的纯电车比,并没有太多优势。
汉DMI:未试驾。优缺点大致同EV,优点是价格下降之后,跟同价位的混动车比,依然有着省油,用车成本低的好处。
海豹DMI:汉DMI的海洋网版本,但是比汉多了几个更便宜的自吸版本。优点:后排空间大,品牌优势,车型保有量不算少,低配和中配都算是性价比高。缺点:动力比较弱,中低配实际动力甚至不如秦Plus。底盘说是比汉的筷子悬架有所提升,但跟其他国产车的地盘调教比起来依然一般。实际试驾下来,没太多槽点,也没什么亮点。在15万价位很有竞争力,但高配就不太划算了。
海豹EV:跟海豹DMI是毫无关系的两辆车。
优点:好看,跟宋L堪称比亚迪唯二最漂亮,动力在比亚迪的车型里算是比较好的,品牌优势;
缺点:跟同尺寸的其他品牌的纯电轿跑比,没什么优势,没有800V,没有三元锂,智能化很一般,动力较其他品牌纯电车来说一般,乘坐空间一般,离地间隙一般。
秦Plus:按照第一辆车买个便宜的练手的思路,考虑过这车。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思路,所以未再考虑。
腾势N7:
优点:内饰是越级的,看过的所有新能源中最豪华的内饰,丹拿音响,舒适配置,都很不错。
缺点:23款胡须太丑,24款好了不少,但能不能把那个老头乐腾势车标也改掉?这一点不改,这车根本就不可能卖得好。以及,今年3月份去店里看了23款,销售加了微信,但从未主动邀请试驾,5月份想去店里看24款,结果告知尚未到店,并表示等新车到店立可会联系我安排试驾,然而直到今天依然未联系过我…这样的销售,在新势力里我只在腾势和智己家遇到过。
实际考虑比亚迪的顺序大致是,最初看宋L,但始终感觉这车作为猎装车,还是比较中庸,后续觉得颜值也没有那么吸引人,加上后来腾势N7降价,猛然发现N7几乎各方面都是宋L的升级版,而这俩车并没有在价格上拉开差距,虽然自己并不会选N7,但也因此在心里排除了宋L。后来短暂关注了秦PLus,但发现自己不太想因为自己是新手就搞个这类车来开,秦PLus虽然便宜,但也不可能真的开一年就换车啊,何必这样为难自己呢。随后看了汉和海豹,主观上不是太认可这类底盘一般的车,加之试驾了海豹之后并没有太心动,再考虑到自己原本20万的预算,而海豹DMI最值得买的是他的1498和1598的两个配置,汉DMI价格又往20去了,然而好像也并没有真的比秦PLUs在尺寸和内饰以外提升太多,最后决定pass掉这些车。腾势N7千般好,奈何实在是颜值太低……
以及主观感受,比亚迪的车甲醛是真的凶,在店里静态体验了几辆车,加起来二十分钟,头疼了一整个晚上。多少也有点劝退。
蔚来ET5T:
优点:入门即四驱,动力三秒级;换电的补能便利性独一档;外观非常漂亮且原创;品牌调性不低,服务非常好;nomi对我老婆有着莫大的吸引力;Baas方案。
缺点:贵,你要为服务和换电付费,29万只能买75度电池,续航达成率一般,实际驾驶感受,地台偏高,没有Hud,座椅硬,乘坐体验一般,后排空间不大,虽然是旅行车,但实际储物空间不算太好。
所有的开蔚来的朋友都对蔚来非常满意,但对于我们来说,蔚来还是太贵了,空间更大的ES6更贵。好则好矣,我们并不愿意为比充电贵太多的换电和服务额外付费太多。Baas方案确实拉低了价格,但其实就是换成了一个分期贷款,我们对分期也没有什么兴趣。毕竟无论如何,早付晚付,这钱该出的一分也少不了。Pass。
领克08emp,未试驾。在路上见过不少,硬朗的外形很符合我的审美,车机不错,音响尚可,但前驱加麦弗逊,不值得花20万,而且领克的三挡DHT技术风评一般,HUD显示一般,加之4s店实在太远懒得跑。跟同价位的其他增程SUV比,竞争力也一般,pass。
零跑,没深入体验和研究。配置给的相当足,确实配得上“汽车界的小米”的称号,但实际静态体验下来,质感确实一般,甲醛相当重。际销量在新势力相当靠前,但品牌上被严重低估,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品牌力,未来前景谨慎看好,不太敢赌。
宝马I3,未试驾。
优点:网传不错的底盘调教和操控性,品牌价值,被低估的电控能力,续航达成率相当高,裸车20万以内的BBA。
缺点:油改电,跟国产新能源车比,配置不足,各种配置都需要额外付费,而有些配置加钱也没有,智能化更是完全没有,后期维护成本高。
20万以下的i3,如果你想买个BBA,那这车怎么也买不了吃亏,实际体验也不会差,只要你不去对比国产车。个人并不想要一辆有标的车,对我来说,车反而是越杂牌越好。车标不起作用了,那他跟国产就更没得比了,于是Pass。
小米SU7:未试驾。
优点:网传很好开,底盘用料和调教都好,完成度高,小爱同学智能水平高,续航达成率高,车内储物空间大。
缺点:座椅硬,不太舒适,跟同尺寸的车比无论是车内空间还是储物空间都不算好,外观过于“心有灵犀”,没有原创精神;内饰很一般;约不上试驾,等车时间太长。
我们俩本来都是等着看小米热闹的人群,完全没想到雷总真能造好一辆车。但实际上市以后,我承认su7成了我心目中的情车。三个版本都是好车,max性能巨兽不用多说,标准版没有按摩,没有800V,电池73度,怎么看都没性价比,但考虑到实际续航里程,他的73度并不算劣势,他的400v实际上也并不比有些家的800V慢多少,而驾驶体验和智能化水平,都是实打实的一流水准,pro版给了更多的续航和期货的城区智驾,放在同价位,跟007后驱智驾100度比,论配置不如,但体验上反而未必不如。劝退的理由当然也很明显:我们没有那个勇气当第一个小时就锁单的小白鼠,后来再想买,已经要排到8个月后,那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等的;我老婆不会支持我买一台小米这个品牌造的第一辆车的,她并没有看上这车;自己愿意买一辆好开的好车,但不愿意买一辆有“心有灵犀”的车,这一点来说他对我的吸引力还不如有点丑的极氪007。艰难Pass。
还看了几辆油车。
4月的周末的下午,雷车和沃尔沃的4s店,一个人都没有,我们是仅有的一组客户。
雷车es200的自吸发动机工作的喘息声在他不错的静谧性衬托之下,显得格外的刺耳,我们都担心他因为喘不过气来而停止工作,拼命踩到底,气缸在咆哮,然而公路闪电还是一以贯之的温柔……我还没到能够欣赏他的温柔的年纪。
沃尔沃的车,在拒绝智能化上是做得最极端的,其他家最多是选择给什么芯片的车机,而他家给你块小屏,似乎已经是拼尽了全力。S60后排出奇得小,让我们怀疑沃尔沃的空间为了安全让步了那么多,到底值不值得。Pass。
最后去看了广汽丰田和凯迪拉克,人倒是都挺多。丰田的销售拼命向我们推荐8代和9代凯美瑞,试驾了一下9代油混凯美瑞,在雷车的衬托下,我居然生出了油混凯美瑞动力很强的感觉。凯美瑞倒是不像沃尔沃,他还是试图在车机上做出点改进,9代的车机确实已经算是不错,已经达到了新势力中下游的水平。但销售告诉我,9代油混动力好,“但不省油”,”纯电车能跑三百公里吗?“”比亚迪也就是堆配置好,但他们的发动机根本不行,”“我们的新车刚发布,所以不降价”。我们看了看最后算下来的21万的报价单,一声叹息,怎么就头昏脑热试驾了这个车呢?当然,现在他们也降价了,而且好像还降了很多?不知道谁成了这几个月买凯美瑞的大冤种。
凯迪拉克的生意好像格外好,仅次于宝马。我们过于静态地体验了甚至没办法启动的真正的静态车,Ct5后排空间马马虎虎,内饰外观什么的都还不错,但算了算配置,想要的舒适配置和动力加上去,就得26万以上。我们没经历过凯迪拉克是豪车,宝总一掷千金买汪小姐一笑的时代,浴皇大帝大帝好像降了很多,但在这个大卷时代,也真没办法让人太心动。当然他们的销售还是很符合豪车的定位,听君自便。“试驾的话得等俩小时吧,前边人太多了”。那算了吧,走吧,“嗯,欢迎您再来。”在这里我倒是感受不到传统合资车的没落,他们好像真的不缺我们这样的客户。那我们也就算了吧。PASS。
最后进入终选名单考虑的实际上只有两家,都是国产新能源:极氪和理想。
001 24款WE版:
优点:动力非常好,空间大,储物空间大,外观我跟我老婆都很喜欢,内饰用料很好,底盘用料和调教很好;座椅舒适度不错,即使没有空悬,避震也做得相当不错,全域800v,充电非常快。
缺点:24款底盘还是调得偏软了,运动属性进一步削弱,开起来会有一点晃;车机流畅度尚可,但并不算聪明;激光雷达纯摆设,辅助驾驶极度拉胯,新势力里可能跟比亚迪不相上下;车尺寸过大,对新手甚至老手都不友好;24款提升了动力带来的后果就是坐实了”电动纳智捷“的名号,续航达成率非常不可观,可以想见可爱的We95在可怕的冬天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品控不算太好。
007 后驱增强版:
优点:车尺寸适中,整体乘坐感受舒适,避震不差,花里胡哨的配置不少;智驾比不了第一梯队,但比001好不少,高速智驾确实是能用的水平;性价比放在同价位的同类车型中是最好的。
缺点:后驱,没有CDC所以悬挂软硬无法调整,底盘整体调教偏软,开起来会觉得晃,应对起伏路面时表现一般,并不算真正的运动;车机流畅度尚可,但并不算聪明;为了把价格打下来所以减配了,座椅通风只有后背没有坐垫,恶心至极;后排腿部空间不错,但头部空间一般,不适合太高的人;储物空间非常一般,前备箱聊胜于无,车厢内实际可利用空间远不如小米SU7;底盘太低加上轴距长,很容易磕碰;氛围灯非常愚蠢,晚上会投射到后视镜上,纯纯的鸡肋。(真实车主体验,所以详细了点)
极氪是除了特斯拉之外第一个看的国产新能源品牌,无论是尺寸巨大的001,还是科技感十足的007,都给了我很不错的第一印象。具体到001和007,心路历程则是:001梦中情车,可以真正一步到位,既满足驾驶人好开的诉求,又满足乘坐人对舒适的要求,还能解决未来若干内带娃的储物要求,但尺寸过大对新手并不友好,辅助驾驶过于落后,这一代又过于纳智捷,续航堪忧,属于长板短板都很鲜明。007空间和各种用料都不如001,但智能化又好不少,实际续航也好一些,尺寸也合适,更适合新手,选这车就不太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未来再购入一部大型SUV。我喜欢001,我老婆喜欢001的乘坐体验,但又对他的智能化,他过大的尺寸和能耗水平表示担心……
理想L6:
优点:性价比高,同价位配置拉满,入门即四驱,在这个价位是水桶车;舒适性极佳,每一个乘客都会爱上理想的车;尽管是理想车里空间最小的,但依然是大型SUV,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依然很大;Hud是我试过的所有车里最好的,理想同学是我试过的最聪明的,最能给人情绪价值的车机(我不确定小爱同学在汽车上有没有那么好)。
缺点:磷酸铁锂电池;底盘减配;尽管已经是理想最好开的车,但这车还是跟好开没太大关系;增程车技术并不先进;每一辆增程车车主都把它开成了纯电车,每天充电,绝不肯用一滴油,而这并不适合没有家充桩的人。
理想是突然杀入备选名单的,然而试驾过一次之后,它就成了我老婆的最爱,没有比它更舒服的大沙发,也没有比理想同学更体贴的车机了。千万别带你的家人去试驾理想。
而我一方面在内心无比抵触增程这种落后技术,抵触人生的第一辆车就是一部毫无驾驶乐趣的奶爸车这种可能性,一方面又真的觉得妈的座椅真软,空间真大,理想同学真聪明,我买了这辆车后边带娃也够用了。
李想家的魔鬼就是这样引诱人犯罪的。不行,不能这样,我还是要坚持纯电车的梦想,我的初始梦中情车极氪001,我可不想现在就过奶爸生活。
战争就这样开始了。Unhappy wife,unhappy life。
理想是增程车,我们俩没有私桩,难道要三天两头去充电吗?可是它是真的舒服啊。
001空间也很大,也算好开,可以一举两得?可是它是纳智捷,还很蠢……
我不会买理想的。那我也不想要001。
最后妥协的结果,是选了一个好像两边都不占的极氪007后驱增强版加100度电池。好笑,但好像又合情合理。
空间不行,但是好在尺寸小,好开。这车按我老婆的说法,她作为一个纯新手敢开,001她害怕……
虽然不如001,但后排腿部空间并不算小,整体调校还是舒适的,对乘客来说,比同类型的SU7和P7i友好。
电耗比001强,而且它不用像增程车一样经常充电。
不如001好看,但也算是丑得有特点,而且比平庸的理想大壳子好一点。
跟理想比不算聪明,但好歹比001的智驾水平高。
不算完美,但它比那俩车还便宜一些……
算了,不追求一步到位了,现在开轿车,后边过几年再换个或者增购个大SUV就是了。第一辆车就搞理想,那开车这事儿还有什么意思?那后边还能换啥车呢?
最后,就买了这辆黑蛤蟆。开得很满意,仅有的遗憾是自己为什么没有加钱上四驱。然而真花了25万上四驱,又会陷入到为什么没再加一点买001的困境里。
不能患得患失,开心就好。
烟灰缸cc
· 广东现在新能源市场已经卷到让持币观望的准车主陷入各种纠结
一姨漪溢
· 广东很用心的感受,我居然看完了恭喜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