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里,为什么戴笠死时众人的反应那么大?
按《潜伏》剧情,吴站长是复兴社的人,毕竟他是少将,比开头大BOSS李海丰的军衔还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戴笠在上海组建武装力量——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
戴笠发现其中好多人挺有知识文化。他认为,让这些知识青年去当普通战斗员实在太可惜了,于是成立青浦特训班。让吴敬中给他们教授情报学。
余则成和李涯都是特训班成员,他们俩互相认识,只是余则成不知道李涯就是佛龛。
青浦特训班只开了不到一个月,这些学生就因为战事失利,被迫转移到安徽,很多人走散,到最后只剩下100多人。
这100多青年身世清白,且属于戴笠带领的抗日热血男儿,在国党内外的名声非常好,给戴笠长脸的很。他们也被认为是戴笠嫡系的青年骨干。
《潜伏》开头,在安排刺杀李海丰的任务上,戴笠听说余则成是青浦特训班的人,就说:你也有资格了。
因为刺杀李海丰失败了没什么,成功了会立功,而且期间还要处理戴笠个人事务。非嫡系人员没资格做这些事。
后来李队长跟余则成斗法失败,吴站长劝慰他:(余则成)37年就进军统了!(言外之意是他余则成跟你李涯一样是老军统,你不要小看他)
余则成在失去上级的情况下,单枪匹马刺杀李海丰成功。
他在高层的名气丝毫不亚于李涯的佛龛。
站长提名余则成升中校时,局长在大会上说保密局需要100个余则成,站长跟余则成提起这事,脸上的骄傲就跟自己孩子考了年级第一的家长一样。
1、戴笠死,余则成只是惊讶
余则成潜伏在南京,单枪匹马刺杀李海丰成功,还帮戴笠干脏活,毫无怨言,为此几乎丢了性命。
回重庆后,戴笠亲自给余则成颁发三等云麾勋章。
这是军统能授予特工的最高奖章,可见戴笠对余则成的欣赏和感激。
注:1942年仁安羌大捷,孙立人将军也才获得四等云麾勋章。
戴笠到天津视察,除站长外,唯一召见的就是余则成。
马奎很想见戴局长,精心准备了半天,结果没见成,气呼呼的。
陆桥山虽然是郑介民的人,也很期待被戴局长召见,被取消见面后很失望。
所以,尽管余则成是共党的人,但在军统内部,他也是戴笠的人。
戴笠的死,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不过他级别不够,加上他现在已经投共,戴笠死了对他的影响不是很大,至少他的反应没有吴站长那么大。
2、戴笠死,吴站长吓傻了
军统这个机构,就是因为蒋介石对戴笠的信任和支持而诞生的。
戴笠没了,军统可能会被蒋介石裁掉,马奎就在会议上向站长问军统会不会被裁掉。
作为军统天津站站长的吴敬中,怎么可能不慌?
这可是涉及到他的职业身家乃至性命。
没了戴笠领导军统,党内别的山头可能会整死他们,吴敬中想安度晚年都可能是奢望。
所以一听说戴笠飞机失踪后,一向老成持重的吴敬中吓得话都说不利索,腿也软了,人也傻了,喃喃自语:我要马上去重庆。
3、戴笠死,陆桥山惊喜
陆桥山是南昌调查科时期加入的军统。
1931年,蒋介石在江西剿共,在南昌成立南昌行营调查科,34年这个部门被并入戴笠的军统。
这部门是惹老蒋生气后,老蒋撤掉它的头头,强塞给戴笠的。所以它在军统里属于没娘的孩子。陆桥山会钻营,以同乡的身份,攀上了军统大佬郑介民。
郑介民是复兴社时期,跟戴笠资历相同的骨干,后来任复兴社华北区区长,立了不少功劳。
戴笠死时郑介民短暂当过军统局长,之后当了军令部第二厅厅长。
后来陆桥山吃里扒外,被押解回南京后,以第二厅特派员身份杀回天津,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戴笠一死,陆桥山就特别高兴。
站长去南京回来后,跟余则成说:上面的意思是让陆桥山当副站长。
这个上面指的就是郑介民。
3、戴笠死,马奎傻乐
马奎是毛人凤的人。
毛人凤是1935年才加入军统,比陆桥山都晚,可见其资历多浅。
他以秘书身份爬上去,在特务工作上也没有什么突出能力。
国府高层很多人都看不起他,蒋介石也不怎么信任他。
吴敬中对他,也没有像对戴局长那样的恭敬。
戴笠去天津视察,吴敬中紧张到极点,态度毕恭毕敬。
后来戴笠死了,毛人凤上位,佛龛暴露时,毛局长打电话责问吴敬中。
吴敬中一直甩锅死不认账,一副“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态度。
所以,毛人凤虽说当了这个局长,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替吴站长、乔站长这种军统各站大佬们,在中央跑腿的秘书,腰杆子不硬。
而马奎还沾沾自喜,认为靠山升官了,自己腰杆子更硬了,同时也飘了,居然敢调查站长。
后来马奎被通共,其实毛人凤心知肚明,马奎这是得罪了站长。
毛人凤不想得罪吴敬中,根本不替马奎说话。
不但不保,还示意吴敬中把马奎这个给他惹麻烦的傻瓜做掉。
所以,戴笠一死,马奎乐是真乐,但傻也是真傻。
虎扑JR2081783040
· 广东你们董事长死了,你没反应?
样样红
· 江苏首先他得是高管,小喽啰没感觉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