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广水]爱呢,在白云之上。听后感
这是第3次在版里发这种东西了。在网上听了一些推荐。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这本广播剧,于是便选择听了这一部。我从来都是一个不弃坑的人。基本上只要开了头,不管好坏我都会把它看完。但不得不说,小白云确实让我很难受。听得我一度想放弃这东西。
首先给出我的结论性评价,这是一部名气大于实力。 制作大于剧本。披着时髦的外衣展现了一个古老内核的故事。是一个没有什么商业性的故事,没有快乐的故事。
我的建议是,别看,快跑。
下面我得说一说我的心路历程了。
首先这是一个倒叙的故事,从一开始作者就抛出了这个难题。后面才一步一步揭开。也就是因为这种手法,就会导致所有的糖都掺了沙子。始终有一颗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我头上悬挂着,我没有办法,真的很开心,真的很磕他们,因为前面的美好都会被收回去的。
并且故事上两个主角遇到了他们完全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认为这个作品最大的问题。一个完全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很像游戏王A5的故事,主角一方的理念已经完全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了。于是最后的结局在经历了各种磨难之后只能活在一个近似于完全梦幻完全不可实现的幻想生活里。
这种完全虚浮一点实在的感觉都没有的,是完全没有办法带来快乐的,这就是我说他没有商业性的根据。他就是一个自我感动式的。不管是作者的自我感动,还是女主角的自我感动。交汇而成,单纯您相信情感的故事。可以说从第1集第1句话抛出的问题到最后一集最后一句话,也依然没有任何解决的可能性,我反正是很难想象,在手机被监视,声音被监听的情况下,这两位要怎么谈恋爱。我不知道是不是。主流的用户会吃这一套。反正我是完全没办法接受。
两位主角的恋情完全的站在了大义的对立面上。这种设计是超脱于普通的家庭阻挠而产生的新的负面情绪包。用于故事的设计。但是实际上这种参加保密工作人。并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夸张,隐姓埋名什么的即使是两弹元勋,这种级别的保密,也不至于做到这一步。所以这个故事就又增加了难度。完全没有办法进行条件上的改变。除非放弃自己心爱的事业,这对于另一个女主是毁灭的打击。
这就是个死局,一个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死局。也不是说就一定要发糖,可以写一些带有思辨的,哲理的故事,但前提是你得保证一定的商业性吧。再有营养的饭,如果不好吃也是避免不了差评。况且小白云根本算不上什么很有营养的东西。
所以其实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点具体情节都不想细聊,因为在最重要的那个问题上一点能动性都没有的话,其他的分支剧情自然也没有什么记忆点了,说的不好听一点,我感受不到这两个女主角的相般配的地方。她们的契合程度应该是我看我看过听过的主角里最差的,我实在是感受不到女主非她不可的这股劲儿是从哪儿来的?
我一直没有那么在乎一个角色的动机,但当一部作品提供的情绪不够好,那么自然就要被挑逻辑的毛病。更别说结尾那个完全就是梦幻中
说实话,听了这么多广播剧之后才能明白崩坏三的可贵。我听的都已经算是公认质量好的了。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可挑毛病的地方。再看看往世乐土,没办法,确实不是一个级别的。
剩下的就是我的个人碎碎念了。广播剧这种东西既费钱又费时间。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尤其是。百合广播剧。听的时间又长,又不能分心听,必须时刻认真。而且整体质量不是很高,所以我大概以后也不会再听了。百合小说反而可以看一看,因为小说毕竟是小说,一目十行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很可惜,我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能看的。百合小说这种女性扎堆的文化产品还是有那种抗拒男性的味道,或者说尤其是百合小说。如果还寻觅不到的话,我可能得自己写了。
萎靡不真真真氵
喵?
即墨百歌
· 广东我感受的基本相反,可能确实是吃的点不太一样,小白云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的非商业和半现实(当然我其实也没有听很多)关于保密那一块我是认同的,剧中强化了这种阻碍作用使得它几乎没有解决方法……但我觉得有的问题它就是没有解的、悲剧性的,而爱情之所以在各种作品里大书特书就是因为它没有一个可以归结的原因,许多作品里爱就是作为一种现象存在,其过程是双方对爱的觉察和为此而做的选择,它先于可以言说的理由而存在,罗密欧为什么爱朱丽叶,阿尔芒为什么爱茶花女,为什么非她不可?没有相配的原因,就是没有为什么(一种审美的态度)小白云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殊异。但看爱情小说看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是爱的形态,不是谁付出多谁更爱谁,而是不同的相处模式,白云的结尾落在一个飘渺的意味上,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现实的意味上(我记得制作组说过是真实改编来着),无论我如何接受如何认为这种感情有着别样的细腻,我都觉得在现在它无疑是没有土壤无法吐露的,更不用说剧里的时间了,所以这是一种只能飘忽于云上的秘密感情,它的建立艰难曲折,它的维护风雨飘摇,它担惊受怕又甘之如饴,可能确实我们在喜好和选择上有所偏差,因为我确实记得她俩在寺庙拿着保温杯定情,缠绵到最后一刻闹钟刺耳的声响,电话里说着暗号和谜语,还有那句“早知道我们在乌镇就开始了”,如果江小叶真的不是非师颜不可,那么这早就不是爱情了。崩三的剧情书写带有哲理思辨当然好,但类似魔幻现实主义和感情为中心的小说我觉得确实就是看一种感觉,它并不要求一定能领会某些意义,却能知晓某些具体而微的事物的样态,“我见过,那就够了”。这是我的想法,建议其他朋友可以综合着来看一下,毕竟差不多是两极分化的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