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楚钦止步 32 强 这件事
这个事吧……怎么说呢。
慢慢试着捋一捋。
首先,输球了,止步32强了,这是事实。
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呢?
仅他个人而言,无非有两个可能的原因:技术不行和状态不行。
为什么不是说“心态不行”?因为竞技状态不止有心态,还有其他方方面面。比如上场前嗦面给自己嗦得膈肌痉挛a之类的,也会影响状态。
当然,现实状况肯定没有乌龙到这种程度,只是做个比喻。
然后一个一个来假设求证。
技术不行吗?不是很现实,因为技术不行很难上奥运单打,也很难有世界第一的排名。虽然他这个世界第一的排名确实有水分,毕竟积分赛,而且还是那种很多世界级球员参加得稀稀拉拉的积分赛,只要场次够多,喂分是有可能的事情--但也只是有可能,因为就算喂分也得有那个嘴巴去吃。
至少,王楚钦是有这个嘴巴的。
技术肯定说不上差。
好吗? 那得看和谁比。
远的什么二王一马,我们就不说了,说点大家比较熟悉的。
马龙、张继科、许昕。
为什么跟三剑客比呢,因为他现在在国乒队战略意义上的位置,就是当初三剑客的位置,
第一梯队的主力选手。
当初的三剑客里,相对比较逊色的是许昕。在传统的大满贯三大赛里,他只有含金量相对较低的世界杯单打冠军。夺冠在2013年,他23岁。
而许昕,在他还正当打之年的时代,他也拿过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ª的世界第一,而且是长期的霸榜。
但为什么三剑客真正排起将来,獒龙蟒,蟒是最后一个?
因为许昕大赛的牌子少了。
很直白,也很残酷,但事实如此。
乒乓球的商业度,到2024年为止都还不够高。至少没有高到职业巡回积分赛盖过世界大赛的程度。
所以,职业巡回积分赛的冠军,职业巡回积分赛的世界第一,群众认可度会被三大赛甩三条街。
至于含金量,不至于三条街那么远,但半条到一条街是有的。
而很遗憾的是,当年的许昕,是高配版的王楚钦。
王楚钦,以他2000年生人来算,如今24岁。
按照三剑客在大赛上的普遍经历来说,22岁到25岁这个区间,他们一般会选择入账世界杯的金牌(许昕),急一点的会选择在25岁的尾巴后紧跟着把世乒赛的金牌也拿了 (马龙),再急一点加上运气不错的,会选择直接在这个年纪三大赛拿全(张继科)。
当然,王楚钦运气不大好,2020年后世界杯停办,大满贯三大赛里相对门槛较低的那个金牌在他起步的时候没有机会拿,这不是他的问题。
但世界杯没有消失,2024年它回来了。
而且,没有世界杯,还有世乒赛。
2021年休斯敦a世乒赛,男单冠军是樊振东
2023年德班a世乒赛,男单冠军是樊振东。
2024年回归的澳门世界杯,男单冠军是马龙。
我倒不是想说王楚钦不行,因为至少2023年的德班和2024年的澳门,他是有一块银牌和一块铜牌的。
银牌和铜牌就不行吗?当然也行。
但也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三大赛上,王楚钦这个第一梯队,没有实际统治力。
国乒曾经的迭代,讲究的只有一个词:抢班夺权a。
什么叫抢班夺权?你想让上一代的退下来,简单,你打败他。
三大赛,世界杯世乒赛奥运会,你用你新生的锐牙硬生生撕掉老将一块血肉,老将自然会退,你自然是新的王。
王皓。2012年梦碎伦敦,是因为他让了张继科吗?不是,是张继科硬生生抢走的。
张继科2016年遗憾告别里约,是因为他让了马龙? 也不是,是马龙硬生生抢走的。
竞技体育,全力以赴这是对对手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不存在让。
所以在技术上,王楚钦自然不算差。但你说他很好?也不见得。昔日三剑客中的守门员是他的高配,拿他和樊振东拼双子星°,他暂且还够不上。
但、是!
纯以他的技术水平,加上他所在半区的安全程度,进奥运四分之一决赛,是没有问题的。
进半决赛,也问题不大。
拼一拼,进决赛和樊振东双雄会a师,不是没有可能。
32强32强,不是用丘的水平不是国乒的水平,也不是他的水平。也不是他的水平
所以牵扯到第二点,状态不行。
为什么状态不行?这个问题好像不可避免的和他拍于有关。讲道理,拍子断掉后他的表现确实没什么大将之风,但他本身也不是大将。初次以主力身份出征奥运会的年轻人而已,不必要求人家宠辱不惊。
可惜,心态没了。
拍子没了可以再换,心态没了,就真的没了。
果不其然,去年世乒赛的银牌选手直接给了他一个鼻窦,给人扇在32强刹车了。
说实在的,32强的确是近20年来国乒在奥运会的最差成绩,所以其实安慰也没有用,他客观地被钉在了下一个奥运周期的耻辱柱上。这没办法,凡事怕得就是“最”什么什么,“最好”会被奉上荣耀之巅,“最差”就会被扔进深渊。
王楚钦打了最差,还是那句话,很遗憾,但没办法。
2004年马琳。打过近似的成绩,也是没守住半区,但还是比王楚钦好一点,16强。
或许有人会疑惑,王楚钦前一天才拿了混双冠军,为什么没法盖过他单打32强的事情呢?
很简单,因为当观众想知道一个运动员的个人能力时,只看单打,不看双打。
对于乒乓球员的个人竞技能力评判中,单打成绩远高于双打成绩。
甚至有些观众是干脆不看双打成绩的。
所以混双冠军,只能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而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运动员。
很遗憾的是,每一代国乒的扛把子,都至少是“出类拔萃”的运动员。
王楚钦,还不够这个水平,却站在了这个位置。
所以观众觉得,他不行,他菜。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个事情,嘲讽嘲讽也就完了。上升到辱骂的地步大可不必,因为这事情还没那么重要。32强而已嘛,最坏就最坏了,能怎么样呢?他打不了比赛了,还是我们吃不了肉了?都不至于。
他会被教练组勒今反省,我们会很快忘记。
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所以很不必在这件事上辱骂运动员。
我们也不缺金牌了,他拿不了牌就不拿,没有人能拿牌那就拉倒,多大点事呢?
反正站在观众的角度,压根也不用急。
比赛这么多,有一个人赢不了,就看下一个人,下一个人再赢不了,那就看别的项目。
这届奥运会,男单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重复一下2004年的历程罢了,都经历过的事情了,有什么好上火辱骂的呢?
哦,不对,隔壁体操那个姓苏的可以骂一骂,那个是真的欠骂。
而且,比烂这个事情,不要着急,他只是目前的最差,以后说不定有比他更差的呢?
不要灰心嘛,一切皆有可能。
好的有可能。
坏的也有可能。
别急,都会来,也都会过去的。
编辑一下,评论区有不少人觉得骂他的人主要是骂他遮挡发球和过度营销。其实,这个说法,对但不全对。因为骂他的人骂什么,和护他的人护什么,这都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所以其实双方一路走来都有n个观点,骂他的人有直接骂他菜的,有嘲讽他世界第一三大赛挂零的,有恶心他太子爷接到队内资源倾斜但打不好奥运会单打的,有蛐蛐他搞小团体的,有嫌弃他遮挡发球球风不正的,有内涵他混双蹭孙颖莎金牌的……
只是现在落到他球风不正和过度营销上了。
以后说不定还能找出新的攻击点呢?
观点无数,根源其实还是八个字:德不配位,能不配位。
国乒绝对主力,这个位置不允许他菜。
但他菜了。
竞技体育,菜是原罪。
说实话,这一届奥运会他能挽回的最好机会是男团比赛。但男团比赛能挽回多少也难说,毕竟大多数人论起运动员成绩的时候连双打冠军都不看,更不会看团体冠军了。团体冠军在很多观众眼里拿下来属于作为奥运选手的“本分”,就是那种,你必须拿,拿了不会加分,只是不减分的冠军。
所以就算顺当地拿了男团冠军,王楚钦也不会从“最差”这个耻辱柱上下来。
除非男团赛里,马龙樊振东接连失误,王楚钦一人力挽狂澜,这骂声才能消一多半下去。只不过从目前状况看来,这个可能性不大而已。
脑壳有shit
· 四川说了这么多,感觉你好像什么都没说。乒乓球男单这个项目,对于我们来说是守卫金牌。作为一号种子,首轮出局是绝对的大锅。但是二号种子樊振东现在守住了这枚金牌,王楚钦也就不存在说没为中国队守住这枚金牌的锅了,只能从比赛上来说是耻辱。樊振东夺冠,王楚钦得给他磕一个是真的!过程中,樊振东无论是输张本还是输决赛。没为中国队守住这枚金牌的锅王楚钦得占九成以上。肉眼可见打张本那场,我们的压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