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廉江客家语言的保护传承

avatar
关注

客家话在廉江历史久远,廉江许多民俗谚语都是用客家话口耳传承和记载的,廉江很多地名都是当地老百姓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用客家方言命名的,只有用客家话才能解读这些地名密码探究背后的廉江文脉。客家话是廉江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廉江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廉江宝贵的文化财富,不能使之消失。廉江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不断记录、传承与保护廉江的客家话,有许多以客家方言为载体的非遗项目,举办过很多传承客家话的非遗活动。

图片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湛江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廉江市,全市使用𠊎话的人口约占40%,主要分布于境内西部和北部的塘蓬、石颈、和察、石角、长山5个镇和河唇、石岭、青平、高桥、雅塘、营仔、吉水等镇的部分村庄。横山镇、安铺镇的河堤也有少数村庄讲𠊎话。通行面积大约1679.37平方千米,占廉江市总面积的59%。

1994年《廉江县志》757页已经对廉江𠊎话声韵调系统、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进行收录。

廉江𠊎歌、石角傩戏都是以客家方言为载体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每年两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都按计划举办三、四期非遗传承活动。廉江𠊎歌传承人有时在镇文化中心向群众传授、传承,有时在中小学课堂去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石角傩戏传承人每年都在傩戏传承基地举办传承活动,还有每年龙抬头都举办巡游活动和庙会,传播、传承石角傩戏。

廉江𠊎歌是用廉江方言“𠊎话”演唱的山歌,其实就是客家山歌。𠊎木鱼调也是一种客家方言的曲艺,现在归为廉江𠊎歌的一个分支曲调。

廉江𠊎歌

曾经辉煌,塘蓬镇一位很有名气的歌手黄诚旺,六十年代的时候,还到过广州中山纪念堂表演过。

廉江的文化宣传部门组织文艺工作者对客家文化进行了很多挖掘、调研、整理,并举办一系列的创作活动,根据𠊎歌的音调特点创作出很多佳作,其代表作是歌颂国宴佳果廉江红橙为主要内容的《王母寻宝下廉江》,2004年和次年在湛江和省汇演中获大奖。2007年6月长山石山村黄凤群、郑壁章等,赴广州参加小曲王争霸赛,一段《忠孝篇》获优秀奖,次年获廉江市文艺精品二等奖。

2020年,廉江市委宣传部还组织创编了大型𠊎歌调音乐剧《红橙奇缘》;2021年,拍摄了廉江宣传片《相约廉江》,就把廉江𠊎歌作为引子,来彰显廉江文化的魅力。这些,都对传承和宣传廉江𠊎歌起到了典范的作用。

廉江市文广旅体局、廉江市非遗中心、廉江市文化馆在对客家文化保护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包括指导非遗项目传承工作,和年度文艺工作评选作品中,都组织重点作者创作大量的𠊎歌作品,肖宽兴、孙惠光、周树勇等作者在2017湛江村歌创作演唱大赛中创作𠊎歌风格的《木马村新唱》、《廉江上山民族村难了歌》均获奖,并成为廉江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市文化馆送戏下乡保留节目。2023年4月,廉江市文化馆陈金燕、周树勇、何利锐等创作𠊎歌《红橙情歌》准备参加2023年10月举办的广东省音乐花会。

2023年4月18日,廉江市文广旅体局、廉江市文化馆联合广西陆川县文广旅体局、陆川县文化馆举办以交流客家文化为主的“九洲江水连两广 廉江陆川一家亲”2023两广两市(县)文化交流文艺演出活动。

长山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廉江𠊎歌的传承工作,在镇文化中心设有廉江𠊎歌传承基地,2018、2019年连续两年举办廉江𠊎歌创作演唱大赛。

2018年,石角镇党委、政府也组织了𠊎歌文艺汇演。

长山镇黄泥艮村通过政府扶持和集资,统一房子外墙和房顶的装修风格,建设了客家特色村落。

发布于广东阅读 286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