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启聪事件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以后很难从车评人嘴里听到华系车的缺陷了,所有的雷只能靠消费者自己去踩

avatar
关注

车评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应该是客观陈述一辆车的优缺点,供潜在车主参考。如果能在测评时发现车辆的缺陷,并且通过车评人自身的影响力,倒逼厂家改进,那更是功德无量。车评人王垠就曾做到过,我相信很多人都还有印象。

大概是19年左右的事情,王老师第一次搞双车十万公里耐久测试,测试对象是5系和e级。那时候我们家刚买530没多久,所以我就对这个测试很关注。买车前做功课的时候,就在论坛上了解到北奔铝换钢的操作,还有部分车主反应没开多少公里减震器下摆臂断裂,去4s店检测认为是因为外力导致,不在质保范围内,自费更换要万把块钱。相比较而言,当时的华晨宝马就还比较老实,用料很扎实,所以就坚持买了530。

没想到测试了大概一两万公里,王老师也碰上了下摆臂断裂的问题,去4s店也是一样的理由拒绝质保。王老师很愤怒,当即表示可以提供所有测试数据,让4s指出哪里操作不当。结果没多久北奔工作人员就打电话过来,毕恭毕敬表示可以免费更换,但是希望不要对外伸张。王老师表示免费更换可以,但是问题他一定会发出来。5系在此期间则基本没出故障,有一个小毛病(我忘了是什么)去4s也走质保免费换了。

这期视频出来后传播甚广,连宝马4s的销售都开始发这个耐久测试视频。后续测试中e级陆陆续续又出了不少问题,而5系一如既往的稳定。最后测试结束,王老师给e级打分不及格,而5系则有85分。

北奔迫于压力,派了工程师主动联系王老师,要了所有测试数据。

几个月后,北奔宣布大规模召回e级更换下摆臂,后续生产的e级下摆臂实锤明显加粗。

袁启聪事件之前,m7漏水问题大规模爆发,没有一个车评人敢测、敢带头冲,但尚且还有车评人能指出几个缺点。本次事件之后,试问还有哪个车评人敢指出华系车的缺点?那些被忽悠了的消费者,只有在提车后亲身体验到了缺陷,才会后知后觉上当受骗。

发布于浙江阅读 17960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万事屋银桑

· 广东

王垠后面又搞了理想L8和领克09的长测,发现领克09有问题时,领克来了一个团队跟他们沟通找问题,这才是认知中的车企该干的事情,而不是让人闭嘴🤐王垠现在在做小米和极氪007的长测……还是挺有意思的

亮了(1828)
查看回复(1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叫我大龟

· 广东

主要是前面还夸了华为的车,只是单单说出一点不好,就搞成这样的后果。咋了,你一台三四十万的车,十全十美没有任何缺点?没有一台车敢这样说吧?既没有谩骂,也没有造谣,也没有诽谤,而是基于他开的那台享界s9实际行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最多只能说他数据支撑不足,只有一台车,而没有把所有s9都开上去试,因为汽车是工业组装,可能他开的这一台刚好就是比较次的那台。然而就只是这样,还是一句真话听不得,离谱。非得全网夸才行,以后是不是他的手机他的其他车子,都只能这样了?只有好话没坏话,不然就翻你户口本查你户口,,说你不爱国

亮了(1457)
查看回复(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