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慎入】特斯拉四驱版ModelY,2年5万公里用车分享
2022年购买,双电机四驱版ModelY,含选配落地43万,至今刚好2年5万公里。
一些为什么“销量高、其它车企都跟着模仿、消费者还要买”等,在这次分享中能找到答案。
全部分享都建立在这使用场景和条件:双电机四驱版Y、有私人车位、有特斯拉家庭充电桩,85%时间都是一人使用,14%的时间两个人用。时间多、旅游多,经济尚可,主要生活在江浙沪区域。
基于这些背景,看官们可以进餐了:
一、优点。分几类。
1、质量。一流的质量管控。5万公里,硬件上只出了右门内饰板烂路轻微异响。
2、操控。一流的操控水平。即便不用刻意做竞技,在弯道、高速急弯、快速变道超越并线车辆或并线的大货车等,如鱼得水。配合强动能回收的踏板调教,四驱版在高速上的厚重感,用人车一体来形容,恰如其分。
3、性能。强悍的性能可以轻易发挥出来。作为对比,有些车标称直线加速也很快,但没有操控、车身扭转刚性、悬架调教、车身重量控制等的综合素质做支撑,性能二字如纸上谈兵、很难在实际用车中发挥出来。特斯拉可以很容易把性能落到实处。
4、娱乐。音响效果强、可玩性高、游戏多、影视剧、网页等。打发个等人、休息的空闲绰绰有余。偶尔小两口有兴致,比如旅游的傍晚、在车内播放电影,配合强大的音响,那就是沉浸式高级影院的效果。
5、软件成熟度。这点是跟国产品牌拉开巨大差距的地方,以至于你在这车上觉得习以为常的体验,换了其它车,却一言难尽。不细说。
6、续航扎实。自己开车不太温柔,表显精准,新车满电525km,现在满电500km。高速以超10%的速度(接近135km/h),维持400+km的实际里程没有问题。快速路、城市路,基本就是1:1的表显续航。在长三角区域,来回900公里的旅行,在外只需要充1次电就行了(我有家充)。
7、悬架。厚重感明显、韧性强,频响一致性明显。体验跟2023款宝马5系一个水平。这个优缺点看个人喜好,有些人喜欢软绵绵、有些人喜欢韧性厚重。不过有些噶黑什么生硬的,要么是早期阶段的特斯拉、要么就是瞎JB扯。有些车悬架的频响特性像神经质,实际是水平垃圾造成可实际可预测性差,这个不细说。
8、强悍的AP。比人开安全。至今AP帮我避免了7、8次事故吧,我5万公里85%都是交给AP(至今无一次我方的责任事故)。这让某些把AP想成普通智驾的人,无法理解。实际就是顶级好学生、跟三流好学生的差别:能克服最难的弯道,而且次次发挥都很稳定。
9、旅途中的特斯拉超充。极高的可靠性:5万公里遇到过一次坏桩,而且还是APP已经提醒了、我不信邪去试才遇到了。节假日基本不排队:有过3次大节日(春节、国庆)往返3500km级别的长途体验,全程特斯拉超充,大节假日没有过哪怕1次排队(你没看错,大节假日俺从来没有排过队)。5万公里用特斯拉超充只排过1次队,因为有高昂超时占用费、充电速率够快,即便排队、时间也不长。其它电车,基本不可能有上述充电体验。
10、品牌。世界名牌,没什么好说的,牌子是全球电车领域最硬的。8848手机、威图等,价格可以比苹果更贵,但论牌子,差后者十万八千里,后者代表了行业最尖端的技术水平。最便宜的特斯拉都在内地,不过美国、欧洲、加拿大、香港等发达区域才是特斯拉销量最多的,价格也贵得多。世界名牌,就是无论走到哪儿,都能得到认可,这跟区域小牌、山寨杂牌是根本性质的不同。有些人自以为的,不是大家都以为的,除非他真的觉得他比世界聪明。
11、OTA进化。有些品牌也叫OTA,实际只能更新某些域控,他们却不会跟你说。特斯拉OTA建立在电器架构优势上,有行业最强大的软件升级能力。OTA把俺早期遇到的问题解决了:早期的1万公里内,遇到了2次黑屏(对车辆硬件功能没影响,比如开车/动力/换挡/空调等,屏幕重启就恢复了)、3次AP在高速的幽灵刹车,软件更新后的4万公里,上述问题均不复存在。
12、内饰。设计简单、质感强烈、拒绝花里胡哨,这个不是键盘能感受到的。对某些品牌花里胡哨、堆砌多余线条、氛围灯纷繁复杂像老式KTV的范儿,完全无感。
13、人机交互。极好,这是长期影响体验的地方。现在很多品牌也都跟着学起来了。
14、冰雪场景的四驱能力。顶尖的电驱控制能力。这点很少有人说,也很少有人用,在两驱标准版上体会不到。特斯拉的四驱脱困模式:2023年春节通过湖北高速的冰雪段,看到好些车辆陷入空转不能自拔、需要多人下车推行,陷入被周边围观谈资的尴尬。多数车排着长龙跟着前面大货车的行车轨迹、龟速前行,不敢变道超车、更不敢去其它完全被冰雪覆盖的车道(没有其它车的行车轨迹),或者戴着防滑链、龟速儒行。但驾驶这辆四驱Y,开脱困模式、越野辅助,俺把整个跨湖北的冰雪段穿行了一遍,就用原车轮胎、无视车道有无冰雪覆盖(无视松雪层或冻雪层)、无视有无行车轨迹。这体现的是电驱控制系统的先进性:自适应调整轮胎扭矩,无论松雪、冻雪,扭矩都能快速跟你匹配上、保持不打滑。当然估计是为了保持扭矩是持续匹配的,在冻雪层上,电驱会明显介入控制速度,即便你深踩电门,速度提升也明显受控(相比常规路面驾驶)。
15、其它。红绿灯识别及提醒,很实用的功能,等红绿灯闭眼休息或玩手机,不怕耽误绿灯通行。空间大。满足全球最严苛的安全标准。耳熟能详的哨兵功能,很多企业至今都没能力实现。高速电耗优势巨大。驾驶特斯拉四驱Y走高速、做长途旅行,是赏心悦目的体验。屏幕素质高/显示效果佳/系统长期丝滑。全系采用AMD芯片,而多数企业还在用高通8155,完全不是一个代际(比如你已经是顶级企业的研究院院长,而天天把你当假想敌的人,还在卷211/985)。售后服务也是特斯拉一大优点(经车友提醒,补充进去)。
二、缺点。
1、降价。从购车到现在,已经降了10万。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降10万影响了我两天的心情。不过相比用车体验、旅行中的风景,这降价也就只是影响心情、自嘲一番就过了。不过论缺点,算其一。
2、语音。基本没用过,早期购车的时候就说有系列语音识别说明,想着基本不用、也没有去细看规则。毕竟不是一个喜欢跟机器自言自语、等着他偶尔智障回复的人。用车习惯早就设定记忆了。
3、后排座椅稍短。如果后排长时间坐人,腿太长舒适度肯定有影响。不过我车后排基本不坐人,而且现款已经加长了。
4、全景天幕。夏天有天幕明显热的问题。买个几十块的遮阳帘,完美解决。
5、座椅通风。这功能有更好,没有也影响不大:上车前远程提前开空调,啥都解决了。另外焕新版已经有这配置了。
6、开AP时的雨刮。不开AP,雨刮功能跟普通车一样,没啥槽点。开AP后会默认接管雨刮控制,有槽点(虽然相比早期已经优化很多了):触发过于灵敏,一点小雨滴,甚至没有雨、只是一些灰尘落在了摄像头区域,就会启动雨刮。
7、手机支架。长期按照油车方式用车的,估计有这需求。近期OTA之后,车机导航显示已经很好了。即便某些人保持旧习惯、想用手机导航,手机放到无线充电位即可,也压根不用买手机支架。
三、部分利益群体喜欢尬黑的地方。
1、特斯拉没有前摄像头。
2、刹车失灵。
3、只有一个踏板。
4、各方面被杂牌新品吊打。(新品的营销话术,把键盘喂了一遍又一遍)
5、事故查不到行车记录。
6、悬架生硬。早期特斯拉有可能,近两年及最新的特斯拉,与这两个字不沾边。
7、没有360。这个多说一点,特斯拉记录仪是四个方位全景、实时记录的,而绝大多数车记录仪只能看前面。若只论实时行车,特斯拉选择后视+左/右视摄像头,远比绝大多数车的360°更好用。为什么?NBA的分卫,能扣爆CUBA的顶级中锋。另外一堆水平低下的车企喜欢宣传360,实际可能连摄像头的图形还原都做不到(失真)、也做不到动/静态环境的实时显示,这类玩噱头、堆配置,也就骗骗键盘们。
四、总结。
1、若满分10分,在我的用车条件、场景下,可以给特斯拉Y双电机版打9分,扣的1分是激励他持续做好,人无完人、车无完车。
2、花时间写这,既是对车辆长期表现的认可,又是为真正想了解产品的人,提供一些尽量客观的内容。不同用车条件、场景,体验会有差异。而且特斯拉的车,用的场景越多、时间越久,越能感受到他的成熟和强大。
下一辆车大概率是ModelS。
虎扑JR0377543340
· 四川路上横冲直撞根本不鸟什么交通规则呗,你看看路上跑的特斯拉是不是绝大多数都是这样子的
闻风而逃
· 陕西一想到我们马斯克能射火箭就觉得 tsl 领先全宇宙的科技公司 有问题是开车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