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协已经建立了全年龄段青训校园青训和职业青训相辅相成 但我还是那句话精英球员16-17岁的年龄段就应该参加成年组的职业联赛

avatar
关注

校园篮球全年龄段比赛:小篮球夯实基础 (幼儿组),去年开始李宁全国小学生篮球联赛建立,早期的凯初现在的康初(已经运行5年左右),耐高(已经有十几年历史,Cuba(已经有十几年历史)。

只要你愿意打篮球 你资质足够 就能一步步走向更高舞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覆盖面也会越来越广。

加上传统体育区域并没有彻底放弃体校里的篮球项目,职业俱乐部也有自己的青训队。(对比校园篮球主要是这些传统青训能打的比赛太多,这些青训球员可以去代表同省的耐高球队打比赛增加比赛经验)。全运会篮球U19的存在也让体育局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体校篮球 同时因为全运会的U系列存在让一些优质的耐高和大学球员得到了很多全运会合同。

所以中国篮球的青训人口够用 普及面广 比赛丰富(质量和数量另说)只要长期稳定推广 比赛系统稳定 总有一天量变会形成质变。

这就是中国篮球区别于中国足球的最关键的一环,篮球现在已经开始运行全年龄段有效的比赛模式,只要这些比赛一直稳定举办下去参与人数和参与的学校只会越来越多,而足球东一个西一个 扯东扯西。。最成功的青少年赛事竟然是董路这个门外汉。。。但问题是他的比赛这群13岁的小孩去哪里?有道路吗?

而篮球 :13岁以后可以去有康初的学校有耐高的学校 有职业青训有CUBA。。。

我为篮协积极推广和全面普及铺开的篮球青少年比赛刚到惊喜 但又有一个问题萦绕着我们的青少年篮球。

但很多青年组比赛为了成绩或者孩子为自己的前途,无限期停留在一个级别留级现象改名字改年龄的现象无论在校园篮球和青训篮球都有被抓包的情况。。所以这些比赛必须有时间限制 康初三年耐高三年大学四年 青训也一样每个年龄组比赛球员参加次数不得超过两年。。。

竞技篮球说白了是天赋对决 美高有十万名球员但能进入D1 400所高校的球员的新生只有1000人左右。。这就是美国篮球强大的原因这样恐怖的淘汰率。10万当中应届毕业大概有3万人以上 ,在3万人中选1000人左右进入NCAA D1(且现在他们也在全世界搜刮人才) 而每年NBA选秀人数是60个名额(全世界竞争)。

所以这就有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青少年比赛的质量怎么样?能不能刺激头部球员所有的潜力?普及是好的,但篮球讲的是天赋。。不断高水平比赛刺激球员的天赋让他们变得更好。。怎么在更高级的比赛里合理运用技术合理运用身体对抗。。如果比赛质量迟迟上不去 头部球员压根就不会思考怎么让自己的投篮变得更好怎么让自己更好的保护球运球等等。。。

我们有欧美国内的青少年不是质量的比赛吗?所以先制定一个参赛限制 然后让16岁-17岁就在青年组比赛无所不能的球员早点打上更高级比赛才是关键。

中国和新西兰的比赛 新西兰国青的头部球员已经有本国职业联赛的出场记录 而我们的U18一个成年组联赛的球员都没有 因为他们今年才有机会获取参加职业联赛的机会。。。

一步慢步步慢 篮球竞技就是一个不进则退的过程 年龄差一个年龄组比赛质感就完全不一样。。。

全世界只有NBA有规定NCAA大学一年才能参加选秀外。。欧洲篮球强国可是善于制造金童的。

有职业比赛经验和没有职业比赛经验完全不一样。。。去年的U19世界杯 王浩然和马明坤是不是比U系列的大杀器万孟霖更好用?而在回到2022年U18亚青赛王浩然和马明坤打的简直灾难。。相同打韩国的比赛 亚青赛打成为什么 世界杯打成什么样。。

我现在对青训普及化很满意 起码比赛越来越多 但我觉得头部这些16岁到17岁的球员。。。在打国内的青少年比赛没有任何锻炼价值如果没有国青比赛 就直接浪费一年两年长球的机会。。

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就说郭艾伦条件要变 要变。。。起码每家俱乐部有一个天才条款申请的名额。。

发布于浙江阅读 630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喔斯尼巴楼主

· 浙江

耐高和CUBA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他们的建立时间并不比中国职业联赛晚很久。

亮了(24)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阿歓

· 上海
虎扑JR1162694630其实三大球排协才是最不做人的那个,足协篮协起码可以看出,为了推广足球篮球是做了很多事的,比如搭建青少年赛事框架。排协是连框架都没搭出来,还是抱着青训不放
收起

因为足篮奥运会没成绩。排协靠着女排,当然不会改。

亮了(1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