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国足球的今天差点就是中国篮球的今天

avatar
关注

中国足球走到今天,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青训体系崩了。

二是联赛体系碎了。

青年人才出不来,成年水平上不去,于是就那样了。

这两方面的危险,中国篮球也一度面临,甚至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踩进去了。

近期的亚太篮球排名,我们已经掉到了第8。这还是大多数西亚国家不怎么重视篮球的情况下。

相比之下,国足排名亚洲第13..........

但为什么很多人对中国篮球还抱有信心呢?

一方面,我们的青训体系越来越完善,完善了小篮球—康师傅初中联赛—耐克高中联赛—CUBA这一套校园篮球体系与职业篮球体系无缝连接,优秀的青少年人才近几年来层出不穷。从U19的赵维伦、王俊杰,到U17/18的张博源、陈家政、李悦洲,到U15的张懿赵杰、张宇辰等。

另外再加个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篮球留学生。

另一方面是我们尽可能保持了CBA联赛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避免了被有心人捞一把就跑或者捞不着也跑的负面现象。

所以,本来足篮就是一根藤的上的两个瓜,一个坏了,另一个也肯定不保。但从来在看来,我们的得篮球已经多少摆脱了这种传染性,走上了一条相对健康的发展渠道。具体原因是啥,大家自行分析吧。

发布于重庆阅读 21768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激萌的糯米

· 陕西

男篮你打得不好真没人看,这种模式下可能会有低谷但总体是奔着打磨技术出成绩去的,我不想怪足球球迷,但每次国足耻辱性大败后还满座支持,我不觉得这对整个行业是好事。

亮了(1777)
查看回复(3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本西蒙斯

· 四川
哈力克江青训球员参与耐高不就行了么。。。青训号称训练水平高但是闭塞死板没比赛,耐高号称关注度高有大量比赛磨炼但是水平参差不齐,那耐高球队借几个青年队高手打比赛岂不是把问题都解决了么
收起

正在往这方面靠拢,目前耐克有几百所学校参加了,未来应该会有近千所学校参加耐高基层赛。青训就20只球队,未来肯定会把自己的球员放入球队所在地区的耐高学校里面共同培养。这样庞大的体量(内卷)球队球员,不愁没有人才。过去7-8年,姚明最大的贡献不是女篮亚军,最大的贡献就是搭建了小篮球-康初-耐高联赛-Cuba这样的一个健康体系。这个体系只要下任篮协主席不作妖,未来50年中国男篮不愁没有人才。毕竟耐高毕业可以选择去留洋,也可以选择加入青训队,也可以选择去Cuba打球读书。让每一名6岁开始小篮球运动员家长看到了发展希望。

亮了(652)
查看回复(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