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体测结果,什么魔鬼17折?就这?
这两天看了不少CBA体测的消息,闲来无事,今晚就索性按照CBA的标准给自己体测一次,看看这所谓的魔鬼测试到底有多恐怖。
事先声明,本人男性,39周岁,净身高183–184左右,体重80kg。从事工作与运动毫不相关,工作内容整天以坐着为主。非专业运动员出身,没有专项健身经历。上学时期体育成绩中等,初中1000米测试成绩4分30秒开外,(班里成绩好的男生在3分40秒左右)。下班后在家利用跑步机与杠铃等器械简单运动,条件简陋但是长期未间断。
图一是本次测试17次折返跑环境,以自身所在位置至画面最远端跑步机位置,总长约15米。依据CBA体测标准,球场宽度15米*17折=225米/组。自家条件简陋,没办法画线,中间还有门框等障碍需要稍微减速,如果严格执行标准可能存在不足15米或折返未过线等违规,仅供参考。(本想在户外,奈何当地今天有雨。)
第一组成绩:58.62秒。(引用名言:第一趟冲太猛了)
第二组成绩:59.32秒。
第三组成绩:61.07秒。
第四组成绩:60.67秒。
以上四组折返跑除第二与第三组之间间隔五分钟之外,其余间隔均按CBA体测标准2分钟执行。(第二组与第三组中间去了趟厕所,所以间隔变成了五分钟,具体参考计时器左上角截图时间。)
四组平均成绩:59.92秒。
接下来是力量环节,最大的杠铃片5kg/个,单侧四个,中间大小的杠铃片2.5kg/个,单侧四个,最小杠铃片1.25kg/个,单侧两个,单侧总计5*4+2.5*4+1.25*2=35kg,双侧35*2+杠铃杆10kg共80kg,家里的杠铃片有限,最大公斤数只能达到80kg,按80kg杠铃计算,本人每天硬拉、抓举、卧推各做4组,每组15个。今天统计卧推每组时间1分钟以内,其余项目没统计时间。
综上分享下我的实测心得:以我一个39岁非专业运动员来说,17折有难度,需要一定无氧能力。到边折返容易耗时间,也可能是家里空间不够,换个宽敞的地方我觉得成绩还能更好。但是相比于无氧,间隔两分钟连续四组更需要一定耐力,好在我有每天风雨无阻五公里跑的习惯,所以即便是对经常锻炼的普通人来说,十七折也也谈不到魔鬼,更别说专业运动员了。但是篮球远动员大多是两米长人,那种身材进行高速折返跑的滋味我没体会过,所以不能完全以常人身高来衡量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消耗。
卧推是力量测试难点,全靠胸部和上肢发力,想提高成绩得循序渐进。
最后说下,CBA的体测如果是按照职业运动员标准来计算的话,我觉得应该没有任何压力。但如果我去参加,我是不可能通过的,因为平常跟球友比投定点三分球,没人防守没有出手时间压力的情况下,平均命中率也就10中4,如果能进6、7个,那这局肯定稳了。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技术门槛是区分职业与非职业的标准。至于体能,有点难度,但是远谈不上魔鬼。就啰嗦到这,我还得把今天的五公里跑完。
执风执念
· 广东需要你这样的人提醒下这些“吃苦耐劳”的运动员们。
大脸汪
· 广西李炎哲134公斤,约基奇都只有128公斤。李炎哲已经顺利通过了体测。那些通不过的,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