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继科的几个误区
张继科,帝国の老虎机,大家对他成绩的印象,是不是445最快大满贯,大赛五连冠这些听着牛啤轰轰的名号
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所谓的名号,本身是当时为了搞点噱头,强行附加的锦上添花的讲法。
先拿445最快大满贯来开个刀,本身张继科的445所表示的实际情况,就是第一轮大满贯完成时所花的时间,即11年5月鹿特丹世锦赛+11年11月巴黎世界杯+12年8月伦敦奥运会,鹿特丹夺冠到伦敦夺冠两个冠军的时间间隔为445天。
乍一看445记录很牛,但正常情况下,这些个记录如果是有含金量的话,那别人应该需要更加努力地赢得比赛去获得才能证明含金量。但实际上呢,张继科这个445并不需要别人更加努力打比赛去获得,反而是需要输掉比赛去获得。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张怡宁大家都清楚,张怡宁理论上是可以完成这个所谓最快大满贯的,因为张怡宁04年雅典奥运+04年女子世界杯冠军+05年上海世乒赛冠军,张怡宁的这3个冠军的时间间隔连一年都不到,时间小于365天,但是为什么张怡宁不是最快大满贯的原因是因为张怡宁早在01年和02年拿了两个世界杯,虽然世界杯不是很重要,但好歹是冠军,所谓的最快大满贯记录,不是让人去夺得冠军,反而是丢掉冠军才能达成,可见没有含金量
同理还有马龙,这位乒坛GOAT,马龙15年苏州世乒赛+15年世界杯+16年里约奥运会,是460多天,无非是因为举办时间的关系变长了,马龙早在12年拿了世界杯,为了一个所谓的记录,难道要扔掉一个世界杯吗,再次证明445最快毫无含金量,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已。
然后是这个三大赛5连冠,这个就更尴尬了,一个4年1届,一个2年1届,一个1年1届,完全不同含金量,不同赛制,不同重视程度的比赛是怎么连在一块的,要连也得连一样的,比如马龙和王楠就是世锦赛3连,有个正儿八经的国际乒联给的世锦赛复刻杯,这才叫连冠。
综上所述,张继科毫无疑问是大满贯选手,历史级选手,但对张继科也要有清晰的认知,最近奥运不久,张的饭圈粉又开始发疯无脑尬吹说,才来水两句。
俺们长大了
· 广东08,09年马龙连上了两届世界杯,连输给波尔和老萨(09年小组赛还输了吴尚垠)。舆论压力太大才10,11年让张继科上世界杯的。然后张继科拿了一亚一冠都守住了半区。马龙是12年以后喂的资源才兑现成了现在的GOAT,12年前马龙的舆论并不比如今的遮王好多少。
俺们长大了
· 广东科普下,08,09年马龙20,21岁。小将么?孔令辉20岁时候95年世乒赛冠军,刘国梁19岁95年世乒赛亚军,击败最强对手老瓦守住半区,20岁时候奥运冠军。马琳20岁世界杯冠军。何况世界杯本来就名额有限,派你去参加就不要提年龄。当然后面因为打的不好就不让去了。你自己本来就很饭圈,还真好意思说别人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