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30队之老鹰:进攻大队秒变防守大队,单核杨重出江湖

avatar
关注

今天开始计划尝试写30天30队系列,从我个人看NBA开始就很爱看类似于这样每个队依次分析的文章,可以帮助我很快了解这支球队的人员构成、竞争力强弱、优势点和缺点等内容,看完后再去看比赛就会发现更有代入感、更能看懂这支球队的战术选择。所以今年我也尝试着从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些视角,来尝试写一下每支球队下赛季的特点、存在的隐患、关键点以及当前阶段等内容,希望能让大家在看下赛季比赛时更有观赛体验~该系列我也会同步更新到个人公众号《数说勇士》里,今天我们先按照NBA联盟的分区顺序,从老鹰队谈起:

一.上赛季简要回顾&休赛期操作

24赛季老鹰最终排名联盟第21名,相比于23赛季的17名继续下滑,这让21赛季闯入东决看上去是黄粱一梦。具体到效率排名上,上赛季老鹰的进攻效率排第12、相较于23赛季下跌5名;防守效率同样下跌5名,且排到了27这一接近联盟垫底的位置。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老鹰上赛季的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伤病的侵蚀。首先老鹰是一支深度较差的球队,全队中只有8-9名球员属于可以上场的水平,结果上赛季球队第一人特雷杨只打了54场,第5、第6人杰伦约翰逊,亨特只打了56、57场,替补中锋奥孔古只打了55场等,球队几乎没有完全健康的时候。

新教练斯奈德对老鹰进行了魔球化改造,上赛季三分出手数由联盟垫底水平一跃成为联盟第9、命中率也来到了联盟中游水平;但是在攻框方面没有实现产量的增加、且因为特雷杨的长期缺阵导致攻框效率下滑,所以魔球化改造后进攻却未能改善。而防守端,老鹰上赛季表现太过糟糕,既无法封锁禁区(对手攻击老鹰篮筐频率第三高)、也无法防住三分(对手三分出手频率第10高、命中率第三高),防守体系的建立是下赛季急需提高之处。

休赛期,老鹰以极低的概率意外抽得状元并最终选中里萨谢,可惜小年状元不确定性往往较强,从过往履历看里萨谢的可能定位是3D前锋,三分准心的起伏很大,防守端倒是兼具体型和机动性,具有很高的影响力、锋线持球技术则基本是毛坯状态。戴森丹尼尔斯是个单防大锁、顶级后卫防守人,但进攻端用处极低,小南斯同样也是防守强于进攻的类型。

转出的球员中穆雷是老鹰二当家,因与特雷杨实在不适配被换做了选秀权,萨迪克贝是个可靠射手但遭遇了较严重的伤病,对老鹰而言比较头疼的是穆雷离开后空出的大量球权该如何分配的问题。

二.下赛季老鹰的进攻与防守资源

1.进攻端

在进攻端,老鹰队内上赛季EPM为正的球员只有杨、博格丹、卡佩拉和亨特四人,其中特雷杨上赛季进攻影响力联盟第19,其是联盟中罕见的持球大核,51.9%的进攻真实回合占有率高居联盟第4名,仅次于东契奇、恩比德和拉梅洛鲍尔三人,如此高的回合占有率也意味着特雷杨可以忍受队内的空间较差、缺乏第二持球人等不利因素。此外杨还是联盟里的顶级组织者,22.1%的助攻率在上赛季高居联盟第3,仅次于步行者双控哈里伯顿和麦康奈尔,4.4的真实助失比与东契奇相似。

博格丹是球队里的精英级别进攻手,他是一名顶级射手,上赛季百回合三分出手11.1次,排名联盟第11名、与预期三分命中相比高出3.2%;且博格丹是个很好的跑动型射手,百回合有2.9次的无球掩护出手和2.2次的手递手出手,进攻端能担当起副攻手的重任。

除了杨和博格丹外,球队没有其他能扛球权的人,这将成为老鹰下赛季的核心问题之一,这是在穆雷走之后必然产生的问题,要知道穆雷24赛季的进攻真实回合占有率高达41.1%、位居联盟第31名,而博格丹30.7%的回合占有率也很难大幅增长。

目前来看,有潜力吃下球权的只有二年级新秀巴夫金和新科状元里萨谢。其中巴夫金一年级在发展联盟度过,在那里是持球大核型打法,场均31.9分钟时间要出手19.2次得23.6分,其中三分球场均出手7.4次35.6%命中率,同时还要场均交出5.9次助攻和高达35.7%的助攻率。发展联盟能刷到这样的数据打上NBA没有问题,但能否把高三分出手+高助攻属性平移上来是关键。此外作为状元的里萨谢大概率也会给与球权练级,但从之前法国联赛的表现看他作为持球锋线的技术严重缺乏,只能寄希望能迅速成长了。

除了持球手问题外,老鹰进攻端的核心问题二在于缺乏攻框手和射手。目前的阵容配置中能打到篮下中产高效的只有杰伦约翰逊一人、再加上以吃饼为主的卡佩拉,真正能深入到篮下这一命中率最高区域的球员只有两人。而在射手群方面,除博格丹和特雷杨之外球队的合格射手只有亨特和马修斯,但马修斯的整体表现只能算板凳板凳末端水平。即是说目前老鹰队内的射手只有三个半,其中两个还得担起开发进攻的重任。也就是说,目前老鹰是魔球打法但魔球资源严重匮乏,要想解决问题也只能冀希望于里萨谢和巴夫金的成长了。

2.防守端

由于老鹰休赛期的新援普遍防守强于进攻,因此在防守资源上老鹰提升明显。首先是来了个顶级单防手戴森丹尼尔斯,其防守影响力高达1.5、高居双能卫里的第8位;在提供单防大锁的同时还能百回合贡献5.8次的破坏球权高居双能卫里的第一名,与第二名的斯玛特(百回合4.3次)有断层差距,且作为高大型后卫能丝滑换防到锋线甚至内线。其次小南斯也是精英协防人和可以换防的小个内线,百回合4次的破坏球权同样也是内线球员的第一。可以预见的是当这两人同时在场时,对突破球员的威慑力无比巨大,此外状元里萨谢在防守端也相当可靠,大卫罗迪虽然进攻神坑但防守上也能凭借体型优势高效护框。

除了新援外,老鹰阵中的卡佩拉是精英级护框手+篮板手,杰伦约翰逊在协防和防守篮板控制上也表现不错,亨特也能作为合格的单防人使用,休赛期老鹰在防守端得到了巨大提升。

但是如果综合攻防两端的话,老鹰真正攻防两端都能做出正向贡献的球员只有博格丹、卡佩拉和杰伦约翰逊三人、再加上持球大核特雷杨,终极阵容的第五人用谁需要仔细考量,目前看亨特的概率最高,其次在面对超级后卫型对手时需启用丹尼尔斯,也可能将资源倾斜给状元主练里萨谢。

三.下赛季老鹰的关键点——特雷杨的状态&出勤

上文提到下赛季老鹰的进攻资源非常匮乏,那么开发进攻的重任就只能落在持球大核打法的特雷杨肩上,因此他的状态和出勤率就成了老鹰战绩的关键。

从特雷杨的生涯数据看,好消息是除24赛季外他的出勤率向来不错,基本上都保持了90%以上的出勤(20、21是疫情缩水赛季),只要他能保持健康老鹰在进攻端至少有托底人存在。其表现最好的是22赛季,彼时球队坐拥博格丹、赫尔特、加里纳利三名精英射手,超好的空间帮助老鹰打出了联盟第2的进攻效率,但随后老鹰选择交易射手换来第二持球手,导致杨的进攻参与度下降的同时真实命中率并无提升,双持球手计划宣告破产。

从数据端看,杨在进攻端很像哈登——进攻主要靠挡拆发起,最依赖的得分手段为罚球和持球三分、同时传球带动队友能力极强。需要注意的是,在尺度较宽的22赛季前半段和24赛季后半段,杨的投篮造犯规率大幅下降但持球三分命中率却显著提升,可见当心思不放在造犯规上时,一个坚决的投手更能扔出好的命中,当然持球三分命中率的剧烈波动是杨的缺点之一,老鹰要想打出好成绩得祈祷杨24赛季的三分命中率可以维持

从进攻方式上看,特雷杨是一个持球挡拆大神,在持球挡拆领域能做到高产中高效,上赛季只有鲍尔的持球挡拆产量超过了他;此外他的单打和快攻产量在控卫里还算不错、效率只能达到中等,下赛季杨在持球挡拆领域能否做到效率的提升是关键,特别是在穆雷被送走、球队重回单核模式背景下。

四.下赛季老鹰的建队思路

最后来聊聊个人认为下赛季老鹰的建队思路,首先他们在与马刺的穆雷交易中送出了25、27年的无保护首轮和26年的首轮互换,考虑到26年三年级的文班很难再摆烂,马刺的26首轮大概率在乐透区之外,即是说未来三年老鹰摆烂都无意义,除非能将选秀权从马刺手中“赎回来”,这也是休赛期特雷杨与马刺的绯闻很多的原因

那么老鹰要想迅速重建,只能冀希望把特雷杨或其他优质资产转换为一个大概率1-10顺位的选秀大年首轮,个人认为老鹰的要价应该与当年爵士交易米切尔的筹码看齐,虽然老鹰近两赛季战绩不好,但杨的个人水平并未下降、且他已证明过搭配射手群时在进攻端的强大之处(打出联盟第2的进攻效率)。此外像魔术这样进攻端严重缺乏创造力但防守顶级的球队同样与杨很适配。

事实上围绕着杨建队在东部本身就是个很好的选项,特别是考虑到布伦森、米切尔来东部就能叱咤风云。围绕特雷杨建队本质上与围绕哈登、东契奇建队相似,首先需要给他一个好的5号位挡拆搭档,目前老鹰在中锋位上有深度而缺乏高度,卡佩拉、奥孔古、小南斯功能性上重叠严重,如果能用其中1-2人去升级阵容会更好。其次再给他搭配上几个具有3D属性的侧翼和锋线球员、防守端保护他,进攻端可以戏份较低但要把定点三分投好,同时有合格的转移球能力就行,比如把丹尼尔斯升级成卡鲁索、梅尔顿、狄龙、多尔特等都是很好的选项。锋线上优先期待状元里萨谢及杰伦约翰逊的成长,其次在4号位上如果能引进类似于之前加里纳利的角色是最好。

所以个人认为下赛季老鹰的最佳建队选择是先观察重回持球大核角色的特雷杨带现在的阵容能到怎样的高度,如果赛季中期战绩不错、能进入东部前6,证明围绕杨建队依然有很高的下限,可以考虑继续补强;如果战绩一般,同时市场上有针对杨的优质报价筹码,才考虑出售当家球星,否则继续培养里萨谢、巴夫金、杰伦约翰逊、丹尼尔斯等新人怎么都不会亏~~

最后给出一个基于阵容中球员上赛季表现的25赛季战绩预测,以及每名球员的实力档次和一句话点评

湿乎乎的话题新赛季30大球星11-20出炉
阅读 2165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北岸花园小兔乖宝

· 河南

市长加油,看好今年崛起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IGPagonX

· 北京

可以老鹰区和湿乎乎都发一下,我也挺想看看三十个区各自对楼主的评价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