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丨AG5:“更好的鞋,不一定要更极致”
阿隆·戈登,361°锋线位置的“至宝”。
给出这个评价并不是因为戈登本人的生涯成就,炸裂扣篮以及外向性格在场内场外给361°带来了多少曝光,也不用提及几次中国行的亲和力带来的“球星引力”。
作为一名“签约球员”,最大程度地从自己和篮球运动出发,给予361°更多意见和建议,对于361°以及众多度子粉丝来说,或许才是最好的宝藏。
AG5的诞生,亦是如此。
据说是阿隆·戈登“参与程度极高”的一代签名鞋,AG5似乎没有继续跟随当下的球鞋趋势,向着“更轻、更快、更长碳板”的方向演化。而前后分离式大底,扎实的鞋身组合以及鞋身稳定系统,似乎为这代签名鞋奠定了“求稳”的锋线鞋基调。
如果不是“看起来更强”,AG5到底做出了哪些变化,才让它能配得上“正代签名鞋”的名号呢?
老样子,先说缓震。
在中底结构上,这次AG5选择使用全掌双密度ENRG-X科技作为基础结构,并在后掌使用填腹式粗胚超临界发泡科技,以满足戈登及其他冲击型锋线“前掌韧弹起飞,后掌平稳落地”的脚感需求。
实际上在实战中,这套科技相比起AG4以及其他采用全掌超临界的锋线鞋有着更为直接迅速的启动回馈,后掌粗胚超临界发泡材料的厚度也能形成落地时的完美感知,对于我们这种大体重突破流球手可以说是十分带劲的脚感。
而这份“带劲”,还来源自链接前后掌的SOAR PLATE。
搭载在AG5上的SOAR PLATE是一条X形贯穿足中部,并向前掌前叉延伸的弹射板。启动瞬间的一部分助推就是由这块弹射板提供。
与此同时,厚度上的优势让SOAR PLATE能够成为足弓支撑的“中梁”,联通从中足向后跟包绕的TPU模块形成一个“外包型护踝”,提升在前后分离式中大底结构下整体的联动性和稳定性。
搞定了中底稳定和缓震的针对性,其实其他部分相对来说解法就相对简单。AG5在鞋面上这次采用了高强度一体式梭织配合鞋头漆皮部分和后掌材料加厚,在扎实的框架下提供充分的包裹。
即便这样的结构设计让球鞋看起来更加像是21世纪初的锋线球鞋,但是一眼就能看出的稳定扎实也不失为一种优势(其实是很对我胃口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AG5在漆皮下覆盖了一层超临界材料,在球鞋整体寿命的一大部分时间里可以避免因为运动时的极限动作带来的鞋头漆皮褶皱,不失为一种小巧思。
或许依据当下的评判标准,361°对AG5的呈现或许不够“主流”。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将对于科技和实战需求的“极致”塞入一个更具有针对性的框架,或许是呈现阿隆·戈登个人兴趣的,更加具象的方式,也是对于大体重的,有着高频率突破和起跳追求的球员们最好的支持。
一双“更好的鞋”,或许不需要“更极致”。
这双AG5,或许也是一种答案。
中介费免了
· 河南楼主,168但是180斤的矮胖锋线适合这双鞋嘛,一般我是地板流
中国男篮的希望呢
· 江苏这5代好看!现在已经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