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温铁军的《八次危机》
温铁军是网上很火的三农专家,某音上经常刷到温铁军、卢麒元。捧温的网民很多,但也有张捷等经济大V狠批温。温铁军代表作《八次危机》的主要观点:工业化发达国家通过收割发展中国家来度过经济危机(或者叫转嫁危机);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因为无法向其他国家转嫁矛盾,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将使他们的工业化进程被打断;中国因为有广大的农民基础,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危机多次转嫁给农民,所以工业化进程才没有被打断。
个人不完全的理解:
1.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保证,相比之下小农经济必然是低效的。
2.经济危机是工业化国家无法跨越的经济规律,先发国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向后发国家转移矛盾来度过危机。
3.后发国家发生经济危机非但无法转嫁矛盾,反而被先发国家趁机收割,甚至引发动乱,多年努力白费。最终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4.小农经济虽然效率低,但是对经济危机的抵抗力极强,有利于经济软着陆。虽然小农经济不直接参与工业化却是工业化的坚强后盾,作用不可或缺,这是中国经验。
打个比方。如果你有1w,通常会拿8k出去挣大钱,只留2k最低限度生存和应急,挣钱固然爽,一旦经济危机破产就只有去跳楼。温的观点:如果有1w,只拿5k出去搏,留5k存银行吃利息,虽然挣钱慢点,但是遇到经济危机,公司好歹能苟住,不至于马上破产。
网上对温铁军的评价过于割裂,那么应该如何评价《八次危机》这本书呢?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外部风险低,就应该大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保高速增长才能追赶老美;如果外部风险极高(比如某大国虎视眈眈),就应该放缓步骤,重视“三农”问题,打持久战,防止被拉爆收割。
虎扑JR1840049529
· 湖北工业升级转型的时机是很短暂的,你一步跟不上后面就没机会了。再说我们国家从1949到现在,外部风险非常低的日子能有几天?最后就是,不在风暴中锤炼出来的工业化是绣花枕头。
层林尽染红
· 新疆个人看法,温教授提出的情况、问题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并且称得上是角度犀利、发现本质但是他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无法说服我,给人一种“资本下乡”“资本定价乡村”“资本接管乡村”的感觉,大有“继续解构公有制”的感觉。乡村振兴、乡村现代化都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乡村拥有更多产业自然有更多收益更多就业,自然也能留住农村人能让劳动力回流。但是乡村振兴是否应该由资本主导,是否应该让乡村变成城市那样一切皆可被资本定价,甚至乡村资源拥有“金融属性”,这个我是持否定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