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特2代深度实战测评|接过接力棒,2025还会是销量王吗?
说一个大家可能会觉得惊讶的数据,根据识货统计,JA1几乎每个月都霸占销量榜首。
而结合身边购入它的小伙伴和我本人的亲身体验,我认为它成为销量王并不是一种神奇现象。
保障优秀实战性能的同时,类似于休闲鞋的造型赋予篮球鞋上少有的穿搭属性,而莫兰特本
人极其吸睛的打法,也吸引球迷们买他的同款。
熟悉莫兰特的球迷总是津津乐道他的故事
从“0星高中生”,“高二还不能扣篮”,“非篮球名校球员”到运动能力爆炸的NBA榜眼秀。
带领球队从季后赛边缘的鱼腩球队走到季后赛的闪光灯下
即使经历禁赛风波,在复出的第一场他就完成了绝杀。
在观看了他的个人纪录片后,越挫越勇,迎难而上几乎贯穿了莫兰特的成长轨迹,而他的这些经历和取得的成就真的很难不让中国的球迷称他为“爽文男主”。
时隔一年多,JA2来了。
与一代刚上市时的一片不看好之声相反,Ja2一上市就凭借他似曾相识的外观让许多消费者惊呼“出必入”。
区别于一代的休闲风造型,二代显得更有战斗风。
从拿到快递到现在,我已经实战了5场,以下是我个人的实战体验报告。
首先是包裹:
JA2升级了鞋面,鞋头区域依旧是织物,但在鞋面两侧增添了模压面板,相较于前作进一步提升了包裹性和稳定性。
我是脚型偏瘦的罗马脚,一代我穿着会有明显的脚趾被强行往内掰的感觉,但在二代上这种感受要好很多。
JA2虽然鞋面虽然柔软,但在做一些侧蹬的动作时不会出现鞋面撑不住脚力的情况。
再就是中底感受:
还是泡棉+前掌zoom,整体的中底感受与前作几乎一致,重心和前后落差都很低。
而且它真的很轻,41码单只重量才300出头,绝对是市面上轻量化第一梯队选手。
得益于低重心低落差以及后跟细节性的两道凹槽来释放形变
在做一些变相动作时不会有卡顿感,步态适配很丝滑流畅,做到了脚的延伸。
气垫的互动感初期上脚不明显
但在把鞋垫踩实后它会慢慢凸现出来,尤其是在做一些跑跳时感受尤为深刻。
实际感受下,JA2的缓震极限我觉得不是很高。相较于大体重的朋友,我更推荐给80kg以下的兄弟们。
就下来是支撑感受:
传统的耐克公式化模版,虽然重量轻且中段只有一块TPU,但它的横向弯折与纵向弯折的应力释放点控制得都很合理。
虽然中底内侧没有做大面积的上翻,但是足弓贴合度很饱满,实测足弓支撑够用!
至于力线问题,我左脚低足弓,右脚正常足,以下是效果图
最后是抓地环节:
外底方面形状依旧是XDR大底,但鞋底纹路从人字纹变为类似于以前的欧文7的“回字纹路”。
单论抓地表现,不输一代,依旧是室内外都极其优秀的那一档次。
至于耐磨嘛,因为仅在我室内实战了4次,室外1次,暂时看不出来磨损,但个人推测耐磨表现应该不会输给前作。
总结:
作为销量王的续作,在899这个发售价位,我觉得JA2是带着极大的诚意来面对消费者。
外观升级的同时修复了前作的实战缺点,如果你说他在明年依旧会是销量王,我举双手赞成。
测评的最后,我想引用一句莫兰特曾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过的一句话。
“当灯光熄灭、当批评声如潮水般涌来、当有无数放弃的理由时,我仍然屹立而起。”
可以滚啦
· 吉林这鞋上脚还挺贴合的,加速启动时那个回弹力也非常自然,耐克这次真的让我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