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物理学做出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的投票,什么水平?

avatar
关注

《物理世界》在1999年向全世界250多名物理学家发送了一份邮件,问了他们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选出5位对物理学做出最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130多个人答复了这个问题,投票结果如下:

119票,爱因斯坦

96票,牛顿

67票,麦克斯韦

47票,玻尔

30票,海森堡

27票,伽利略

23票,费曼

22票,狄拉克、薛定谔

20票,卢瑟福

13票,费米

6票,玛丽·居里

4票,巴丁、朗道

3票,贝尔、贝特、吉布斯

2票,阿基米德,尼古拉·哥白尼,皮埃尔·居里,杰拉德·特·胡夫特,埃德温·哈勃,约翰内斯·开普勒,沃尔夫冈·泡利,威廉·肖克利,J J 汤姆逊,查尔斯·汤斯,史蒂文·温伯格,汤川秀树。

1票,卡尔·安德森,亚里士多德,查尔斯·贝内特,格尔德·宾宁,费利克斯·布洛赫,尼古拉·卡诺,鲁道夫·克劳修斯,德谟克利特,克里斯蒂安·多普勒,托马斯·爱迪生,欧几里得,阿瑟·爱丁顿,莱昂哈德·欧拉,斯蒂芬·霍金,大卫·希尔伯特,保罗·朗之万,亨德里克·洛伦兹,阿尔伯特·迈克尔逊,拉尔斯·翁萨格,塞西莉亚·佩恩-加波斯奇金,瑞利勋爵,马丁·里斯,海因里希·罗勒,威廉·伦琴,阿瑟·肖洛,艾伦·图灵,约翰·惠勒,肯特·威尔逊,杨振宁。

发布于安徽阅读 396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完颜仲德

· 浙江
本人路过而已我对杨米尔斯场了解有限,如果你不是杠精,你就用学术观点证明你是对的,杨米尔斯场是错的收起

大兄弟,我当然不是来抬杠的。但我也不是想说杨米尔斯是错的啊,这都哪儿跟哪儿啊。第一,“它解释了世界有哪些基本粒子构成,粒子间如何传递作用力”,并没有。您所说的这个是标准模型。标准模型的建立是几代物理学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没有哪位物理学家的贡献特别突出。这个真要说能说出一大串名字。派斯有本非常好的书《基本粒子物理学史》,详细讲了这个历程,是关洪先生翻译的,推荐给您。第二,“同时杨米尔斯规范场利用非阿贝尔群统一了除引力之外的强力,弱力,电磁力”,这三个相互作用到目前还远远谈不上是统一。我们不能说标准模型里包括传递这三种相互作用的规范玻色子,就说标准模型统一了这三个相互作用吧。而其他的SU(5)误差还是太大了;超对称虽然很优美,但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第三,“规范场的预言和希格斯粒子实验质量上的不同”,这个您是从哪儿看的呢?首先规范场是个巨大的框架,杨-米尔斯场只是其中一部分。而《Conservation of isotopic spin and isotopic gauge invariance》等两篇文章里面存在的问题是,它没有被证明可以重整化,也由于时代局限性没有后续的色荷相关内容,所以相当于没有任何物理实在。而后续的重整化是特霍夫特做的和维尔特曼做的,电弱统一是萨拉姆、温伯格和格拉肖做的,夸克模型是盖尔曼做的,渐进自由是维尔切克和格罗斯做的,希格斯机制是希格斯和布绕特等人做的。在此之前有狄拉克、费恩曼、汤川等人的工作。标准模型的拉格朗日量中有一项就叫汤川项。第四,“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是矛盾的”,这个其实没啥矛盾。他们的所谓的矛盾也不在于时空的连续,而是所谓的广义相对论不能够重整化。但这只是因为量子场论太能“装”了,它范畴太广,世间万物皆可量子场论,与之相关的研究都可以放在其中。但实际上量子场论尚且不是一个公理化的研究。如果退一步,认为量子场论不过是一个有效场论,那么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无非就是一个更大的理论下的不同研究角度。第五,“麦克斯韦电磁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也知道什么意思。而杨米尔斯规范场太深奥了,接触的太少”,其实有没有可能,这几个大多数人都知道一二,但也只是知道一二而已。第六,“费曼那套理论能解释强力么?不得需要杨米尔斯场么?”杨-米尔斯理论一开始也无力描述强相互作用。我们不能把后续所有研究都认为是杨老的贡献吧。杨老虽然开拓了非阿贝尔规范场,但开拓之后的关键步骤,他几乎一个也没参与,更没有高瞻远瞩地发现这些问题的破解途径。不能因为这个方程叫杨-米尔斯,就认为后续全都是跟踪研究。如果后续那几个研究但凡少一个,这个理论就几乎没有价值。第七,“就好像薛定谔方程必须加入狭义相对论才是完整的,才是狄拉克方程,才能预言出反电子”,其实薛定谔方程框架很广泛的,你选的哈密顿量不同,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方程,比如标量场的克莱因-戈登方程,旋量场的狄拉克方程。

亮了(11)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