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深|22个镜头解析:雷迪克如何用战术拆解狼队内线收缩策略?

avatar
关注

聊聊湖人的揭幕战。

想象一下,你的球队今晚手感冰冷,三分线外30投5中,命中率仅有16.7%——而对面是拥有四届DPOY戈贝尔、上赛季护框联盟第一的明尼苏达森林狼。你该如何赢得比赛?

“我们不可能赢下这种比赛的。”Lakers Nation电台主持人Trave Lane说。

湖人球迷有这种想法很正常。

过去两个赛季,他们三分命中率低于20%的比赛2胜7负——仅有的两场胜利是面对23赛季护框乏力的独行侠和上赛季布克和比尔缺阵的太阳。

外线投不进,还想战胜强大的护框型球队?这对过去的湖人就像天方夜谭。

但揭幕战,JJ-雷迪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以往。当湖人三分线外失准,对手就会疯狂地收缩内线,导致湖人的内线进攻也同时受阻。但上场比赛——非常神奇地,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昨天,在三分砸歪了篮筐的情况下,湖人在4英尺内的出手比例达到41%,命中率达到65.7%,在内线得到了恐怖的60分。

你不禁会疑惑:难道森林狼不会收缩内线吗?

接下来我们就用详细的比赛复盘和战术讲解,来为大家解析JJ-雷迪克的战术是如何帮助湖人摆脱收缩内线的“死局”的。


湖人本场第一攻。

不同季前赛第一攻以复杂战术开局,这场湖人的开局战术很简单——里夫斯勒布朗一侧清空挡拆,戴维斯、八村、拉塞尔都站弱侧三分线外:5-out站位。

雷迪克猜到了森林狼因为有戈贝尔,一定会放空戴维斯收缩,所以开场就尝试惩罚森林狼的这种防守策略——这是一种“宣告”式的回合:知道你会放空,但就是要正面回应,让你为放空付出代价,从而从心理上奠定基调。

果不其然,戈贝尔收缩,里夫斯转移戴维斯——戴维斯季前赛三分投得不错,戈贝尔和里德不敢目送,还是向戴维斯移动了两步——戴维斯转移八村,三分命中。

第一个回合,给比赛开了个好头。

我们继续看:

本场最佳扣篮:八村垒隔扣戈贝尔。这个回合是怎么形成机会的?

首先,依旧是5-out站位,戴维斯把戈贝尔调出油漆区,接着湖人打了一个战术——里夫斯为詹姆斯设置下掩护,詹姆斯切出再给拉塞尔掩护:这是一个'RAM'战术。

我此前的文章中重点介绍过:“为去掩护的人掩护,从而制造防守混乱”。

这个回合,RAM战术就成功制造了森林狼的换防,爱德华兹在连续的换防中陷入混乱,被八村垒过掉——而戈贝尔由于没有提前占据防守位置,只能从外线补位护框,最终没能及时回位被八村隔扣。

“教练特别强调了当我、AD和勒布朗同时在场时,我要坚决并且强硬地攻击对手的错位,当我们仨一起打的时候,对手肯定会出现错位的,而且一般情况下对手的教练不想看到勒布朗和AD得到错位的机会,那大概率机会出在我这里,我需要利用好这点。”八村在训练营时说。

既然决定让八村垒攻击错位,那么如何创造错位让八村垒攻击?雷迪克给出了答案。

继续看:

这是一个ATO战术(暂停后战术,要求成功率)。

这个回合,湖人打得是这赛季他们非常强调的一种战术打法:反向掩护。(小个子为大个子做掩护)

里夫斯在罚球线替戴维斯做掩护,挡住戈贝尔让戴维斯有机会突破篮下——通常大个子都很难挤过掩护,所以当你的大个子有持球突破能力时,这个战术会非常有效(而戴维斯恰好就属于控运能力出色的大个子)。

这个回合,康利经验非常老道,用强延误帮助戈贝尔化解了危机,但是戴维斯也顺势“Fade”外弹。获得了一次中距离的空位出手。

命中。

我们继续看:

湖人这赛季的另一种打法特点:无球掩护取代持球挡拆。

戴维斯依然三分线站位将戈贝尔拉出禁区,但和以往的区别是,里夫斯不是出来接球、和戴维斯打挡拆,而是直接借戴维斯无球掩护卷切篮下——空手切入的速度一定大于运球突破,通过这种方式,里夫斯成功甩开了联盟最好的外线防守人之一麦克丹尼尔斯,成功切入篮下,最终补篮得手。

继续看:

第二节开局,森林狼联防,我们再次看到了湖人季前赛的招牌开局战术:“Grende action”(手榴弹)。

这个战术我们

以五大招牌战术为切入点,解析雷迪克如何重塑湖人进攻体系

里非常详细的解析过,就不再赘述了。

这个回合,湖人在“Grende”里还融合了拉塞尔替詹姆斯做下掩护切出的“Head Tap”打法,更好的隐藏了最终海斯和拉塞尔做手递手掩护底角三分的意图——在原有战术基础上还能不断增添战术变招、不让招数“用老”,这是雷迪克让我非常欣赏的地方。

继续:

湖人又一次尝试了用“Grende”破2-3联防——因为这个战术能够在底角形成三分机会,而底角又是2-3联防相对薄弱的地方,所以湖人连续尝试了这一战术。可惜拉塞尔手感不佳,今天外线一直没能成功回应。

(就像我赛季前瞻中说的一样,拉塞尔适应手递手打法需要一些时间)

三分回应联防效果不佳,接下来湖人马上变了打法:

熟悉2-3联防的朋友都知道,2-3联防有两个最薄弱的环节:一个是三分线外,一个是罚球线。

三分手感不好,湖人迅速改为利用罚球线接球破联防——两侧45度清空,詹姆斯弧顶发牌,这种站位让2-3联防弧顶的两人注意力都集中在詹姆斯身上,而这个战术真正的精妙之处在于拉塞尔的移动:

当海斯从45度移动到篮下,与拉塞尔形成换位,里德下意识认为拉塞尔会往45度三分线外空切,而通过迪文琴佐的站位,我们也能看到迪温琴佐同样认为拉塞尔会去45度。

但实际上拉塞尔并没有空切到45度,而是一个折返,去到罚球线接球,让迪文琴佐扑了个空——此时拉塞尔已经获得空位中投机会,于是底线的里德不得不上前补防,篮下漏了个干净。

继续看:

这个回合,湖人打了一个同样在本赛季很具标志性、多次出现的战术:“Elbow Split”。

Eblow是肘区,Split是交叉掩护配合,这个战术我们同样在之前的文章解析过——先走一边战术:

海斯肘区策应,将里德调出禁区(但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里德要贴海斯那么紧),接着克内克特和詹姆斯在另一侧交叉掩护,康利和迪温琴佐没有沟通好谁去追克内克特、谁去守八村垒,森林狼在弱侧的防守一片混乱,克内克特和詹姆斯交叉后,借海斯手递手突破后回传下顺的海斯起飞。

这个回合,除了称赞雷迪克让海斯策应、詹姆斯佯攻、克内克特作为真正发起点的大胆之外,我们也能看到森林狼的问题——在休赛期人员变动后,狼队的防守纪律性和默契度都大幅下滑了,尽管他们依然有联盟顶级的防守资源,但要重新变回上赛季那支防守强队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我们继续解析湖人的进攻战术:

这个回合同样是如今湖人打法的完美写照:

拉塞尔先是持球打一个挡拆双掩护(Stagger)——达文哈姆的时代,这是湖人使用最多的进攻战术。正因为对湖人打法的“熟悉”,戈贝尔、麦克丹尼尔斯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拉塞尔这个持球人和两名掩护人身上——但湖人早已今非昔比:

拉塞尔弧顶的双掩护只是一个幌子,湖人真正的进攻意图是底线卷切出来的克内克特——他如幽灵般从油漆区兜出,先是在麦克丹尼尔斯的盲点给切入篮下的詹姆斯做了一个背掩护,将毫无准备的麦丹吓了一跳、成功要到换防,接着继续跑位,借海斯的无球掩护接球三分命中。

实际上这个战术雷迪克在《Mind The Game》第六集中讲解过,名为:“Finland”。

战术设计为:“4-5号位双掩护佯攻、射手底线兜出给弧顶的4号位(詹姆斯)做背掩护,创造切入机会、射手掩护完,再切出借五号位掩护接球投篮。”

不知道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察觉一些雷迪克战术和哈姆的不同之处——其实二者的最根本区别,就是哈姆用攻框战术为三分手创造机会,而雷迪克用三分战术为攻框创造机会。

(这里我们不评价好坏,只是为大家呈现区别。)

继续看:

又是小个子给大个子反挡掩护的'Head Tap'战术。

如今戴维斯还不是非常习惯在借掩护后直接发起攻击,等到他逐渐掌握节奏之后(比如借掩护出来,可以直接投篮、可以做投篮假动作突破),相信这个战术的效果还会更好。(这个回合戈贝尔干扰球)

继续:

又一个雷迪克的招牌战术:“Iverson Cut Oklahoma”。

走一边战术:先是里夫斯借双掩护无球跑位到另一侧的“Iverson Cut”佯攻,吸引对手防守注意力后,作为双掩护第一重的詹姆斯突然启动,借戴维斯掩护再次空切(Oklahoma)到另一侧,再给里夫斯掩护——形成战术“Ram"。接着两人挡拆,詹姆斯接球再处理,戴维斯空中接力。

不再是凭借天赋强攻内线。而是通过多种战术的融合、连续的空切、无球掩护、佯攻,最终成功让联盟最好的防守球队陷入混乱。

我喜欢这样的湖人队。

下一回合,湖人又打了这个Iverson Cut起手,不过这回,他们后续没有跑Oklahoma,而是改为里夫斯跑了一个空手的“Stack”——不仅有战术,而且还有变招。

不过这个回合森林狼的防守也很好,戈贝尔用极快的转身绕过了掩护,避免了内线形成康利对戴维斯的错位。

继续:

一侧手递手后,詹姆斯往右一晃,佯装要在弧顶接球,麦克丹尼尔斯见状向詹姆斯右侧移动试图阻断传球路线,但詹姆斯的接球只是假动作,他突然反跑内切,而同时里夫斯将球给到肘区的戴维斯,和詹姆斯形成手递手掩护:

这个战术就是大名鼎鼎的'Blind Pig'——三角进攻中专门用来破解对面贴身紧逼防接球的战术。

这个回合,詹姆斯的切入成功改变了防守阵型,突分为里夫斯创造攻击Close Out的机会。

增加弱侧的空切,而不是执着于强侧杀框。

“我们谈到了朱利叶斯-兰德尔,他有时只是站着什么的。所以我们谈到了,我们必须利用这一点。我知道我可以成为掩护者。我可以站在底角来攻击篮筐。”八村说道。

给戴维斯的反向掩护,让戴维斯突破直杀篮下造成犯规。

再次反向掩护,可惜戴维斯上篮偏出。

这个回合改打‘Head Tap’,戴维斯切出被里德挂了一下,没能利用好文森特的掩护,但最后还是单挑投进。

“Elbow Split”

控球后卫过半场交球给肘区,里夫斯被沃克推出了三分线,但好在传球视野够好,文森特借戴维斯掩护切入篮下,上篮得手。

再打同一战术,这回森林狼弱侧(里德)提前收缩,爱德华兹也更好挤过了掩护,但文森特的切入依然吸引了两名防守球员,逼迫森林狼进行轮转——戈贝尔选择了去补底角的八村垒,于是戴维斯获得了切入抛投的机会。

战术的魅力。

接下来,先是高位反向挡拆,帮助戴维斯要到错位,接着当戴维斯持球往内线压时,全部森林狼球员注意力都集中在戴维斯身上,没有意识到底角八村垒的卷切——八村垒成功溜到了自己的甜点区中投命中。

不仅强调战术,还强调无球球员的空切。

拉塞尔借双掩护卷切,吸引戈贝尔收缩后,戴维斯接球突破抛投——用射手的跑位为内线进攻创造机会。

本场比赛的决胜回合,湖人采取了'Ram'战术——拉塞尔先为戴维斯做一次掩护,延阻戈贝尔的速度,接着戴维斯再替詹姆斯做掩护——戈贝尔被第一重掩护减速,还在回位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建立对第二重挡拆的防守位置。

詹姆斯三分手起刀落,杀死比赛。


总结

通过以上的回合复盘和战术解析,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

哪怕在一个外线投篮不准的夜晚,JJ-雷迪克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战术体系——在这个战术体系中,射手不仅仅是充当拉开空间的角色,而是整个战术体系的核心,他们会通过不断地借无球掩护跑动来撕扯防守、会作为掩护人为大个子设置掩护、会和突破手之间做交叉掩护、也会灵光一现的借掩护切入上篮。

射手在雷迪克战术体系中的“高存在感”,导致即使在一个手感不好的夜晚,对手也无法无视湖人的射手去进行内线协防——对于防守来说,在协防后外扑给射手一个半空位定点三分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让一名射手借掩护获得一次完全大空位的投篮则是不可接受的。

正因为如此,即便本场湖人的三分射手们在外线表现不佳,但通过他们的战术跑位,湖人还是能够成功化解对面的收缩内线策略,从而为攻框球员创造许多的内线得分机会——相似的场景,我们也经常在金州勇士的比赛中看到,无论他们准或不准,他们的传切跑动都会吸引大量的防守注意力,从而创造一些内线得分机会——这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有斯蒂芬库里。

从季前赛到揭幕战,JJ-雷迪克带给湖人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而昨天的比赛,也是湖人自2016年以来首次在揭幕战获胜,结合NBA历史上首次父子同台——2024-25赛季,洛杉矶湖人开了个好头。

让我们继续期待他们的表现。


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关注和推荐,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笔者会努力创作更高质量的篮球分析文章。

湖人专区NBA战术讨论记者称雷迪克彻底解放了AD有能!雷迪克执教首秀战胜强敌
发布于广东阅读 33709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一哥咋拉

· 广西

确实看到了很多头孢时期都看不到的东西,以前无论是浓眉或者老詹背身那球的时候其他的球员基本上是站定不动的,现在你能看到八村切到罚球线附近命中中距离,这球即使八村没有出手机会另一侧的里夫斯已经空切到了篮下,只要把球传过去就是一个轻松上篮的机会。头孢的第一个赛季包括之前沃格尔时期都没有说给射手设置无球跑动的战术,只知道蹲底角。其实射手的跑动能够吸引防守注意力,你为射手创造机会其实就是在为其他球员创造攻筐的机会。

亮了(919)
查看回复(1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0873700710

湖人球迷高手还是多啊,真的好,这才是篮球论坛该有的样子,这才是球迷里的好模板啊,那群一天到晚啥内涵都没有,只会黑这黑那的,对比一下真的连垃圾都不如。

亮了(925)
查看回复(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