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赏析之《贺新郎·读史》
《贺新郎·读史》
原文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赏析
1. 独特的历史观体现
- 宏观视野的人类史概括
- 开篇“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以极富想象力和高度凝练的笔触描绘了人类从猿进化而来的漫长历程,把原始社会时期简单的石器使用阶段形象地比喻为人类的“小儿时节”,从宏观角度俯瞰人类早期历史,体现了毛主席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这种将漫长的历史阶段简化为生动意象的写法,展现了伟人的大气魄和对历史本质的精准把握。
-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和铁器时代,寥寥数语,勾勒出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毛主席用“几千寒热”来描述这一过程的时间跨度,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漫长,更反映了他对历史进程的冷静思考,在宏观的历史画卷中凸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渐进性和必然性。
2. 对战争与苦难的深刻揭示
- 战争的残酷现实
-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历史的一个黑暗面——战争的频繁与残酷。“人世难逢开口笑”化用了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的诗句,暗示了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和平的珍贵和难得。“上疆场彼此弯弓月”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双方张弓搭箭、激烈厮杀的场景,而“流遍了,郊原血”则将战争带来的血腥和灾难赤裸裸地展现出来,表达了对战争导致的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了斗争和牺牲的残酷事实。
3. 对传统史观的批判与反思
- 打破封建史观束缚
- 下阕“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毛主席从自身读史的体验出发,感慨经过漫长的阅读和研究,历史在脑海中只剩下一些模糊的片段。但其中关键的是,他批判了封建传统史观中对“五帝三皇”的过度神化。在封建时代,“五帝三皇”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圣存在,他们的故事被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性和权威性。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对无数后人的欺骗,打破了封建传统史观对人们的束缚,体现了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对历史真相的不懈追求。
4. 对真正风流人物的重新定义
- 肯定反抗精神
- “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毛主席在这里重新定义了“风流人物”。传统史观往往将帝王将相视为风流人物的代表,但毛主席却高度赞扬了盗跖、庄蹻、陈胜这些在封建正统观念中被视为“叛逆者”的人物。盗跖和庄蹻是古代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们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为百姓谋福祉;陈胜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更是吹响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号角,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毛主席肯定了他们的反抗精神,认为他们才是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这种观点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被压迫人民反抗精神的歌颂和对历史发展动力的正确认识。
5. 以景结情,寓意深远
- 象征新时代的曙光
- “歌未竟,东方白”作为结尾,有着深刻的寓意。从表面看,“歌未竟”表示对历史的吟唱、对风流人物的歌颂还没有结束;“东方白”描绘了东方破晓、天色渐亮的景象。实际上,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意味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即将来临,象征着光明和希望。毛主席以这样的景语结束全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贺新郎·读史》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毛主席对历史的深刻解读、对传统史观的有力批判以及对革命未来的热情展望,反映了他的历史哲学、革命精神和文学才华。
CD
· 陕西意境和思想深度,历史第一。概括起来四个字:人民万岁。
暂无更多回复